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热点专题>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八篇:大奇论(四)

热点专题 阅读(3.37W)

LS04——《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八篇:大奇论(四)

‖LS04—D1701→Q1705‖→‖SW48—C0101‖迁移说明:

1、 原篇《邪气脏腑病形》非独立论文,凑简之篇,所迁部份,与前后文意不属,当迁出;

2、 《甲乙》将LS04—D1701→Q2501置于卷四第二(下)《病形脉诊》,独立成篇;

3、 《类经》将LS04—D1701→Q1802置于脉色类六卷十九,独立成篇;

4、 《太素》置于卷第十五《五脏脉诊》篇,接于《素问.大奇论》SW48—C0101“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之前;

5、 从《太素》杨上善之处置,迁入本论本位,其一,解决了《大奇论》问答形式之不足;

其二,帝问伯答五脏脉“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与《大奇论》所论脏、脉之病相合,主题相符,义理相通;

‖LS04—D1801→Q1802‖→‖SW48—C0516‖迁移说明:

1、 原篇《邪气脏腑病形》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当迁出;

2、 《太素》卷第十五《五脏脉诊》置于《大奇论》SW48—C0101前,接于LS04-Q1705后;

3、 从《太素》对两部关系之处置,随《邪气脏腑病形》LS04—D1701→Q1705迁入本论,在前文集中论述诸脉病形及死期后,继论五脏脉诸病之刺,义理相贯。

‖LS04—D1901→Q2501‖→‖LS04—Q1802‖→‖SW48‖迁移说明:

1、 原篇《邪气脏腑病形》非独立论文,显见为凑篇之简,当迁出;

2、 《甲乙》将本部份分散置于卷四第二下篇、卷九第七、卷九第八、卷九第五、卷五第一下篇,其依病位、病名分类,而非病理分类,故而头绪繁多;

3、 《太素》置于卷第十一《府病合输》,独立成篇,

4、 《灵枢悬解》置于卷四《四时气篇》,并云:“以上八段,旧误在《邪气脏腑病形》。”从其迁出,不从其迁入;

5、 迁入本论本位,更论前涉六腑之病及刺法,与《大奇论》主题相符,义理相通。

Q1701瘛、疭:

1、《内经注评》注:“筋脉引急叫瘛,驰长叫瘲。”

2、瘛,即瘈,chi4,抽搐,为收态;疭:zong4,弛纵,为纵态。

Q1701喉吤:《灵枢悬解》卷八《邪气脏腑病形》注:“喉吤,喉中气塞也。”

Q1701瘖:《灵枢悬解》作“喑”,并注:“喑,痖也。”

Q1701维厥:

1、《灵枢悬解》注:“维厥,四维厥逆也,即四肢。”

2、宜解作四肢厥症,而非四肢厥逆。在《厥论》中,“厥”与“厥逆”,显见不同。

Q1702瘘:lou4,鼠瘘病。

Q1702消瘅:

1、《内经注评》注:“即热瘅,阴虚内热,津液消耗,日渐消瘦,谓之消瘅。一说即消渴。”

2、五脏脉微小,均可发为消瘅。

Q1702息贲、上气:

1、《太素.五脏脉》注:“令人上气喘息,故曰息贲。贲,膈也,音奔。”

2、确意不明,不译待考。

Q1702下不胜其上:

1、《太素.五脏脉诊》注:“其脉下虚不胜上实。”

2、《内经注评》注:“下肢无力,身半以上沉重,犹言头重脚轻。”

Q1702其应善痠矣:

1、《灵枢悬解》注:“鼠瘘,胆木上逆之病,胆木逆则肝木必陷,下陷不胜其上逆,故其应善痠,痠者,木郁之所生也。”

2、《内经注评》“痿”作“痠”,从之,全句即:其反应就是易生酸软了。

Q1703肥气:《灵枢悬解》卷八《邪气脏腑病形》注:“《难经》:肝之积,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

Q1703瘕:腹中积块,鼓胀病。

Q1703衄:衄,nv4,鼻孔流血。

Q1704后沃沫:

1、《灵枢悬解》卷八《邪气脏腑病形》注:“后沃沫,饮食吐后,多吐涎沫也。”

2、后,后窍也;沃,湘楚方言“烫”之意。沫,稀沫。后沃沫,即大便出热沫。

Q1704闠、癃:

1、《内经注评》注:“此闠字当同溃,其症下脓血。”

2、《灵枢悬解》注:“肠溃,肠聚也;内溃,内积也。”

3、《内经注评》注:“溃癃,阴蘘肿大为溃,小便点滴全无为癃。一说指腹腔内有脓性包裹块,兼见小便不通。”

4、溃,溃烂。《宣明五气》SW23-C0102“膀胱不利,为癃。”即癃之本解。

Q1704蛕:hui2,古同蛔,蛔虫。

Q1705奔豚:

1、《灵枢悬解》卷八《邪气脏腑病形》注:“奔豚,风木奔冲,若惊豚也。”

2、确意不明,不译待考。

Q1705折脊:折,屈曲;折脊,即曲折脊椎。

Q1705洞:

1、《内经注评》注:“洞泄。”

2、洞症,食物咽下就吐出。后文“食不化,下嗌还出”,即为本解。

Q1705腄腄然:

1、 黄元御注:“腄腄,积水下垂貌。”

2、 腄,chui2,腄腄然,沉甸甸也。

Q1705沉痔:

1、 黄元御注:“沉痔,木陷而肛肿也。”

2、 《广雅》:“沉,没也。”沉。表示程度深,如沉涸、沉疴、沉思、沉醉、沉积、沉疾。沉痔,指程度很深的痔疮,顽固性痔疮。

Q1801诸急:《太素.五脏脉诊》注:“五脏急合有十种,故曰诸急。”

Q1802按而循之:《内经注评》注:“顺着经脉循行通路按摩,使其气血流通。”

Q2301正竖膝予之齐:

1、《太素.府病合》作“正立竖膝,予之齐下。”并注“正立则膝竖。”

2、《内经校释》注:“即正身蹲坐,使两膝齐平的意思。”

Q2301揄申:揄,yu2,《说文》:“揄,引也。”即拿开。申,《说文》:“束也。”揄申,即放松紧束的腿部。

Q2401跗之:见《针解篇》SW54—Q0126“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之解论。

Q2402巨虚:见《针解篇》SW54—Q0127“巨虚者,跷足胻独陷者。”之解论。

Q2403三里:见《针解篇》SW54—Q0125“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之解论。

Q2404控:《说文》:“控,引也。”即控制、牵引。

Q2404时窘之后:

1、《太素.府病合输》注:“时急之瞋大便之处也。”

2、大便时有窘境。

Q2404下廉:见《针解篇》SW54—Q0128“下廉者,陷下者也。”之解论。

Q2405三焦:上、中、下焦,亦为一焦、二焦、三焦。此处三焦,实指下焦道。

Q2407吤吤然:吤,jie4,喉中气塞状,参Q1701“喉吤”之注。

Q2501笃:《尔雅》:“笃,困也。”取病重意。

公众号:其人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