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热点专题>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五篇:厥论(二)

热点专题 阅读(1.94W)

‖LS22—C0601→C1001‖→‖LS22—C0503‖→‖SW45‖LS22—C0601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唏然时寒、饥则烦、【饱则善变】,取【手太阴表里】、足少阴、阳明之经。肉清取荥,骨清取井、经也。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五篇:厥论(二)

风气异常,突然四肢肿胀、身体乏力、时有唏嘘之寒、饥饿就会心烦、饱食就易病变,刺手太阴肺与手阳明大肠表里两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肌肉冷清刺荥穴,骨骼冷清刺井穴、经穴。

C0701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暖取足少阴,清取足阳明。清则补之,温则泻之。

风之厥逆成病,足部突然冷清、胸如将要破裂、肠痛如用刀切、心烦而不能食、大小血管都滞涩。身暖就刺足少阴肾经,身凉就刺足阳明胃经。身凉就补热,身温就泻热。

C0702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厥逆,腹部满胀、肠鸣、胸满、无法呼吸。刺胸下二胁、咳而动手处与背部腧穴。用手按压,立觉舒服处,就是应刺之穴。

C0801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骶上,以长针。

尿路闭塞、不得小便,刺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与尾骶上穴位,用长针。

C0901气逆,则取其太阴、阳明、厥阴,甚取少阴、阳明动者之经也。

呼吸异常,就刺太阴经、阳明经、厥阴经,病重的刺少阴经、阳明经有脉动之经。

C1001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痠】、体重、懈、惰、不能动,补足少阴。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阴,去血络也。

少气,是指身体乏力,说话结巴。骨骼痠软、身体沉重、松懈、倦怠、不能活动,补足少阴肾经。短气,是指气息短促不接,运动、劳作需要抢气,补足少阴肾经,除去血络。

SW45-D0701帝曰:善!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态】也。

黄帝说:说得好!我想听听三阴三阳六经血脉厥症之状,即病态。

Q0701岐伯曰: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岐伯说:太阳经血脉之厥症,就会面部雍肿、头部沉重、足不能行,病发目眩、仆倒。

Q0702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阳明经血脉之厥症,就会生癫痫、要狂奔呼号、腹满、无法睡、面赤而热、妄见幻象而胡言乱语。

Q0703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胻不可以运。

少阳经血脉之厥症,就会突然耳聋、面颊肿而热、胁痛、小腿不可用于运动。

Q0704太阴之厥,则腹满、【瞋】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

太阴经血脉之厥症,就会腹满、撑胀、大便不利、不想进食、进食即呕、无法睡。

Q0705少阴之厥,则口干、溺赤、腹满、心痛。

少阴经血脉之厥症,就会口干、尿色发赤、腹满、心痛。

Q0706厥阴之厥,则少腹肿痛、腹胀、【泾、溲】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胻】内热。

厥阴经血脉之厥症,就会小腹肿痛、腹胀、大、小便不利、嗜睡、屈膝、阴器收缩肿胀、小腿内热。

Q0707盛则写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血脉盛就泻,血脉虚就补;不盛不虚,在本经治疗。

Q0708太阴【厥逆】,胫急挛、心痛引腹,治主病者。

太阴经血脉之厥症异常,小腿剧烈痉挛、心痛牵引腹部,治主病处。

Q0709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治主病者。

少阴经血脉之厥症异常,心气虚满、呕而有变、下泄清稀,治主病处。

Q0710厥阴厥逆,挛、腰痛、虚满、前闭、谵言,治主病者。

厥阴经之厥症异常,痉挛、腰痛、虚满、小便不通、胡言乱语,治主病处。

Q0711三阴俱逆,不得前后、使人手足寒,三日死。

三阴经血脉之厥症都异常,大小便不通、使人手足生寒,三天即死。

Q0712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太阳经血脉之厥症异常,身体僵直仆倒、呕血、易流鼻血,治主病处。

Q0713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

少阳经血脉之厥症异常,关节控制不利。关节控制不利者,在腰不可用于行走,在项不可用于环顾,肠内发痈脓,不可治愈,受惊即死。

Q0714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阳明经血脉之厥症异常,气喘、咳嗽、身体热、易受惊、流鼻血、呕血。

Q0715手太阴厥逆,虚满而咳,善呕沫,治主病者。

手太阴肺经血脉之厥症异常,脉气虚满而咳嗽,易呕泡沫,治主病处。

Q0716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

手厥阴心主、手少阴心经血脉之厥症异常,心痛牵连喉咙、身体热,不治之死症。

Q0717手太阳厥逆,耳聋、泣出、项不可以顾、【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

手太阳经血脉之厥症异常,耳聋、泪流、项不可用于环顾、腰不可用于俯仰,治主病处。

Q0718手阳明、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痓】,治主病者。

手阳明经、手少阳经血脉之厥症异常,发喉痹、咽喉肿、痓,治主病处。

‖LS21—C0901→C0904‖→‖SW45-Q0718‖LS21—C0901热厥,取足太阴、少阳,皆留之;

热厥,刺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都要留针;

C0902寒厥,取足阳明、少阴于足,皆留之。

寒厥,在足部刺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都要留针。

C0903舌纵、涎下、烦悗,取足少阴。

舌头外纵、涎水下流、烦闷,刺足少阴肾经。

C0904振寒洒洒、鼓颔、不得汗出、腹胀、烦悗,取手太阴。

寒颤发抖、牙颤鼓颔、汗不得出、腹胀、烦闷,刺手太阴肺经。

‖LS21—C0401→C0601‖→‖LS21-C0904‖→‖SW45‖LS21—C0401身有所伤,血出多,及中风寒,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取其小腹脐下三结交。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身有受伤,出血多,加上伤于风寒,就如有过高位坠伤,四肢松懈、惰怠不能屈收,病名叫体惰。刺其小腹肚脐下三结交。三结交,是指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即任脉在脐下三寸(6.9厘米)处关元穴。

‖LS01—Q0217→Q0218‖→‖LS21—C0401‖→‖SW45‖LS01—Q0217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刺各种热病,浅刺出针快如手触热汤;刺寒凉之病,深刺久留慢如人不想走。

‖LS01—Q0214‖→‖LS01—Q0217‖→‖SW45‖LS01—Q0214【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胀病刺三阳经,飧泻刺三阴经。

LS01—Q0218【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阴分有热病者,刺足阳明之三里穴,正确行针没有危险,邪气退去即可止针,邪气不退反复再刺。疾在上部而偏内的,刺足太阴之阴陵泉穴;疾在上部而偏外的,刺足少阳之阳陵泉穴。

C0402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泻阳,补阴经也。

厥痹,是寒厥之气上移至腹,刺阴经和阳经之络脉,根据主病情况,泻阳经,补阴经。

C0501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手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曰天府。

颈侧动脉之人迎穴。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在缨筋之前;缨筋之后,属手阳明大肠经,名叫扶突穴;再往后之脉,属手少阳三焦经,名叫天牖穴;再往后之脉,属足太阳膀胱经,名叫天柱穴;腋下之动脉,属手太阴肺经,名叫天府穴。

C0601【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暴【瘖】气【鞕】,取扶突与舌本出血;暴聋气蒙,耳目不明,取天牖;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为【天牖五部】。

阳迎头痛,胸满不得呼吸,刺之人迎穴;突发失声气梗,刺扶突穴与舌根出血;突发耳聋气蒙,耳不聪目不明,刺天牖穴;突发痉挛、癫痫、目眩、足不支身,刺天柱穴;突发热病内脏异常,肝病肺病交织,口鼻溢血,刺天府穴。这就是天牖五部主治之病。

公众号:其人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