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热点专题>

优美的回忆叙事散文美文:高考往事

热点专题 阅读(1.71W)

编者按: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高考往事》一文中,作者用优美的话语描写一幅江南水乡的图画,画里是当年与同学一起拼搏奋斗的自己。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高考时光吧!

优美的回忆叙事散文美文:高考往事

江南四月,烟雨绕身。清明过后,路旁的花花草草都换了个样,红的绿的粉的黄的,各式各色的都争相往外挤,迫不及待地探出头来,好吐露出郁积了一个冬天的沉闷。三四月的天气,最是多变,前一天还是阳光点点,下一周就是漫长的雨天。绵绵的雨天,总是让人的眉头打不开结,湿漉漉的天气里,眼也潮湿,心也潮湿。

记得高考那年夏天也是多雨,彻头彻尾的雨。记忆仿佛还能拧得出水,湿湿漉漉,顺着伞延,一滴滴往下坠。不知道那水滴里头是雨水还是汗水,抑或是,混含着泪水?

窗台上的绿萝已经长得很茂盛了,层层叠叠向上抽芽。

晚上九点半,下晚自习。走过拐角,越过婆娑的树影,小小的窗框里透出明亮。我知道她在等我回家,然后问候我这一天,再等到十一点时,催促着我去睡觉。可不是所有时候事情都会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多数情况下打开房门时,她已经睡着了,鼻息微微。像个玩累了的小孩子,等不及洗漱清楚就已经呼呼大睡。高三这一年,她来陪我。她总说这一年过得很平静简单。出太阳的日子里,就把洗好的衣服拿到屋前空地上的晾衣杆上,看着阳光在一排排的晾架上翻飞。下雨的时候就待在小小的屋子里,看书烧饭侍弄花草。不用想着上班,只是静静等候着我的归家。

我们都不喜欢叫他老师,都习惯叫他全名,或者是“老徐”,我们是他第一年带班主任的学生。我还记得老徐教训我们的样子,站在讲台上,双手撑着台面,总是用极其严肃的表情讲着已经说烂了的话。他总说,你们就不能长长记性吗?写出来是疑问句,说出来是感叹句。老徐喜欢抽烟,办公室里茶叶盒做的烟灰缸里塞满了大大小小的烟头,但他从不在我们面前抽。他很瘦,但他有个读幼儿园的胖儿子。老徐总是拿他高考的经验来给我们讲,无论是哪一科,都要插上两嘴。想起来已经两年没见老徐了,听说他现在带的班成绩很好。现在想起老徐,印象里总是他愁眉不展的样子,恨铁不成钢地看着我们;想起每次考完试他都会来批评我们一顿,即便是考得还不错;想起他总是对我说,对我很有信心。

学校的夜晚总是有最亮的星星,晚上的景致总是美的,比较白日,更多一分寂静的安宁。六月初学校就停课了,不记得那几天是怎样过来的,忘记了是怎样的心情,也不记得干了些什么。记得的只有晚上,天黑之后,信步走在校园里,从南门走到北门,再从北门走到南门,晃晃悠悠也不记得转了多少圈。那个时候校园里还热闹得很,即便是晚上天黑了,还有些许的人,有草丛里的虫声,操场上的球声,想来或许说它寂静也不够准确。爸爸妈妈陪着我,慢慢地走,像这样我们家三个人一起悠闲地散步的情景,在我记忆里大概也只有这几天。我记得夜里的星很漂亮,辽远深邃的夜幕上全是零零碎碎的闪烁,有阵阵的风,刚刚好。在这之后的这么多个夜晚里,我再也没能见到这么多这么亮的星,也没能见到,这样美的景。我们一路走,时不时说一两句的话,只可惜现在全然都不曾记得。想起来像是一部放慢了的默片,被我强行配上了喧哗的背景音。大概这样的夜晚是不会再重来了的。

若若说,她想去厦大,想去看晴朗的天葱茏的树,想去看洁白的云和静谧的街。她说话的时候看着天花板,眼睛亮亮的,我都能从里边看到棕榈树和海滩的缩影。

我眯着眼看着她,说,好呀。

那你呢,她问。

我说,我大概想去北京吧。十几岁的年纪,未来就像一趟旅行,多简单。

若若有一张精致的小脸,有一对好看的丹凤眼。我知道她每天都很努力,清晨来得早,晚上走得晚,上课认真听,下课也没见她空着。但每次发下来的试卷,却总不能让人满意。

我知道,她哭过很多次,头埋得低低的,偷偷抹眼泪,小声啜泣。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睛红得像兔子。我看得很心疼,却没法帮她。我们每天早早来上学,晚上带着夜色回去,到宿舍后,躲着宿管阿姨,在一盏小小的灯下继续拼命书写。只是想着把作业做完,再找几道练习题,把不懂的知识点弄懂,没有想更多,也没空想更多。总是记得上政治课爱打瞌睡,到第三节课就会饿得咕咕叫,晚自习背书的时候还会天南海北地聊天,坐在窗边被过路老师收走了好几本杂志。食堂阿姨总是不给我想要的菜,二楼的拉面永远都是长长的队。

我们知道即将天南海北,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先说。

高考前一天晚上就下起了雨,来得又凶又急,哗哗啦啦,没有停歇的征兆。

早晨在家吃过早饭,我没有坐校车,爸爸把我送到了考场。一路上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同,过了两个红绿灯之后,会穿过一条开满花的路。雨水顺着车窗往下划,划花了路边的树和丛丛的花,我看不清车窗外的世界。到了考场之后,在藤蔓缠绕的走廊下找到了三三两两的同学,我不知道我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干了什么,好像还在车里看不清窗外。我在人群中看到老徐了,心里头绷着的一根弦稍稍松了点。

我说我不紧张,真的,一点也不,有什么好紧张的,不就是去考个试吗?

大家都在笑,脸上都挂着微笑,我估计也是吧。

我坐在考场里,三楼,座位临近走廊。隔着深蓝色的玻璃,我只看得见对面教学楼的阳台和楼顶还有广场上的半截旗杆,看不见楼下。

我知道,老徐和爸爸一定都在警戒线外面,打着伞,盯着这栋楼,等候着尖锐的铃声。

苏州的雨啊,淅淅沥沥,永远没有停的那一天。

从前只知道,苏州是课本上那个有着漂亮园林、铺着青砖石瓦的城市,但从没想过会去,也从不想去。直到有一天,它突然地,变成我车票上的目的地。

17岁,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尽管它温柔地接纳了一个异乡的游子,却仍无法使我释怀。我想,即便不是到心仪的学校,也会到北方的一座城市,北京、吉林、或者兰州,看山河壮阔、波涛惊岸,体会波澜的天地和跃动的生命,却从未想会来到这里,来到这杏花春雨的江南,来到这小桥流水尽风流的苏州。

出发之前我以为,苏州很近。不过地图上短短的一横,够不上理想中的远方。

等到出发的那一天,我记得风有点大,吹乱了妈妈的头发。我们在火车站的一间小馆子里吃了午饭,味道算不上差,就是怎么也没有胃口。平日里看起来可口馋人的饭菜现在看起来全都难以下咽,清炒小白菜里全是油、肉末茄子里头的茄子也没削皮、就连米饭也都是一粒一粒看起来就咯牙。拿起筷子胡乱夹了两口,就算是吃过了。对着爸爸妈妈,只说是早上吃多了,上午还吃了零食,不饿。

坐了会,该进站上车了。走向站台的路好近好近,爸爸在后头帮我拿着行李,手里还拎着刚刚吃饭时跑出去买的鸭脖,他说苏州可没有这味道了。拿过了行李,走进了车站。转过头,找到了安检口外熟悉的身影,在对着我挥手告别。我挥了挥手,转身向前走。等到下一个转口,回头张望,我看到微小的人群里立马有一只手在对着我挥动。挥挥手,终于别过头去,走向站台,于是眼泪就随着脚步的前进而流淌不止。

我曾经在脑海里预演过多次的离别,却没有一次是这般狼狈不堪。

转眼到如今,不知不觉,两年了。

七百多个日夜里,有午夜梦醒后的孤寂落泪,也有结伴同行时的欢悦欣喜。也曾走在空荡的街道上看着昏黄的路灯突然思念到泪涌,也曾在旖旎的春日探访过亭台水榭。

只有远离了故乡,才会了解故乡。生活在这里,才懂江南如何成为文人们永恒的梦境。即便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烟雨小巷都已被各种文学作品翻来覆去地赞美书写,却仍无法减损初见时的欣喜感动。这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每一座桥都有它的名字,每一处景都有它的故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言一行中都透露出这所城市给予的沉稳凝重,泰然自若。我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已经逐渐习惯了这所城市,渐渐了解了它的从容优雅,它的高傲温柔,熟悉它,并且接纳它;我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学会了与自己和解,不再将自己裹缚在昨日的牢笼里,开始学着坦然地接受生活。

我曾以为高考遥远得不得了,我曾以为我永远都不会想家,我曾以为我不会喜欢苏州……我的“曾以为”们,都在与时间无声的战斗中灰飞烟灭。当冷静的事实摆在眼前,才切实感触到生活的一个边角。在一次次彷徨惆怅的街头和晦暗阴沉的黑夜之后,才会对于眼前慌慌张张的世界有了多一点的了解。

没什么可抱怨,未曾想象到的生活,未必不是件好事。

高考是张车票,行程不过七百里,跨越了我的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