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热点专题>

教师感悟:现在的你,“中年”危机了吗

热点专题 阅读(8.74K)

静静地坐在电脑前,看人去楼空,灯盏明灭,只有自己还坐在办公室完成未完成的作业。写心是我爱干的事情,除此之外,非有别图。静默时刻,最能面对真实的自己 ——教书七年,我到底成为了什么样子,还是当初理想中的自己吗?坚持阅读了吗?在教育专业化的道路上又走了多远?智术浅薄的大概不是刘备吧,大概是杨绛所说的我们年轻一代,通病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还有那句网络大v们的劝诫:想得太多,行动太少。这几句话的道理连缀起来,就是用脑少,懒得动,用一个词概括即是——懒。

教师感悟:现在的你,“中年”危机了吗

“懒”这个字在大众话语体系下似乎是一个贬义词,因为不够自律,或许拖延,或许应付,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特别水,做出来的事情差强人意。大概是没有到非做不可的时刻,或者有非做不可的欲望抑或信念。大概是压力来袭时刻的自我规避,大概是身份转换后的不屑一顾,调整心态后的麻木冷漠。

为何变懒?还是因为累——多年工作的反复性、复杂性让人累;人际关系的处理拿捏让人累;上下班拥堵的交通让人累;家庭事务的不得不顾让人累…… 所以从身体到心灵的保护机制自动打开,寻一处角落,择一时安憩,安放那些青天白日里硬撑疲累的心,所以对于普通的大多数而言,那些个人的小梦想不得不暂且冷却燃点,青黄不接,慢慢抛弃。

这些年的累究竟带给我们什么了?一身病痛、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一吨琐事,万吨情绪。岁月交叠,不断挑战着我们的心脏,可是于自身的发展又有多少直接帮助?有些潜移默化是沉淀的时间物语,而有些疲于奔命无异于时间失语,话语权被挤压,受众面越来越狭窄,我们只能需要内化的正能量了,负面的情绪出口变作了沉默的发问“又能怎样?”无声的呐喊,心底的懵懂不语,到懂而不语,这无奈的修炼让人愈见平和、柔软,随他去,这处世的哲学,越来越“竹林七贤”。

可我还分明记得面对第一届学生的惶恐紧张,那是怕误人子弟的忐忑与不自信,生怕哪里教得不好,所以用笔用心用笔芯。走过的风景多是御用PPT的堆砌,学着怎么当老师,备课就像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各种梳妆,如武林外传里佟湘玉的猴屁股妆吓到外人一班,自我感觉还好,但是经验浅如微尘,不过那时的你好认真,作文批改应该是学生写两张你的评语至少一张,为学生习作泣涕涟涟,感动不已。随笔评点在写青春尾巴上的那个你,世事如书,愿做个逗号,停驻在青春的边上。那个时刻25岁,学识丰厚的时刻,输入是少的可怜的碎片化阅读,输出是从前的知识水库,终就有天会干涸。到了第二届有种手到擒来的感觉,因为一轮的积累,抓住基础依旧,备课也开始精致打磨,教育的面庞的美好是一个口红的惊艳,课堂的亮点也就成了核心竞争力。无论是示范朗诵、板书设计、字词分析、情景表演、替换对比、主题阅读、勾连热门,每一堂课的面貌就是一个教师的样子,有人紧张焦灼,有人游刃自如,有人随性而发,有人预设强烈,有人娓娓道来,有人气势强大,有人智慧深邃,有人切角独到,“风格即人”应该是美学的追求,也是教师的个人范式,也是正面的教学标签。 这范式带来教学相长,这标签锲刻的是经年流衍的魅力,这是我们的教育之芯,可是终究不是我们人的全部。

这些年我们学会的是如何做一名老师,可走出校园,我们除了做教师似乎什么也不会了。职业发展到了瓶颈,上下无倚,转行是妄想。这生命的可能性在什么时刻开始丧失殆尽,是拿着不多不少的工资条自我安慰,还是怨而无用的自觉珍惜当下,是天生性情的知足常乐,还是我也就是想想的可笑可悲。当身边的人有了更好的平台和台阶,人生的职场就只有了成王败寇,可你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就茫茫然失落落成为《中年危机前传》 的大片的主角。

谌容的《人到中年》把知识分子的人间悲喜剧放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范畴,探索决定人物命运的历史渊源,而我们从学校出来,学着工作,从学生到教师,从人生最美25到不知不觉30+,从单纯学生气到干练气质佳,不曾逢着杜拉拉升职记里的尔虞我诈,三言二拍的官场做派,但“风格即人”的教育篇章已然不够用了,我们是教师,也可以锻造自己成为心理咨询师,双语教师,专业领域的领航人,讲逻辑、教演讲、懂教育营销,积极拓展自己之外的自己,努力做教师领域的“斜杠青年”。除了业务精进,人生还有很多可能性!

在专业领域触类旁通上,只是当我们目标了然,从何着手,又有多少琐碎的时间交由我们安排我们的职业发展?不只做一个教书匠,很可悲,有可能我们正在做,你不得不承认。

【本文作者: 赵倩(微信公众号: 曲一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