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热点专题>

感慨过往的美文:姥爷的皮影戏

热点专题 阅读(2.52W)

本站:姥爷的皮影戏带有一种特殊的目光,在皮影戏里包含着的是姥爷一辈子的心血,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姥爷的皮影戏》。

感慨过往的美文:姥爷的皮影戏

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一趟甘肃会宁县,想去参观会宁的红军会师纪念馆。

在街上行走时,一个摊位上的几个人吸引了我的目光。三五个人围着一个火炉,喝着罐罐茶,显得那么悠闲、恬然,超然世外,好像喧嚷的闹市跟他们毫无关联。

罐罐茶是宁夏银南、甘肃会宁一带的一种烹茶习俗。生铁做成的火盆,用类似易拉罐之类的东西做的罐罐。人们都习惯一早起来喝罐罐茶,伴着馒头、饼子,权当早餐。

现在的人图方便,用电水壶代替了火盆。看到罐罐茶,我童年记忆也一幕幕被钩起,幼时姥爷痴迷罐罐茶的神态,倏然跃现。 农闲时节,妈妈就会带着我们兄妹三人去姥爷家小住,于是乎给姥爷捡柴火(姥爷炖罐罐茶用)就成了我们跟表兄妹的乐事。姥爷用几个红枣、几粒花生米作为诱饵,让我们为他甘心情愿的捡。兄妹几个争先恐后的捡,捡的多了就存起来为冬天做准备。柴捡回来后姥爷开始生火,我们几个围在旁边,等着姥爷的奖励。这时姥爷似乎忘了他说的话,不紧不慢的把火生好,将罐罐茶所用的材料准备好,一会功夫一罐茶烧好了,姥爷喝一口茶,然后——嗬的一声,对那个声音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声感觉比吃了一口肉还香,馋得我直流口水。想问姥爷讨要一口,可是姥爷说小娃娃不能喝茶,会上瘾。这时姥爷才会兑现他的承诺,给我们拿出他早准备好的枣子、花生米,我们围坐在火炉旁,吃着花生米,听着姥爷给我们讲评书。那时我根本听不懂,就是凑热闹,现在才明白姥爷喝一口茶嗬的一声,是因为茶水太烫,为了缓解滚烫的茶水不烫伤喉咙,这就是罐罐茶的独特之处吧。 姥爷是多才多艺之人,他最钟爱的是他的皮影戏。过去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人们闲暇之余的娱乐就是皮影。当然,谁拥有一套皮影道具,则会成为方圆百里的人物,逢年过节姥爷就成了贵宾。从这东村请到西村,又从本乡请到外乡。那个时候不像现今明星们有天价出场费,唯一的酬劳就是几尺白洋布,几斤白糖,三、二斤茶叶。即便这样,姥爷还是乐不知疲,即兴而去。

姥爷的皮影是他一手打造成的。皮影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经过选皮、制皮、描图、剪刻、着色、缝制等大大小小十八道工序,每一步都体现出它的功力所在。尤其是描图,要按人物的不同形象设计出不同服饰,一个人物服饰的着色也不尽相同,简直就是一幅工笔重彩的国画。 姥爷的皮影有《武松打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整整一大箱子。姥爷每次演戏回来,都把他的宝贝整理好锁起来,生怕我们几个私自偷出来玩,祸祸坏了。 冬天的时候,如果没有人邀约演出,姥爷会拿出他的宝贝,一个人饰演几个角色练戏。每每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在姥爷手里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荧幕前,我就入神,好想成为戏里的人物,好想也能跟姥爷一样去演。等姥爷闲下来,我就缠着姥爷给我讲故事,在姥爷绘声绘色的讲解里,我开始对《西游记》《水浒传》着迷了。也是姥爷的故事让我开始喜欢阅读,喜欢上写作。 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的,皮影戏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娱乐,姥爷的皮影也就搁置起来,可是我还是能看到姥爷每次闲下来整理、摆弄那些小人人。 有一天,几个穿职业装的人突然来到姥爷家,跟姥爷谈了很久。这些人走后,姥爷关上门,一个人在屋里吧嗒吧嗒地抽着他的老旱烟,足足待了一下午。妈妈、舅舅都担心坏了,可是谁也不敢去打扰他,不知道出了啥事,只能等着他自己出来。

晚饭时分,姥爷推开门,把妈妈舅舅叫进去语重心长的说:“早上那几个人是县文化馆的人,想收藏他的皮影,我考虑了一下午,同意将这箱皮影无偿地捐出去。”

舅舅发话了:“不能捐,这些道具可是您一辈子的心血,你对它们的珍爱比我们姐弟都多。” 妈妈也不同意姥爷的做法,可是姥爷依然坚持。说现在皮影渐渐的远离人们的视线了,如果这些皮影能放在文化馆,还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还可以传承。要是放在他的箱子里,终有一天会跟着他一起被埋进黄土。最终大家决定随了姥爷的心愿,将皮影无偿捐献给县文化馆。 舅舅通知工作人员来拿皮影的时候,我们一大家子人都在场。姥爷亲自将一箱皮影抱到车上,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他的宝贝,眼眶的泪扑簌簌地流了出来。看到姥爷这么的不舍,小姨说话了:“爸,你下来吧,人家都还忙着呢。当时我出嫁的时候您也没有这样呀!”

是呀,姥爷此时就像是一个父亲送他远嫁的女儿出门。妈妈将姥爷从车上扶下来,直到车子离开我们的视线。 如今,姥爷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姥爷的皮影依然被文化馆保存的完好无缺。当一批批来文化馆参观的小朋友兴奋地爬在柜橱边,甚至手舞足蹈地模仿电视里的皮影戏时,我们从心里敬重姥爷做了一件多么有远见,有意义的事情。

公众号:甘宁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