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热点专题>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11):佛法如药莫执着

热点专题 阅读(3.25W)

原文: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11):佛法如药莫执着

五、悟法空

我空法亦空,皆是因缘生;欲觅彼自性,怅然望虚空。

再观诸佛法,皆为方便门。洗尘予大水,赐药给病人。

而今证心空,了然法无生。尘净水无用,病退药无能。

渡河舍舟楫,是名悟法空。

这一节为“悟法空”。法,有两种含义,其一为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所有现象,其二特指佛法,即为实现生命觉醒而修行的各种理论及方法。这一节的偈颂主要是了悟佛法的空性。但也包括了了悟世出世间一切现象的空性。

“我空法亦空,皆是因缘生”,前面已经通过悟身空、悟心空、悟性空,将我们通常执着的“我”的幻相彻底打破了,这是“间接”地了悟“我空”。为了更深入地体悟“我空”,不妨在自己的心里一边反问“我是谁”,一边观照这个“我是谁”的念头的生起和息灭。有了前面悟身空、悟心空、悟性空的基础,很快就可以在观照之镜中照出“我”的真面目。关于观照“我是谁”,曾经发过一篇长文《浪花与海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可以了解一下,这里不再赘述。

这里重点说一下“法空”。

法,到底是何意呢?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佛法修行不是搞科学研究,而是为了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换句话说,世界到底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面对世界的心怎么样。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世界],在于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从而为人类所用。

即使是以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的生理科学、心理科学、医药科学等,同样是把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当作[客观研究对象],去发现其规律从而为人类所用。

佛教修行,并非如此,佛教修行并非是为了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从而为我所用,不是这样的。

即使以佛教的智慧的确可以达到对[客观世界]更深入的认识,但其目的是不同的。

当然,科学也是为了实现人类的解放,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科学要实现的人类解放更多的是指外在的解放,比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医学、科学等等。

而佛教修行,其目的从一开始就不关注这些外在的条件,而且,不仅不关注这些外在条件,还要求超越这些外在条件,要离于对所有一切外在条件的执着,而从自己的内心入手,修炼自己的心灵,直到实现最终极的自由——连被动的出生、被动的死亡这种不自由也要打破,实现对生死的超越。

所以,佛教以修心为根本,一切理论和实践,都是以心灵修炼为根本宗旨的。

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明白,什么是佛教所说的法。

固然,佛教所说的法,的确包括了万事万物一切现象,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所谓的[万事万物一切现象],之所以被称为[法],是因为这些皆是[心灵]所[认识]的[对象],是这些[对象]被[心灵]所[认识]之后,基于[心灵]的[认识]才被称为[法]。

法,即心灵的认识。重点不在那个对象,而在于你如何认识那个对象。

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更加深刻地走进佛法的修行。

为什么“法”是“空性”的呢?

其实当我们明白了“法”指向的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的时候,“法”的“空性”就很容易理解了。

比如一个女人,甲认为很漂亮,甚至超级漂亮,而乙认为不过尔尔,最多只能算凑乎,丙却认为一点都不漂亮,甚至让人讨厌。

那么谁说的是对的呢?

都是对的,也都不是对的。

对于他们自己而言,就是对的,对于其他人,就不一定是对的。

没有哪一个人的说法是绝对正确的标准,所以对于这个女人是不是漂亮这个[法],是没有不变的标准的,甲乙丙三个人眼中的这个女人只是自然地呈现在这个世界上,而且从内到外,从身体到心理,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没有一个不变的状态可供评价。也许甲看到的时候,这个女人也正在微笑着看着甲,乙看到的时候,这个女人正面无表情地看着别处,丙看到的时候,这个女人正在跟别人争吵。

而且,这所谓的甲、乙、丙,也可能是同一个人,随着这个女人在他眼里的不同现象呈现而自己的看法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而在您跟随我的设想去想象这一切的时候,这一切其实只是发生在您的想象里。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发生。但真的什么也没有发生吗?好像也并不是.........

这个发生在您心里的阅读过程同样是一种“法”,而不同的读者也将产生不同的认识........

“我空法亦空,皆为因缘生”,所有的“法”,皆为因缘所生。其中最重要的“因”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心,而“缘”就是我们所感知到的一切对象,“法”,就是每个人的心,对于所感知到的一切现象的认识。

这认识随着“因”的不同,随着“缘”的不同,千变万化,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没有本质,只有现象,没有固定,只有变化。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更高的层面,从更深的层面去全面地“认识”我们的“认识”。

“法”的空性本质,就是如此,看清了“认识”对“因缘”的依赖,看清了“因”的变化,看清了“缘”的变化,自然就看到了“法”的空性本质。

身空、心空、性空、法空,一切皆空。

空,即没有不变的本质之意。

而一切身、一切心、一切性、一切法,皆如是而存在,如是而生生不息,如是而千变万化,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没有边际,没有内外,不需要增加什么,也不需要减少什么,一切皆在因缘之中,一切皆在空性之中,一切皆在流转迁变,一切本自如如不动.....

没有什么可以执着的,也不需要去执着什么,处在一切变化之中,随顺一切变化,任运一切变化,推动一切变化,创造一切变化,而所有这一切,皆是自性本心“明之本性”的幻化显现,这所有的幻化显现,皆映现于自性本心的“空之本性”之中,究竟性空,了不可得。

“欲觅彼自性,怅然望虚空”,如果你想在这一切如幻的现象中找到不变的实质,那么只会失望。寻找不变的实质,犹如寻找虚空的边际一样,哪里才是虚空的边际呢?虚空本无边际,现象本无实质。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没有为什么,真相即是如此。如果你还在问为什么,那么只能说我们之前所说的一切你还没有真正地读进去,没有真正地读懂,或者表面懂了,但实际还是没懂。这就需要你在自己的心里去真实地验证、体悟,直到完全懂了为止。

当然,你也可以把我所说的这一切当作一个疯子的疯言疯语,然后去过您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您认为是对的,那么就按您自己认为是对的去生活就好了,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我也真诚地祝愿您,祝您一切吉祥如意。

“再观诸佛法,皆为方便门”,前面啰嗦了那么多,现在才进入正题。这一节“悟法空”,其实主要特指了悟佛法的空性。其实,“佛法”,也同样属于“认识”的一种。所有的“认识”其本性皆空,自然也包括佛法。

但由于我们正是因为有了佛法,才依照佛法的教导去实践,然后才获得了对自己生命真相的正确认识,才获得了对一切身心内外一切现象其本性为空的正确的认识,才获得了终极的自由和解脱。

于是我们特别珍惜佛法,特别重视佛法,甚至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好佛法,以让这智慧的火种永远流传下去利益无边众生。

没有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做,而且也应该这样做,佛法,比我们这一生的生命不知珍贵多少倍,即使我们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去用生命护持佛法,也毫不过分,这也是一个佛子所应当做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无生无死的本心才是一切佛法的源头,而每一条通向本心的觉悟之路以及为这些道路所设立的一切言教,都是为适应不同众生的颠倒妄想之心而随缘设立的,都是“方便法门”。什么是方便法门?即本来并没有事先就已经恒常存在的一个固定不变的方法,而是为了打破众生的颠倒妄想,而随缘设立的一个临时性的方法,通过这个方法的实践,即可以打破颠倒妄想,真实地体认到自己本心的真相。

“洗尘予大水,赐药给病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去尘用水,对症下药。佛法不同的教导,适用于不同的人,适用于不同的心,药不对症,不仅于病无益反而有害。对于虔诚念佛相信阿弥陀佛临终接引的老太太来说,念佛就是最好的法门,告诉她极乐世界也是空的就麻烦了,对其无益反而有害。

“而今证心空,了然法无生”,当我们真实地体证了自性本心究竟性空之后,就明白了原来一切法本性亦空,“虽生实无生”,如同我们的身体一样,看似有生有灭,其实仅仅是幻生幻灭,本质上无生无灭,一切皆是本心的幻化、幻显、幻现。佛法,也同样如此。

“尘净水无用,病退药无能”,尘埃已经清理干净了就不需要再用水了,病已经完全好了就不需要再吃药了,继续吃药的话反而会吃出新的毛病。

“渡河舍舟楫,是名悟法空”,已经渡过了河,就不要再执着于渡河用的渡船了,过了河还背着渡船,渡船就成累赘了。佛陀在《金刚经》中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切法包括佛法,皆不可执着。

之前,写过几句[感悟太极智慧]的句子,现一并贴在此处,供朋友们参考。

感悟太极智慧——

不舍一切法,不拒一切法,不住一切法,任运一切法,转化一切法,成就一切法......

昨天在读一位简友的文章时,因有所感,留言如下:

觉悟,一半是放下,一半是担当.....

雪漠老师常说,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精进做事,而对结果随缘。

彻底明白了“万法皆空”之后,正是精进做事的新起点......

感恩雪漠老师

感恩佛法僧三宝

感恩所有的一切

作者:明空如月(公众号 明空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