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热点专题>

美好的乡村生活回忆:影戏

热点专题 阅读(2.15W)

影戏,很多地方称为皮影戏或影子戏,我们那里图简单,就叫“影戏”。据史书记载,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xx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美好的乡村生活回忆:影戏

小时候在家乡看影戏,真是一大乐事,至今偶然想起,心里仍觉乐滋滋的。

每年一到“双抢”上岸,早稻谷已经进仓,晚稻禾苗受到秋风秋雨的滋润,伸着懒腰往上长。这时是农人最放松的时候,气候也宜人,于是,影戏就开锣了。

影戏里的人物是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或油纸做成的,镂刻成各种需要的花纹。一尺来高,手和脚另外用线连结着,便于转动。头部是用鱼鳞做的,比较透明,在上面画上五官。需要胡子的,用一小撮头发粘在嘴巴处就可以了,头是抽插联结的,能根据需要随时变换头像。颈、手、脚处用线将一根小木棒连接着。操动小木棒可使其表演各种动作。

村里唱影戏的时候,母亲的晚饭也会特意早一点。太阳刚刚下山,我和我的小伙伴就兴高采烈地背着小板凳往晒谷坪赶,因为晒谷坪开阔,影戏一般都在这里开演。在晒谷坪的一端,早就用门板搭好了戏台。我们将小板凳放在戏台的前面,就围着戏台转。戏台的前方是个长四五尺,宽约3尺,用白纸糊着的木框,其它三向用晒垫围着,后方留了个专供唱戏人上下的小口子。我们从这口子探着脑袋拼命往里看。这时演员还没到齐,只有一个中年男子在里面忙着往两边挂菩萨(我们称影戏里面的人物为菩萨),方框前点了两个大大的煤油灯,后头摆着锣鼓等乐器。台上每边摆着两个大木箱,菩萨等道具就放在箱子里面。

终于等到天黑了下来,戏台前已经坐满了人,有打赤膊的,有摇蒲扇的,有抽烟的,有大声说话的。我们则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仰着脖子望着前面亮亮的方框。随着急促的锣鼓声一停,方框里的菩萨终于出场了。听大人说,演的是《封神榜》,主要人物有纣王、姮妃,姜子牙等。我们小孩对唱什么没多少兴趣,对戏中的情节也不懂。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干脆跑到后面去看台上的人在做些什么?

台上一共3个男人,其中一个站在方框前,双手拿着菩萨上的小棒子操动着,叫做“董桥;坐着的一个人负责打鼓和敲大锣,间歇还要拉拉二胡;另一个则主要是吹唢呐,还负责打钹和敲小锣。哪个菩萨出场则固定由一个人唱调子。当姮妃出场时,唱的是小喉咙——男人装着女人的声音唱。我们听着觉得怪怪的,可前面不时传来阵阵的喝彩声。我们就这样从后台门缝里向里面看了一晚,直到影戏收场。

第二天晚上,我们仍然兴致勃勃地早早去占位置,仍然觉得看后台比看前台有味道。影戏一唱就是十天半月的,我们天天如此,乐此不疲!

后来,晒谷坪不唱影戏了,我们商量着自己来唱。强子的积极性最高,从家里偷出洋瓶,剪成钹和锣。我负责做菩萨,找来硬壳纸剪成人的模样,头部则用较白的纸剪好,再画出眼睛鼻子,最后浸上煤油增加透明度,找来高粱杆作为操动菩萨的棒子。猛子用木条子钉成方框,用白纸糊上,很快一切就绪。我当“董桥”,猛子唱“小喉咙”。因为搭台麻烦就免了,直接将方框放在小桌子上就开演了。你别不信,还真的引来了不少人围观呢!

当然,只要晒谷坪的有影戏,我们又会奔走相告,早早地去占位子,去窥视后台的点点滴滴…….

人的爱好就像流水,过去了的就过去了。我们对影戏这玩艺,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渐渐地失去了兴趣。

后来有了电影,只要听说哪里放电影,十里八里也都赶去看。特别是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只要一按按钮,各种节目,应有尽有,任你选择。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就能饱览世界各地精彩纷呈的节目内容,谁还稀罕去晒谷坪看什么影戏啊!那些游走乡间的影戏艺人,也就很少见到了。

影戏,虽然略显土气,却给了我童年的欢乐。也在那种落后的年代为长辈们带来了精神食粮!

影戏,我还想在梦中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