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热点专题>

关于小院子的美文:机关小院看楼市

热点专题 阅读(8.44K)

机关小院看楼市

关于小院子的美文:机关小院看楼市

中国商品房市场的产生,最早是在八十年代的中期。进入九十年代后,才渐渐的正式市场化运行。折腾到现在,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房价还在涨涨停停。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人们,虽然很难理解一线城市的房价之高,但是,这的确是现实。庆幸自己没有生活在北京、上海的同时,看看二三线城市的房价,眼前也是一片茫然!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为了多分得一套房子,李雪莲与丈夫秦玉河办了假离婚,离婚是假的,证可是真的,最终,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这虽然是一种乱象,但是,生活中确实有过。因为这类房子,太廉价了,所以,才惹出了这种祸端。像这样的故事,虽然早已成为了历史。但是,留下的印迹很是值得回味。

一九九三年,某机关小院里,一夜之间,万丈高楼平地起,给这个寂静的小镇上,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五0型,六0型,七0型,一楼还都带个小院子。淡淡的咖啡红水刷石墙皮,一层玻璃的钢结构门窗,让这些住了几十年平房的准业主们,叹为观止!

此时的楼市,商品房的市场,还不太明显。此类楼房,当时应该还算不上是“楼市”。定位“福利房”相对准确。然而,就当时的居民收入而言,还顾不上顾及叫什么房子,即使白送,能否住的起,有的还是问题。当然,房子是不能白住的,钱是一定得交的,根据楼型,每套三千元的,五千元的,七千元的。我没说错,就是一套这个价。很便宜吧?!这也都买不起。

机关单位分房都是有条件的,工龄,级别,职称,等等。按条件,房子拿到手了。没分到的羡慕分到的。分到的愁没钱买。东拼西凑好不容易住进了楼房,再摸摸屁股后边儿,拉下了一定饥荒。于是乎开始省吃俭用,有小院子的在院子里盘起了一个小锅台。于是乎就有了这样一番情景,在小镇的高楼林立里,烟囱里冒出了袅袅炊烟。

时间到了一九九七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小院里又竖起了几栋楼房。此时的楼市,已经有了明确的划分。“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

此时的商品房市场,每平方米大约在一千五百元左右。而小院里这几栋“九0型”的楼房,大约有七万元就能入住了。

当时,商品房虽然贵的不得了,偌大的一个小区,建完了,房子也都买完了。反而这机关小院里的准业主们,被这低价的购楼款难住了。现在回过头去看,为什么当时有了两个市场的“楼市”否则,这些仅靠工资收入的人群,真的很难居有所屋。

机关小院吗,自然在政府的掌控之中。从老房子搬到新房子的,按楼型,抵资两万的,三万的不等。得到新楼房的,减少了七万元的负担。没有得到新楼房的,花二、三万元住进二手房。机关院里小市场,安居乐业大观念,使得很多人群受益!

无论是新房子,还是旧房子,住上房子,就是有房子。房子有了,债务也有了。怎么办?又一场节约闹革命开始了!

节约闹革命的同时,无形中,他们已乘上了一辆资本升值的快车——房价上涨。

时间到了20xx年,小院的决策者们,抓住了“经济适用房”的最后一班车,在小院里最后一块空地上,为小院的业主们,送上了一份享受一生的大福利——一套大房子!

此时的商品房价格已经逼近三千元了。而小院里的房价,仅千元有余。

小院里所有的老房子,也都走向了市场化。当初花二、三万入住的二手房,如今也都市值十几万元了。七万元的也都到了二十几万。业主们虽都在同一屋檐下,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好在,屁股底下有这栋老房子,抵来抵去,终于又住进了新房子。

“楼市”既然是市场,讲究的即是自由交易,所以,就有人不愿意搬出老房子。他把新楼房的“房号”以几万元的价格卖掉,依然留守在老房子里。

如今,看看当下的“楼市”他们后悔的欲哭无泪。但是,市场经济下,我们一定的承认,人人平等。

“福利房”早已退出了市场。“楼市”成了“商品房”的代名词。都说,现在的房价已经登顶了,可是,它一直像跳动的火苗,让购房者们欲罢不能。最终房子买到手了,半辈子的心血,也变成了刘欢的一首歌《从头再来》。

【本文作者:文|王建华 】

【微信公众号:黄河口文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简介:王建华

东营市,东营区,兰赵村人

出生:1964/10/19

电话: 邮编:

爱好:文学,书法,象棋,交友,茶文化……

已在微文化发表过:

《我的家》

短篇小说《丈母娘当家如此管闲事》

小小说《聊天~独守的女人》

短篇小说《穷日子》

散文《安静》

小说《班长的故事》

散文《一代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