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文化毕业论文:东西方古典爱情诗的差异比较分析

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3.28W)

[摘要]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记录了人类的生活风貌,为人类内心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而爱情,作为诗歌的永恒主题,表达了人类内心情感的强烈共鸣。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不同,东西方的古典爱情诗在意象选择、韵律安排和抒写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古希腊萨福的《给所爱》和中国的《诗经<<关雎>》来阐述这些异同点。

文化毕业论文:东西方古典爱情诗的差异比较分析

[关键字] 萨福 给所爱 诗经 关雎 异同 意象选择 韵律安排 抒写方式

诗歌作为人类文学的古老形式,在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东西方的古典爱情诗不仅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观,更抒写了人类共同的爱情感受,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渊源、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不同,东西方的爱情诗在意象选择、韵律安排和抒写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异同之处。接下来我们简单分析古希腊萨福的《给所爱》和中国的《诗经<关雎>》,并将这两首诗歌分三部分进行比较,详细阐释,以此揭示东西方古典爱情诗在各自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异同之处。

萨福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抒情女诗人,是独唱体抒情诗的代表。柏拉图《斐德若篇》曾称她为“第十位缪斯”;贤人梭伦在听到自己侄子的吟唱后,表示能学会萨福的一首诗便死而无憾了。萨福一生中写过不少情诗,但流传下来的特别少。《给所爱》是萨福较为经典的诗篇,是古希腊爱情史诗上一首最具典型意义的爱情诗,在西方古典爱情诗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是残诗断章,但是去掉尾句,也可以看作是一首相对完整的诗。

《诗经》与萨福的诗歌几乎产生于同一时期,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冠之为三百篇之首,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足见,其声、情、文、义俱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堪称绝佳。

一、意象选择的异同

从意象选择的角度来看,《给所爱》和《关雎》都巧妙地选择了人作为主要意象,并通过对意象的主观描写来吟咏爱情。

不同的是,《给所爱》里有三角恋似的“你”“我”“他”,比如“在我眼里,他逍遥好似天神/他得到允许/坐在你的身边”。这种三角意象的选择有助于营造出对比的效果,使爱情的妒意升温,增强生命个体的情爱冲欲,从而加深诗人的情感宣泄程度。

《关雎》则是以一位“君子”和一位“淑女”作为主要意象。诗歌通过描写“君子”爱慕和追求“淑女”的过程,呈现出爱情的思而不得的痛苦和心有牵挂的幸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显然,“君子”在明处,“淑女”在暗处,这种独特的意象结构仿佛层层薄云后的光晕,须得等慢慢拨开,方得见日月之实,使人越读越有美感。

二、韵律安排的异同

从韵律安排的角度来看,《给所爱》和《关雎》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悠扬的音乐美。

不同的是,《给所爱》的体裁是古希腊抒情诗中广泛应用的萨福体。它每四行为一小节,前三行每行五个音步共十一个音节,第四行只有半行。而且,诗行的第三音步多用“扬抑抑”格,其余则用“扬抑”格。这种悠扬的音节,表达起情感来惊魂动魄,有步步紧逼之势,节奏也更为错落有致。这种体裁在翻译成中文后,是很难体现的,即使体现了,也很难做到音义俱佳。这里,我们参考周煦良先生所译的版本,来体会一下萨福体的韵律美:

他就像天神 一样 快乐 逍遥,

他能够一双 眼睛 盯着你 瞧,

他能够坐着 听你 絮絮 叨叨,

好比音乐。

而《关雎》整首诗共二十句,分为三章,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四个音节。全诗重章叠句,其中“窈窕淑女”一句就出现了四次,“参差荇菜”三次,还有“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三句中间只变动了一个字。这首重章叠句的应用,有效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给人一种委婉深长的古典韵味。这首诗还应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如“雎鸠”“窈窕”“参差”“辗转”等。这种手法可增强语言的音乐感,增强音调的和谐美。

三、抒写方式的异同

从抒写方式的角度来看,《给所爱》和《关雎》都明确的指出了表达对象,抒写了对爱情的渴慕和痛苦并幸福着的矛盾心理。

不同的是,《给所爱》全诗以白描开始,以白描结束,直接地流露了情感,毫无掩饰。诗人在开头便直入主题,发出了自己对爱的赞美。而后随着诗的深入,语言高歌猛进,几近呐喊之状:“当我看到你,哪怕只有/一刹那,我已经/不能言语/舌头断裂,血管里奔流着/细小的火焰……”。这一腔肺腑之言真诚坦率,热情奔放,令人动容不已。

《关雎》的开头则是巧妙地采用了“兴”的手法,先言关雎鸟的叫声,引起心中所思所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接下来用自然景象来渲染主人公的恋爱心理,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此来勾勒出诗歌的整体构架。与萨福的《给所爱》相比,《关雎》显得含蓄而内敛,朦胧中透出绵绵情思,委婉而缠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东西方古典爱情诗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这些差异正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恰恰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魅力所在。尽管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人文背景,但是中西方古典爱情诗表达着同样的主题——讴歌美好的爱情。同时,在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在文明的发展与传承中都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也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萨福:《萨福抒情诗集》罗洛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3

[2] 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 苏晖:《论中西爱情诗之差异及其文化渊源》[a],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xx年2月,第23卷第1期。

[4] 蒋红柳:《东西方古老爱情诗初探——中国的<诗经>与希腊的萨福》[a],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xx年(第7卷) 第4期人文天地。

[5] 朱光潜:《诗论》[m],北京出版社,xx.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