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学习心得专题>

学习吴大观事迹后的点滴体会

学习心得专题 阅读(3.12W)

在没有接到学习通知前,可以说对吴老的事迹一无所知。接到党小组长关于自学吴老事迹的通知后,我在网上比较详细地搜阅了许多吴老生前单位、生前好友、包括吴老女儿介绍其感人事迹的文章,也看了网上刊载的吴老生前留下的数万字的日记。一位献身祖国航天动力事业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知识分子、优秀科技干部的高尚道德情操,才一点一点的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使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受最深切的有如下几点:

学习吴大观事迹后的点滴体会

一、吴老一生奋斗的动力是为民族的强盛

1937年至1942年,吴老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昆明正遭受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面对民族遭受的蹂躏和涂炭,他把满腔愤怒转化为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大二坚决转系到航空专业,立志要为维护祖国的制空权贡献自己的力量。1945至1946年,在美国学习发动机技术期间,吴老再次感受到了种族歧视的屈辱,进一步坚定了为中华之崛起而攀登技术高峰的信念。1947年回国后,他亲身经历了广州建立发动机厂的失败,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解放区的光明,毅然拒绝了去台湾,而选择了新中国,选择了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吴老在日记中写到:“……被洋人欺辱的日子,我是亲身经历过的,那是多么难受。一个民族落后了就要受人侮辱”。正因如此,他还写到,“我是把有效的时间花在为航空事业而努力求知、出点微薄之力上”。吴老不仅是这么写的,更是这么做的。吴老始终把航空救国、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作为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并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航空工业披肝沥胆、殚精竭虑。他在日记中写到,“回顾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在我这个中国老航空人的心中,为中国制造的飞机装上中国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心脏’——航空发动机,是我最大的心愿!”他常说:“紧张工作是我的最大幸福,攻关的胜利是我最大的快乐,艰苦朴素是我生活的准则。”

吴老是我们正身立业的一面镜子,面对吴老救国、报国、强国的高尚理想道德情操,我有一种汗颜愧对之感。我与吴老虽然从事的工作不同,一为航天事业,一为教育事业,但我们事业的最终目标则是相同的。即均为民族的强盛。吴老用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果,证明了自己在维护祖国制空权的世界博弈中取得了耀人的业绩;而我为民族的强盛在高教这块争夺接班人的主阵地的博弈中,做得怎么样呢?我的职业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的职责是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和道德情操铸造大学生的灵魂,我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实际上都是在为国家民族的强盛在做工作。我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在这最后的两年里,我要以吴老为楷模,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站好最后一班岗。

二、吴老的人生是给予不是索取

吴老在日记中经常问自己的一句话是:“我拿什么作品奉献给党?”“党给我的太多,我给党的太少,实在惭愧啊!”

正是在这种高尚的人生追求精神的激励下,吴老为航空发动机事业完成了三个创建和两个主持。三个创建:即创建了国家航空发动机设计第一个单位,创建了国家乃至亚洲发动机的第一个实验基地,创建了航空工业发动机的第一个产业基地,并且在这里把我们第一台国产发动机送上了蓝天。两个主持:即主持了新中国第一个西方合作项目,在70岁高龄时主持完成了国家发动机研制、生产、销售、售后服务标准的编制工作。

“白吃人民的饭,不为人民办事,心中有愧啊!”这是吴老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视人民如泰山,心忧天下、情系苍生、感恩社会,从无一己之私利;他连续46年多缴党费,向社会捐缴达30万之多,占一生工资的1/3,自己却淡泊宁静、甘守清贫;他甘为人梯,提携后辈、奖掖才俊向来是不遗余力;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心如明镜、一尘不染,从不居功自傲、不沽名钓誉、不搞学术霸权;他豁达大度、宽以待人、心地澄澈,看到年轻人的工资、住房待遇超过自己而由衷地高兴,即使遇到“文革”中错误批斗自己的人,也只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审视我的人生追求,对比吴老,我感到很惭愧。吴老想到的是为党奉献了什么,而我考虑的往往是党给了我什么。吴老想的是党给与自己的太多了,而自己为党做的工作太少了。而我想的是自己为党的教育事业做了多少多少工作,而党给予我的却与我的付出不符。工资久久不能与职称挂钩,教学工作量与科研工作量过高,难以实现,学校给予河大一线教师的待遇比之河北其他高校过低,等等。两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追求。我平时在讲课时也会对学生说,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中,社会价值是最为根本的,没有对个人对社会的尽职、尽权、尽责和奉献,就不可能得到社会和他人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但我自己在实际言行中,却违背了这一价值观。算起来,我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也有30多年了,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通过学习吴老的人生价值追求,我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在最后的这两年里,我拿什么业绩奉献给党?我如何站好最后一班岗,如何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如何给青年教师带个好头。我也应该向吴老那样为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吴老淡泊名利对党笃诚

吴老不是院士,甚至没有申报过院士,但他却是多位院士的老师;他之所以被业界人士誉为“奠基人”、“创始人”、“开拓者”、“新中国航空动力之父”,是因为他作为新中国第一任航空工业筹备组组长,他的名字与多项“新中国第一”联系在一起,他率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军工知识分子,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筚路蓝缕、含辛茹苦,亲手把装备“中国心”的第一型喷气式发动机战鹰送上了祖国的蓝天。他不仅是实干家,更是深谋远虑的战略家,他确立了我国航空发动机要打破西方封锁,走“引进、消化、吸收、自主”之路的发展战略,要求有志者“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里看一个”,瞄准国际前沿。退居二线后仍然积极建言献策,秉笔直书、仗义执言。他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遵循规律、注重实证、勇于创新,以“不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我死不瞑目”、“不搞出来就把我脑袋挂在门口”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感染和激励着同志们。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冲锋的姿势,一生学习不止、笔耕不辍,66岁以后还发表专业论文60多篇,80多岁高龄时学会了上网查询资料。直到去世前的30天,这位93岁高龄、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为0.3的耄耋老人才搁下手中的笔。

作为一名老党员,吴老始终保持和发扬着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他认为自己的工资比别人高,除按规定应交的党费外,每月还主动多交100元支援国家建设;他有条件而不贪图安逸,有权利而不搞特殊化;作为副厂长,他有权利,但时刻保持着警惕,不以权谋私,也不允许亲朋好友利用他的权利谋私;他生活质朴,穿打补丁的裤子,连出国穿的西服都是向别人借的。许多同志至今依然记得,来厂时吴老已经62岁高龄,老伴也年过花甲,按照有关规定完全可以安排他唯一的女儿到身边来照顾他们,但为不给组织添麻烦,他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出要求。

吴老的一生彰显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炙热的爱国情怀。经历了九十多年坎坷人生的吴老,爱国情怀始终如一。在抗战的纷飞年月、在建国初期的激情岁月、在文革的动荡日子、在出国考察学习的日日夜夜……吴老的人生轨迹,始终与祖国命运血脉相连,始终张扬着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他是一个时代的代表!

胸襟如海,蔚为大观,搜阅悼念吴老的文章,阅读吴老的日记,如聆听一位世纪老人站在人生边缘对我们的忠告。炽热的情怀,铸就了吴大观的精神高度,也观照着我的灵魂。吴老是我们要学习的阳光心态、魅力人格、责任人生的典范。俗话说的好,完成前人未曾完成的事业,是对逝者最好的纪念。作为一名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我也要向吴老那样,把自己的工作和人生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要在高校这一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和主阵地上,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想方设法根据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力争有的放矢的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使我们的理论课成为大学生喜欢的课,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课。吴老的工作是铸造中国航天事业的动力心脏,让中国的航天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我的工作是要铸造中国未来接班人的灵魂,让中国老一代革命家开辟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吴老的在天之灵,您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