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热点专题>

关于读书的美文:读书趣味杂陈

热点专题 阅读(1.96W)

读书纯粹是个人兴趣,人只要学会认字,就不难和读书有缘,土话认为是"书行份",在传统文化方面上讲,其实是跟教养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文化被认为是没教养,没见识。但是,没文化和没见识是两回事,因为见识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很有一些人没文化但却有见识,这句活大约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种说法无疑是读书人走了捷径,的确是:"天下好言书说尽"于是也就无怪乎:"天子重英豪,文章教汝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

关于读书的美文:读书趣味杂陈

高门大户的世家子弟,家里出了一个或者几个读书人,必定要高兴脸上红朴朴的跟打了鸡血似的信心十足,那怕是倾家荡产,编圈佐借,也要供应他们出来,光宗耀袓,那也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的确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便是现在,人们还是在沿袭着传统的人的价值观,久盛不衰,不可取代。

开科取仕,以读书为敲门砖,这本无可厚非,读书人的确异于常人,但是都想做官,那有那么多抬轿的呢?从此,科举这种制度便渐渐被有心人给歪曲了,有的可以贿赂到做官,这便多了一些庸官,贪官,他们对化出去的白花花的银子很是心痛,上任当然要以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为已任,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此言不虚,买官卖官优以清朝政府为盛,当政者的蛮夷,不是真的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头脑,对王法厉害,圣人教诲沒啥概念,所以做起来也就格外无所顾忌,苦的可就是老百姓。结果给国家带来的灾祸是几百年。

我们都知道,开科取仕是从唐朝开始的,李世民说:"天下英才入吾彀中矣"并以此为沾沾自喜,从此官场也变得昏暗起来,出类拔翠的人物反不及之前靠推荐而出现官场的官风,这些在很多书上都能夠看出,反而有点人才上退步的味道,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靠推荐上去的人,大多有能力和贤名,举荐之人本着举贤不避亲的责任感,这些上去都是有真本事的人,他们博古通今,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举荐人也担了责任和干系,所以基本没啥猫腻。就象百里溪,张仪,诸葛亮,陆逊这些人在后世的科考中又能挑出几个,而他们可真是一流的人才。

世事洞明因学问,没有科考的时代,靠的是名气,名于乡里和地方,不单是靠说话和做事,还要那个人特别,有大众缘,也许是一个"媚"字吧!王安石有篇《伤仲永》里面的那个孩子就有所特别,为什么他的文章一出便受到那么多乡人的追捧,而如今的网络上你写了再多的文,你还是你呢?也不见得你有声名或者身升的现象发生,或许有人认为你写的是垃圾,所以,不由你不相信,幸亏之后的仲永在生活历练中归于无声无息,否则,怕是历史要重新改写也未可知。

以出世之心入世,是做官人的天道,至少我们知道诸葛亮是这么被请出来的,如果不是传言中的,"得卧龙者得天下"。刘备也不会三顾茅芦,这样不仅仅是读死书和做学问,还有骨气中的廉。诸葛亮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已及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一点能沾上贪腐之气,是因为他只要为民,无须钱财,还有魏征和刘伯温,都是这种人。是真正的人才,国之栋梁。

但是,世上还有很多人,读一辈子书,却没有一点用处,纯粹是为了一种兴趣,令人深为可惜,这大约是包含了所谓的运气在里面吧!世上的事情谁都说不清,但也强似那些投机钻营,然后得势就扰民,害民的人强百倍,至少他们是独善其身,实在无关科不科举的,那仅仅是成功的跳板,是镀金方式而已。

从晚清派出去的留洋学生之后,读书便赋予了新意,现代科学需要培养各式的人才,有些所学和掌握的,是科技,是国家强盛和发达,用他们聪明头脑去适应社会需要,对科学产生兴趣超过对文字的感应,是国之祥瑞,他们滿脑子记着公式,同样受到世人尊敬,这些学府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我们没有理由用文学修养高低去衡量他们,他们无疑是适应新形势的栋梁,与古之文人不在同一档次,古文化仅仅是其通向智慧的桥梁,这些科学人才,是人类的智识的进步,文化的拓展。

现代的仕途。文字上的功夫不一定那么高深,但没有人会去那样面面俱到要求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