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专题>热点专题>

九九重阳节是代表着什么意思

热点专题 阅读(9.99K)

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 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呢?

九九重阳节是代表着什么意思

重阳节来历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登高节,古时还是女儿节。我国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为何叫“重阳”或“重九”呢?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谈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人。”原来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是两阳数相重,故云。

重阳节登高这习俗起源于东汉。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写道:汝南人桓景随道士费长房游学数年。一天,长房对桓景说,你家九月九日灾难,宜离家,家人宜各做绛囊,盛茱萸系佩臂上,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桓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及傍晚回家,见鸡犬牛羊全暴死。此事流传开来,每逢重九,人们为避灾消祸图吉利转好运,乃有登高之习。

重阳节又是女儿节。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食花糕。”但尚无女儿节之名。《大兴县志》则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归宁,亦曰女儿节。”明清代北京分宛平、大兴二县,可知京师已有重阳日亦叫女儿节的说法。

重阳节的习俗很多,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情趣盎然。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重阳节是什么意思?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还有些人不知道重阳节是什么意思。今年的重阳节是10月16日。重阳的来历是根据我国五经之一的《易经》,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都是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又因九在个位数中是最大的数字,古人以九为最高,如老北京形容前门楼子最高九丈九,李白诗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人认为九是象征吉祥长久的至数,两九相重,即是至数相遇,至而又至,又是两阳相叠、 阳上加阳,这样,就被认为这一天是非同一般难得相遇的吉日良辰,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为重阳节。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令人心旷神怡,有健身祛病的功效。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全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九九重阳,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