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职场指南>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教育——规划未来,赢在起点

职业生涯规划 阅读(2.71W)

日前,在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一场关于“用人单位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话向观众传达着这样的理念: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它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社会的、实践的教育,应开阔视野,有效吸纳及整合社会资源,将是高校职业辅导工作发展的方向和重要支持。

职业生涯教育——规划未来,赢在起点

“该理念正是构建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模式的突破口。”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姚裕群教授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有着同样的思考,而他们的思考也源于当下一些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教师的工作困境:讲了无数案例,推荐了数十本教材,但学生在面对就业中的实际困难时,那些讲授过的知识都如“聪明匠手中的钝器——不好使”了。

“一直以来,我为自己无法突破职业生涯辅导中固定的讲授模式苦恼不已。”相信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有着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陈晓玲老师一样的苦恼。

而如下一组在各大高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上频频出现的镜头,实实在在地反映着教师们的尴尬:高高的主席台、宽宽的讲台以及台下几十、成百、上千“排排座”的学生,这种讲授方式既“挡住”了有效的互动和练习,也“隔离”了效率。尽管坚持多讲方法案例,少讲或不讲理论,但教师通常摆脱不了“独角戏”的局面。

如何在高校中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教育?什么样的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能一朝得教,终生受益?

清华大学无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探索。

据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旭介绍,XX年春季,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试点进行了清华大学“职业生涯教练计划”(careercoachingprogram),该项目通过搭建“职场——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有效沟通桥梁,帮助大学生们开阔视野,近距离体验职场生涯,从而帮助学生探索自身优势兴趣,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职业品行素养。

第一届“职业生涯教练计划”邀请了来自知名企业的7位资深职场人士作为生涯教练,每位教练负责指导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与小组学生就“自我认知”、“生涯规划”、“企业的人才标准”、“简历、面试指导”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教练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和特点,帮助学生找寻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活动在首次尝试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据活动的反馈,90%以上参加项目的学生对整体活动“非常满意”,表示在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提升素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收获。

今年春天,第二届“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开展起来。今年的教练既有来自政府机关的高级公务员,也有来自ibm、intel等著名企业的资深职场人士,他们直接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的就业辅导与帮助。

和以往的生涯教育形式相比,清华大学的职业生涯教练计划有着如下特点:

一是教练均来自重要用人单位的第一线,他们有着丰富的职业经验和专业化的指导技能。

二是这些教练来自不同的用人单位,有着不同的行业背景和特长,学生根据兴趣自愿报名参加,体现了学校多样化的育人理念。

三是教练和学生之间形成较为固定的团队,从而能够保证师生之间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效果。

四是时间比较长,在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每个小组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环节,从而保证教育的系统性、深入性。

五是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探索的积极性,活动的日常组织主要由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协会负责,在每个小组的活动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育的效果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