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职场指南>精英人物>

黎彦修:玩笑造就的华人投资巨星

精英人物 阅读(1.66W)
黎彦修:玩笑造就的华人投资巨星
管理20亿美元资金的美国纽约避险基金前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执行长黎彦修说,他现在的成就来自早年他去一家证券公司求职时一个玩笑的刺激。当时,他前去公司面试时,一个位置很高的美国人上来就问:“衣服干洗好了吗?”

黎彦修听后愣了一下,很快知道是一句玩笑话。他后来说,这也难怪美国人,在那时,是有许多华人经营洗衣店和餐馆。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少之又少。但是,这句玩笑话对他的刺激很大。当时,他暗下决心:“我将来一定做得比你还好。”

从此,他开始了在华尔街的奋斗之路。今年40岁的黎彦修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1988年赴芝加哥大学攻读统计学博士学位。因后来对金融学产生兴趣,他转读该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后,他先在美林证券从事投资研究,后转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员。他于1996年受聘多伦多的加拿大多明尼安银行,负责该银行在美国的证券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他管理的部门连续6年每年的业绩成长都在20%以上,按业绩提成使他的年收入超过华尔街的许多董事长。

2003年3月,一直想独力创业的黎彦修率领原班人马离开该银行,成立前沿基金管理公司。在公司5个股东中,他是控股的大股东。他说:“公司起步基金为3000万美元,主要资金是我出的。”公司过去两年每年平均业绩成长都在15%以上。目前,公司管理的资金增加到20亿美元,还在伦敦、香港和北京设立三个办公室,全球员工近50人。前沿基金不仅是美国目前最大的华人拥有的避险基金,而且其规模位于全球避险基金的前100名左右。黎彦修说:“我们在美国没有特殊关系,全靠每月的业绩吸引投资者。”

黎彦修认为,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智力上,华人无疑是华尔街金融公司内最高的一群。他说,尽管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不少,但成气候的不多,“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他呼吁华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要在心理上先输一局。

有些华人常常看不起华人。他说,他10年前在美林证券的衍生性商品部门做一个小主管,负责该部门的日常工作,也负责招聘。但是,一些来应聘的华人总是把自己的简历交给他的一个下属,原因是这个下属是个白人。

他认为做人还是要做自己,有些华人总想做另外的人,总是尽量使自己“白化”,在说话、做事上尽量模仿美国白人。他说:“这些模仿常不能成功,因为你不是这样的人,又要做这样的人,但是又做不到,最后把自己的优势也丢掉了。”

他认为中美两国文化差异本质上并不大。例如,中国人说仁、义、理、智、信,要求人要诚实可信,美国也强调这一点。没有诚实和信用,在美国生意就做不大,做不久。

他说,华人总的来说对组织的适应能力不强。在一个组织中,有领导和被领导之分。有的华人没有领导才能,但又不愿意服从领导。华人的组织适应能力不如印度人。他认为美国人也比中国人好领导一些。

黎彦修一直认为自己挣钱多是因为自己来得比别人早,运气又比较好。他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反馈社会。2002年10月,他捐款100万人民币,在他毕业的大连庄河高中设立奖励基金会,用于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且帮助特困生完成学业。他还向曾经给他投资启蒙的芝加哥大学捐款,但拒绝透露捐款的详细内容。

他希望他的公司起码存在20年以上。这个公司有自己的公司文化、投资哲学、投资程序和投资网络。他说:“我也想给华人后来者一个启示,华人在金融界也可以独立创业。”

目前,全球的避险基金有六七千家。他说他的基金应该在全球前100家左右。他希望在三五年内,他的基金能进入全球前20名以内。听说他自立门户后,当年其它公司的竞争者也纷纷将钱投入他的基金,对他开玩笑的老板也把自己的钱交给他管理。这位美国人没有想到,一句玩笑造成一个华人投资巨星。(韩杰)

来源:美国世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