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职场指南>HR管理>

人才争夺激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热潮

HR管理 阅读(2.67W)
人才争夺激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热潮
企业发展,到底靠什么?对此,不同企业经营者的回答是不同的。但听听中国企业家们的答案,可以看到不外乎集中在两方面:资金、人才。资金与人才,中国企业更缺什么?

一、变调的人财物大合唱
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十分庞大的国家,其人口为人类的1/5。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变成了单纯的生产单位,产量成为第一指标,发挥人的积极性成为推动生产增长的主要手段,人的因素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人们一下子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技术落后、设备落后、质量落后、效益落后,而且差距之大令人吃惊!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经济体制落后、人的观念落后、企业管理方式落后。怎么办?深入改革——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扩大开放——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引进人才。结果是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企业素质的迅速提高,是“过剩经济”(买方市场)局面的形成,是国有企业因诸多不适应而纷纷陷入困境,其中,伴随着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变化和相当程度的迷惘和混乱。

人们突然发现:金钱是何等重要!特别是流动资金像企业的血液,资金流动不畅、资金短缺随时威胁着企业的生存!技术的更新、设备的更新、质量的改善、人才的争夺,广告的对抗——这一切的一切,都须用金钱来支持。于是,“跑钱”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头等大事,找省长、市长、银行行长,以及筹备股票上市,忙得不亦乐乎。

人们也突然发现:人多不仅“热气高”,而且成本也高,“人多是个宝”曾几何时变成了“人少是个宝”。众多的退休工人,隐性失业的冗员,成为国有企业甩不掉的沉重包袱;人浮于事、臃肿低效的组织机构,成为国有企业转轨变型的巨大障碍。于是,淘汰冗员,精简机构,成为国有企业另一件大事,但让过多的职工下岗,意味着社会稳定的承受力问题,以及职工心理和经济承受力问题,真是进退唯谷,举步维艰。

于是,原来以人为主旋律的人、财、物大合唱,变成了以钱为主旋律的人、财、物大合唱。

有了资金就有了一切吗?在“资金热”逐渐升温过程中,一件又一件触目惊心的事实象一盆又一盆冷水浇下来,促人猛醒,发人深思。

中原药厂,投资十亿,资金不可谓不丰,实力不可谓不厚,但迟迟不能正式投产。这个重点投资项目似将胎死腹中。为什么?选购的设备有问题,事先没进行严格考察和论证,往轻说是上当工程,往重说是腐败工程。有了钱,不仅没有变成效益,十亿资金也成为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巨人集团,曾名噪中华。史玉柱作为大学生下海的成功楷模,曾红极一时,从巨人电脑到脑黄金,再到巨人大厦,挥金如土,资金不可谓不丰,而且以不借债而名闻天下,这么多自有资金,应该可以大展鸿图了,但曾几何时,巨人大厦张着永填不饱的巨口,吃掉了巨人集团的一批又一批资金,再加上管理混乱,骨干素质不高,甚至发生经理人员卷款出逃事件,最后害得巨人破产。

“长袖善舞”不是必然的,有了资金的“长袖”,还必须有人才的“善舞”,后者似乎比前者更重要。

在金融改革之前,地方银行实际上成了地方政府的钱口袋。大凡省长,市长上任之初,总要捉摸一下上个大项目,或建汽车厂,或建化肥厂,这些“首长项目”可以说是得天独厚,在资金短缺的大环境中,其资金得到保证——从地方银行这个钱口袋中掏,靠首长的行政权力担保。但有了资金是否真的有了效益!非也,我们见到的,听到的,十有七八是一哄而起,又一哄而垮,或半死不活,死不了,也活不好。原因很简单——这些首长项目多为 “三拍工程”,即拍脑袋而立,拍胸脯而建,拍屁股收场。它们虽有资金支持,却唯缺市场支持,不是重复建设,即为瞎指挥。

正当一些经理、厂长坚信“有了资金就有了一切”,拼命活动,终于搞来贷款之后,全厂皆大欢喜,加大马力进行生产,似乎企业重现活力。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又告停产——因为产品结构陈旧,市场订货不足,生产出一批,则库存增加一批,效益没有,资金无法周转,很快又出现“贫血”症。

人、财、物皆为企业运作不可或缺的资源,但物和财的运作,又赖于人的精明和敬业。“有了资金就有了一切”只是对市场经济不甚了解之人的浅见,在无情的市场风浪面前,它像纸糊的帆船,其结局是被风浪撕破而葬身海底。

二、人才是最稀缺的第一资源
人、财、物三种主要资源,成为一切管理活动的对象。相对应的管理,分别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管理和使用价值的管理。在企业内部,所谓现代化管理就是对上述三个系统进行全面的管理——对使用价值的系统管理主要归结为全面技术与质量管理;对价值的系统管理主要指全面财务管理与全面经济核算;对人力资源的系统管理就是全面劳动人事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显然,全面技术与质量管理,首先得依靠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系统专业能力的高级工程师,然后得依靠强有力的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和人员,以及高质量的职工培训和以质量为生命的优秀文化,这一切都需要相应的人才去运作。

全面财务管理与全面经济核算,首先得依靠优秀的高级会计师和高级经济师,然后得依靠高度专业化和高效率的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以及全体职工强烈的效益意识。

全面劳动人事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得依靠优秀的高层经理、人力资源专家,然后得依靠具有专业化水平和运作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以及企业中浓厚的“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这三大系统管理,成败全系于一个因素——人才。

诸事均难,畏难是不成的。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但这句话应补充一个前提——在人才俱备时,有了第一流的人才,就可以克服万难,创造奇迹。

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德国和日本,其资金和设备,大量的财富,都在战争中丧失殆尽。却为什么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内又双双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原因很简单——受到良好教育和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人才并没有丧失,保留了人才的“元气”,这是它们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
美国长期以来稳居世界头号强国,其经济竞争力在排行榜上稳居榜首,究其原因,重视教育,重视人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美国1983年教育经费已达2265亿美元,1990年增加到3530亿美元,号称“教育总统”的克林顿进一步增加了教育上的投入。

美国工商企业每年用于职工培训的经费已达2100亿美元。

美国十分重视引进和吸收外国人才。二次大战后的20年间,美国接受的各国高科技人才达40多万名,至今仍以每年1万名的速度递增。在美国各大学深造的外国留学生多达30万人,其中25%的留学生在取得科学家或工程师职称后定居美国,纳入美国的“人才库”。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调查,在美国50%以上的高科技公司中,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公司科技人员总数的90%。在美国加州“硅谷”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有33%以上是外国人,从事高级科研工作的工程学博士后研究生中,66%是外国人。

反观我国,固然资金缺乏令许多企业举步维艰,然而人才的匮乏更使我们雪上加霜。

我们的人力资源是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我们有数以亿计的企业冗员、剩余劳动力,但是一些最重要的岗位又缺乏胜任的人员。

我们缺少企业家。中国有约一千万家企业,大中型企业也有几十万家,但我们仅有一、两万名工商管理硕士(MBA),而在欧美国家,没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是不会被聘为总经理的。难怪2000年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国在“称职高级经理人员”这个指标上仅仅列第40位,处于倒数的尴尬境地。

我们缺少高质量的国家公务员。在发达国家,每年培养出大批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不断充实政府部门和公共管理机构中去。在我国,不但公共管理硕士教育刚刚进行试点,即便其他具有正规博士、硕士学历者在中高级领导岗位上也为数极少。

我们缺少拔尖的技术人才。所谓拔尖的技术人才,就是指那些有能力设计开发出世界一流产品的技术专家、设计师和工程师,在这方面我们的劣势十分明显。

我们缺少一流的技术工人。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竞相雇用进城农民工,造成工人队伍素质下降,随着老工人的退休,骨干技术工人严重不足。

我们缺少一流的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税务官和法官,缺乏一流的金融人才、外贸人才……

“科教兴国”的战略使我们看到了曙光。当中国的巨大人口资源转化为强大的人才资源,人才济济之时,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争夺战
面对不可逆转的全球化浪潮,任何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抢占竞争的制高点——这就是构筑起自己固若金汤的人才高地。

对于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来说,要想打赢这场人才争夺战,不让类似“鸦片战争”的悲剧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领域重现,靠什么呢?

靠工资待遇吸引人才?显然行不通!且不说我们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还不够强,人民群众的平均工资收入还远不如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便很多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员工的人均收入也还普遍低于跨国公司的水平。根据《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02)》,中国企业500强的平均人均利润,只有世界企业500强的29.62%。如果不顾国情和企业实际,一味盲目地提升员工收入水准,试图靠工资待遇与外企一决高下,可能我们企业并不丰厚的利润早被工资吃掉,还哪用外企“出招”?更何况,劳动力价格较低,本来是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的一个优势,如果单纯靠高工资吸引人才,势必把自己的竞争优势拱手相送,下场难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留给中国企业的选择,或许最有效的就只能是企业文化了。正如本书第三章所指出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源泉,我们不但要待遇留人、待遇吸引人(必要的待遇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还要充分发挥事业、感情等在争取、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巨大作用。事业,感情,目标,愿景,价值观……说到底,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企业文化,无疑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方。正如美国文化评估专家布鲁斯•普福指出:“最能预测公司各个方面是否最优秀的因素是公司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公司文化是他们加强这种关键能力的最重要的工具。”宝洁公司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约翰•佩珀谈到自己放弃哈佛读书而留在宝洁公司的原因时,认为既有机遇、又有事业的原因,特别是因为公司的价值观。美国Staples股份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丁•哈纳卡、美国加州凯尔蒂-戈德史密斯国际咨询公司主席比尔•霍金斯研究认为,组织的价值取向明确了某种组织文化,这一文化有助于吸引相关的人们,并指导他们工作中的日常表现。这些国外著名企业家的切身体会和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观点。扬弃中国的历史文化,有选择地吸收国外企业文化的精华,建设和形成有中国特色和企业个性的优良文化,说不定正是中国企业在全球性的人才争夺战中出奇制胜的妙招。

21世纪,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对于知识型企业尤为重要。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20世纪最重要的,也是最独特的对管理的贡献,是制造业中手工工作者的生产力提高了50倍。21世纪对管理最重要的贡献,同样也将是提高知识工作与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如果说,20世纪提高体力劳动者生产力的主要手段是科学管理,即靠科学的制度和严密的外部监督提高工作效率的话,那么,在知识型企业占主导,脑力劳动成为主要劳动方式以后,这种看不见的劳动使外部监督和制度化管理大打折扣,唯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影响知识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来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柔性管理——文化管理,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导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无疑成为今后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竞争的重要方面。

知识经济的另一个特点,是掌握最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能力的人才,成为企业成功之本。如何吸引人、培养人、激励人、用好人、留住人,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而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一点也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2001年初,美国福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最能预测公司各个方面是否最优秀的因素是公司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的能力。公司文化是他们加强这种关键能力的最重要的工具。”被称作世界头号CEO的杰克•韦尔奇就是文化管理的大师。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GE靠人和思想的力量取胜。”中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海尔文化。海尔的什么东西别人都可以复制,惟独海尔文化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在当今世界和中国,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有优秀的文化,反之,凡是失败的企业,都存在着不良的文化。

在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经营者看到了人才争夺白热化的前景,领悟到21世纪是“文化制胜”的时代。因此,一场新的企业文化建设热潮已初露端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