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演讲稿>精选演讲稿>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十篇

精选演讲稿 阅读(8.99K)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做有修养的人。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十篇

英国著名作家罗斯金说过这样一句话:“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文明,即“有修养”,从自己做起,注意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当我们弯腰捡起废纸时、为每一份善意致谢时、为每一次过失道歉时,文明的光焰就在我们身上闪耀。

我们自身的修养,不光关系到自身的成长,还关系到与他人的融洽相处,更关系到所在城市、所在国家的形象与发展。目前,海淀区也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倡议通过开展道德学堂、志愿服务队、文明餐桌、网络文明传播等活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促进海淀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为推动海淀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同时为建设美丽校园、塑造美好心灵,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海淀区教育系统扎实推进“道德学堂”建设。为此,我校也设立了专门的场地作为交大附中道德学堂,即综合楼一层怡乐厅,欢迎同学们到此开展相关活动。

推进道德学堂建设,要求我们“修身律己”,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我们将在道德学堂中围绕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这五个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希望所有同学积极借助道德学堂建设,提升自身修养。倡议同学们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建立常态化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在生活中坚持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积极创建文明餐桌;在网络生活中,文明上网,运用电信、移动通信平台,撰写博文、论坛跟帖、原创评论、微博等形式,积极参与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宣传社会亮点、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氛围。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有良好修养的道德模范。每个班级评选出的“最美交大附中人”便是其中的一支队伍。我们将利用升旗仪式等机会,介绍他们的感人事迹。

让我们记住英国作家罗斯金的话:“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争做文明交大附中人。同时,请同学们牢记海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的口号:

1、举区域之力聚万众之智共创全国文明城区

2、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办人民满意海淀教育

3、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海淀美丽校园

4、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区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 篇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的题目是让“教养成为你的名字”。在此之前跟大家讲个小故事,在一架重庆飞往上海的飞机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自己的小宝宝上了飞机,她把放好行李之后,给邻座的所有乘客,都送上了一张卡片和一份小礼物,卡片上这样写道: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淘淘,今年一岁半,我跟随妈妈出行已经不是第一次,妈妈担心我的哭闹,会影响您旅行的兴致,特别给你送上一副耳塞,祝您旅途愉快。当我们大家听完这个小故事,我们都能想到,这位妈妈传递给所有人的是一种教养,相信她的小宝宝长大后也是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反映了我们内心的素养,都反映了我们的品德,这些都是你内涵的体现,在这里与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言行雅正是教养。z教育集团要求所有学子见了老师要行鞠躬礼,要问“老师好”,在你的弯腰里面,在你温暖的问候里面,是你的美德,是你的教养;我们上下楼梯,要礼让别人,走路要靠右行走,你微微的侧身,体现的是你内心的教养;在校园里,不随意丢一片垃圾,遇到垃圾弯腰捡起来,这一行动是你内心的品德和教养的体现;校园里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交往难免会产生矛盾,难免有言语冲撞,你包容我,我包容你,相互之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就是教养。马南曾经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燕山夜话·涵养》)这就是教养。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君子见善则行之,做到日三省乎自身。

第二,敬畏规则是教养。所谓规则,是每一个集体所执行的大家共同坚守的道德底线、职业底线和工作底线。在餐厅里,不浪费一粒米、一叶菜,这就是教养;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笑,不影响他人,这就是教养;在会议期间,认真听讲,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这就是教养;作为教师,在学校着整齐的工装,作为学生,在学校着干净的校服,这就是教养。近来,我们学校改造了热水供水系统,所有学生都可以24小时使用热水洗澡,但是如果有一个人长时间占用公共资源,让你宿舍其他同学没有时间洗澡,这就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制度规则遵守时间长了就成习惯,习惯时间长了就是教养,因为教养是经过教育所形成的素养。

第三,心中有爱就是教养。大自然所有的一切滋养了我们,我们不随意践踏草坪,不去伤害她,尊重她,这是教养;学校的课桌椅,为我们的学习服务,不去伤害它,这是教养;维持学校环境卫生,收拾好自己周围的卫生,不给卫生老师添麻烦,这是教养。当集会国歌响起时,站好面向国旗,高唱国歌,这更是教养。每个同学,如果你爱父母,在学校里就会遵守规章制度,不会因为破坏规矩而被请家长;如果你爱老师,上课会认真听讲;你爱学校,你会与他人和睦相处,这都是教养。

同学们,洛克这样说过: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一个人,如果没有教养,这些褒义词就会变成贬义词。所以让我们昆明行知中学人人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维护好我们的校园环境,因为美丽的校园里,教养从来不会缺席,让教养成为我们昆明行知中学一家人共同的名字。

谢谢大家。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初秋,隐隐有些凉意。细碎的雨丝纠缠,轻抚过脸,温润的水珠氤氲着秋天的气息。

走在人群熙攘的街道,嘈杂的人声在耳边不断响起。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夹杂着烟味、食物气味甚至垃圾气味,无奈的苦笑,视线瞟向不远处欣然开放的金黄花朵,心中的苦涩和无奈更甚。

匆忙走过一条条错综复杂的街道,微微有些湿润的道路让鞋子有些打滑。“唉呀!”细微的声响很快被噪声吞噬,可我却捕捉到了那抹猝不及防。视线中出现一个年迈的老人。他衣着朴素,素白的衣裳被染上了丝丝灰尘和点点污垢。一头花白的银丝显示出主人的苍老和脆弱,被岁月雕刻上的皱纹如沟壑般在脸上蔓延。他的双手紧紧撑在地面上,挣扎着想要起身,可双腿却依旧软软的匍匐在地面上。那样焦急却无力的模样让人心酸。过往的行人却都是瞥了他一眼,眼底是淡淡的错愕与犹豫。

轻叹一声,正犹豫着是否要去搀扶,一双纤细却有力的手托着老人缓缓站起。这一举动似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最近好心搀扶老人却被倒打一耙的事件频频出现,几乎没有人愿意帮助一位这样的跌倒老人。下意识的,所有人将目光转移到了那双手的主人。一个身着白色衬衫的清秀少年,淡然却温柔的为老人拍去身上的灰尘。老人怔怔的站在原地,张了张嘴想说什么,那话语却在嘴边化作一抹微笑,深邃苍老的眸子中蕴含着不知名的情愫。

琐碎的话语在人群中互相传递着,无不透露出对少年的嘲讽。一句句话语如尖刀般刺向沉默的少年,他却只是默默的看了一眼众人。那双澄澈的眸子中没有愤怒,也没有委屈。那样平静如水的目光让所有人安静了下来。心中泛起阵阵涟漪,浅浅的愧疚是对少年,也是对老人。

一直沉默的老人轻道一声:“谢谢。”老人的声音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个字都敲打在人们的心上,留下一行深刻的记忆。

清风拂过,吹去了那刺鼻的气味,也吹去了那不堪的冷漠。一抹花香凝成实质,在人心里流淌。那是教养的味道。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 篇4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教养犹如一朵盛开的花,人们摘下它不同的花瓣,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我摘下了“拥有爱心”的花瓣。昨天要去学校,妈妈便带我到银行去取钱,待我们要出去时,一位老奶奶驼着背、弓着腰站在我前面,也许是没有力开门,脸上的焦急显而易见,在那不知所措地东张西望。我赶紧上前一步,用力拉开门。看见门打开,老奶奶转过来抬头看我,我从她眼神中看出了感激,老奶奶连忙说:“谢谢你。”我摇摇头。出来后,我隐隐听到后面有人说:“这孩子懂事嘞。”妈妈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我从她脸上看出了自豪感。

拥有爱心的花瓣自然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哈桑摘下了“质朴忠诚”的花瓣。电影《追风筝的人》里面的哈桑是一个仆人的孩子,他对小主人阿米尔的感情真挚无比。有一个镜头定格在阿米尔对哈桑的问话中:“你能为我做什么?”哈桑真情地回答:“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哪怕是你让我吃地上的泥土我也愿意,只要你说。”那忠诚的决心深深打动了银幕下的我。更感人的是风筝节比赛,阿米尔在哈桑的帮助下,成功打败最后一只风筝,而哈桑在帮他追风筝的时候,遭遇到几个成年坏孩子的报复,他们要哈桑交出风筝,可哈桑宁愿被他们打得鼻青脸肿也不肯交出风筝,只因那是阿米尔叫他追的风筝。

他启示着我:真挚的友情是用心培育的结果,它需要每个人都真心付出。而瞻仰前贤,我们敬佩他们的为人,也仰慕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馨香。

钱学森摘下了“爱国为民”的花瓣。上个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过着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他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兴奋不已,觉得正是回国效力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自然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一个人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在克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贡献。我敬佩他为祖国做出伟大的科学贡献,更敬佩他的爱国情怀。

高尚的教养在我们生活中,愿教养之花永驻心田,如此,不但能够芬芳自己的心灵,还能芬芳周围的环境!

此致

敬礼!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 篇5

新学期,吕老师带我们开启了第二轮演讲-新闻推荐。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自己的一篇演讲《不管去哪儿,教养才是最美的风景》。

新闻内容是这样的:在假期里,大家都外出游玩,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出现了不文明的行为,如有人在古迹上刻字。这不光毁坏了文物,还破坏了和谐的景观,难道他还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他的这种行为早已使他遗臭万年。还有的人翻越护栏,导致交通堵塞。更有甚者将垃圾扔到悬崖峭壁之下,自以为没人看见,却没想到清洁工人们会冒着生命危险到悬崖下清理垃圾。

这些人这样做因为他们缺少教养。“教”的意思是手持杖或鞭子,“养”则是饲养,一个人成长既要吃饭也要读书、受教育。“教”呈现内心的修养,外在的言行,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成长。

在家中,父母教育我不要随地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在俄罗斯旅游时,我发现无论在哪个场所都很安静。比如在餐厅用餐,几乎没有人大声说活,要说话也非常小声。这种宁静使人感到非常舒适。相反,在我家的小区里,有一个人打电话,声音大至全小区都可听见,让过往的人侧目相看。

教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小到反映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大到关系国家的荣誉,让我们一起来捍卫祖国的荣誉!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 篇6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教养与文明同行》。开始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火车站自动取票机前排着长队,有个女孩儿的车快开了,却还没取票。她跑到队伍前面,跟排在第一的小哥哥说,可以让我先取票吗?我的车快开了。小哥哥说:“好!你先取吧。”然后小哥哥走到队伍的末尾,重新排队。可能很多人会遇到这种情况,但这才是让人插队的正确方式,在伸出援手的同时,顾及别人,不影响他人,真正有素质的体现。

第二个小故事:刚刚下完一场雨,公交车缓缓靠近。司机只见一个农民工迟迟不肯上车。他在路边仔细将鞋上,粘满的泥土蹭掉。因为还没有蹭干净,上车后他还一直把脚悬着,不敢踩到地面。教养无关贫富,却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

它体现在:

1、和别人说话的时候,语气温柔,善于倾听。

它体现在:

2、吃饭的时候,尽量不发出声音。

它体现在:

3、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不要坐在别人家的床上。

它体现在:

4、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辩驳,等大家平静下来再好好解释。

它体现在:

5、亦或是捡东西或穿鞋的时候要蹲下来,不要弯腰撅屁股。

文明、教养由许许多多的细节构成。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但要真正做好,持之以恒,却不容易。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习惯养成时期,让我们一起承诺:

将文明带进校园,遵纪守法,懂得礼仪

将微笑带给同学,互助友爱,学会谦让;

将孝心带给长辈,尊敬长辈,和睦邻里;

将爱心带给社会,善待他人,乐于奉献。

同学们,拥有了文明和修养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让教养与文明同行伴随我们茁壮成长。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 篇7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周易·大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

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

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同学讲讲。

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气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粮……

“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爱国主义不可丢,民族气节不可无。

二. 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当个人、民族、国家处于逆境时更应奋发立志。司马迁曾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是发愤立志的最好例子。“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显现了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可贵精神。迭经优患的中华民族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卧薪尝胆”的志向,多难兴邦的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励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中流击水,奋发图强。

三. 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李大钊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四. 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五. 勤俭、廉正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作为优良的道德传统,勤俭和廉正在今天更要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中学会勤俭,培养廉正的美德。

六. 敬长、知礼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

……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

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同学们,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 篇8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一1班的黄文康,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志愿服务让你更有好教养》。

首先,我想和大家重温一下教养的定义:教养是因为虚心受教和自我修炼而达成的内外兼修的优秀品质和习惯,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真正使人高贵的不是出身而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由此可见,教养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与人的交流,与事的接触逐渐形成的。你对待外界的方式时刻彰显出你内心的教养。

那么从何处获得一个理想的平台来提高我们的教养呢?答案早已在我今天演讲的题目中揭晓了,志愿服务让你更有好教养。志愿服务,或许在大家看来并不起眼,但正是这个平凡而不平庸的服务活动让众多青年走进社会,贴近生活,感受人与人之间最平淡交流中的纯真。在无私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他们的教养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我也曾在I志愿平台上参加过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容是在科技馆内做游客引导的志愿者。虽是志愿者,但准备工作必不可少。你得了解馆内布置,参展内容以及线路安排。当你胸有成竹地认为准备工作都水到渠成时,工作便开始了,但更大的问题会接踵而至。你得学会精炼的表达,因为游客需要你言简意赅的解答;你得学会机敏果断,因为游客需要得到有效快捷的帮助;你得学会融会贯通,并且对待事物拥有自己的看法与情感,因为游客需要一种有别于文栏的情感解说。他们需要明确的目标方向,需要观点鲜明的表达来满足他们的好奇。此间种种,你都得选择一种适当的交流方式传达你的信息于前方的人。渐渐地,你懂得语气委婉的交流方式,你明白用词准确的重要性,由此,降低语调,平和语气,斟酌谈吐的用语,换位思考以了解对方心理。于是,潜移默化中,我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谦逊有礼的表达方式。

当然,志愿服务并不拘泥于表达形式,还有诸如卫生清洁、探访老人院、社区创文宣传活动、马路天使等多样化服务方式。有困难的地方便需要帮助,在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就存在令人思考的问题。在你接触到社会中各具特色的人、体验到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滋味、收获到给予他人帮助的喜悦后,你会发现你会有所成长。你能了解到生活中有待提高的不足之处,你会拥有贡献己力以完善社会现状的意识。经历过志愿服务特别洗礼,会给我们带来由表及里的教养的提升。正如我们每周周末为我们疏导交通的家长义工们,看着他们服务大家的身影,不禁让我们产生崇敬之情,觉得他们就是最美的爸爸妈妈,他们就是最有教养的人。

“受过教育”不等于拥有教养,知识的武装永远无法完全包装个人的缺点,唯有人格的高尚才足以被他人长久地称道,而教养便是人格魅力的一大体现。参与志愿服务,也是一次短小的心灵历程,在帮助他们中延展自己生命的宽度,在付出后收获满意的笑容,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教养,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注册成为志愿者开始,从参加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始,怀揣一颗充盈感激与助人的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志愿服务常常温暖于我们的心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 篇9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我从以下两方面与同学讲讲。

一. 勤学、好问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二. 敬长、知礼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

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同学们,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多伦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关于教养的演讲稿 篇10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教养铸造完美的品质,当你的朋友在天明气清时乐意地把伞借给你,而在暴雨如骤时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要怪他,不要怨恨他,因为他只是不想两个人合用一把伞,并不是他没有教养地疏远你。这件事告诉你,以后凡事要学会宽容。宽容了他人,也就宽容了自己,也就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心情。教养铸就了你完美的品质。

教养有时仅是一张纸的厚度。当你不经意地走在路上,去上学上班时,路上的一张薄薄的纸片和周围美丽的环境极不相称,你是否会放慢你的脚步,谦逊地弯下腰来,张开你洁白的手把那张纸片捡起来呢?此时教养真的就是一张纸张的厚度,就是几步远的路程。

教养是一种沉着自然的心态。我小时极喜欢钓鱼,这是受到邻居王大爷的感染。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只要我俩一有空,便相约于S型的河道上,我那暴露在水面的浮漂,它竟纹丝不动。于是常常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而王大爷只是静静地呆坐在一个地方,不急不躁,往往满篓而归,而我就显得那么少了。我便询问有妙招,“你坐不住嘛!”这句话使我至今受用。的确,泰然处之需要平稳的心态,教养就是身处何处都能有坦然的心态,这也是一种教养。

确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颦一笑,无不反映出个人的教养。无意伤害了别人,一句轻轻的“对不起”“请原谅”,这往往能换来善意的理解。弯腰的捡起一张纸片,搀扶一下经过路口的盲人……这举手投足无不折射出你的光彩。

有了你的宽容,别人才会感到自己的渺小;有了你的帮助,别人就会获得一份力量;有了你的慷慨,别人就会得到一份温暖。获得收获,而不骄傲;面临挫折,而不灰心。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些都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教养。

教养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使受损的心灵能够痊愈。拥有教养的人不仅能芬芳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能芬芳别人的失落而寂寞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