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演讲稿>精选演讲稿>

在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讲话(精选3篇)

精选演讲稿 阅读(1.64W)

在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讲话 篇1

同志们:

在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讲话(精选3篇)

这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是经省委批准,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联合召开的。这次会议全面总结了我省高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和第18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进行了动员、部署。会议统一了思想,认清了形势,交流了经验,明确了任务。省委对开好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听取了汇报,审议并通过本次会议方案。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国生同志,省委、宣传部长杨新力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就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领导的重要讲话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突出改革创新精神,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都很强,对于推动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刚才,5所高校的党委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加强学校党的建设的经验和特色做法,各高校要认真学习借鉴。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和省委教育工委,就学习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做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三个不放松”,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

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20xx年3月到8月,全省高校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其中,参加部委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的9所,参加省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的97所,参加地方学习实践活动的市属高校16所)。省属高校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事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大机遇,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服务地方作贡献”的总要求,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高教强省”为主题,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这两个根本问题开展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凝聚科学发展共识、创新制度机制,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取得了一批宝贵的思想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目前,学习实践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没有结束,科学发展任重道远,学习实践永无止境。我省高等教育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的要求,实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战略性转变,必须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第一,坚持深入学习不放松。学习实践活动中,高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推动思想解放,在更新发展理念、谋划发展战略、创新发展举措等方面形成了共识,为推进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要结合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组织党员干部继续深入学习,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认识,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不断增强推进事业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二,坚持狠抓落实不放松。学习实践活动中,各高校集中力量找准了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上水平、服务地方作贡献”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狠抓整改落实及后续工作,破解了一批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难题,兴办了一批师生员工期待的好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了一些有影响的实事,整改落实取得明显成效。各高校党委要继续抓紧抓好整改落实,继续听取广大师生员工对整改落实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找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落实,建立健全有效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整改方案及时逐一兑现,取信于广大师生员工。

第三,坚持推进创新不放松。学习实践活动中,各高校坚持解决突出问题与创新制度机制相结合,扎实抓好有关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全省高校修订完善出台文件制度4000多项,努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在内涵发展方面,形成了一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重大研究成果和远景规划;在服务地方方面,主动承担责任,适应地方需求,发挥人才学科优势,通过项目共建、选派科技特派员、跨部门跨地区会商、深入实施“校企联盟”行动计划等创新的平台机制,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目前,全省高校已有3000多个专业学科与企业建立2900多个联盟,实现了校企合作从松散临时型向稳定长效型的转变。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各高校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继续加大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逐步建立符合现代大学发展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和机制。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自觉将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办学观,以理念创新推动思路创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强内涵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和全体师生,始终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必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提高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工作水平。各高校要坚持这些宝贵经验,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结合本校“”规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形成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有效机制,使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二、找准“四个着力点”,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忧患意识,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开展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推进学校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高校党建、科学的制度保障高校党建、科学的方法推进高校党建,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找准着力点,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高校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我省实现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根本性转变,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升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水平

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在推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教学科研实践上取得新成效,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取得新突破。

第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师生。要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力度,继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掌握理论体系,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高校领导干部要带头系统学习,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回答高校师生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帮助师生解疑释惑,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等重大问题,设立专项课题开展深入研究,推动理论创新。

第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的xx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深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划清“四个重大是非界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统一安排,抓紧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20xx年版修订教材的学习培训,帮助广大教师吃准吃透修订精神,努力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明确学科建设的方向和重点,解决好学科和课程“两张皮”问题。抓好骨干教师研修工作,继续组织实施好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计划和骨干教师国内外考察计划,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要制订或修订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办法。积极开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深入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资源,善于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节日为契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在大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教育,认真组织好长江大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先进事迹的学习和宣传活动,注意发现、总结、树立教育系统中的先进典型,加大典型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浓厚氛围,激励大学生成长进步。

第三,积极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高校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传授知识的殿堂,也是推进文明、发展文化、创新知识的基地,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走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前列。高校党委要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纳入党建工作整体规划,认真制订本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意见和方案,明确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健全学习制度。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研究性学习”和“问题式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要倡导系统思考、团队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实现党员自我超越,把党员个人发展愿望和学校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全体党员形成为学校发展作贡献、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的共同愿景,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二)着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提升高校党委的领导治校能力

提升党委领导治校能力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大力提高高校党委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发展民主、依法管理的能力,提高敢做善成、化解矛盾的能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统筹协调涉及多方面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能力,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和骨干力量。

第一,坚持不懈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高校领导班子要以高举旗帜、坚定信念、践行宗旨为根本,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不断增强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中心组学习的质量和效能,建设政治坚定、理念先进、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要坚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办学,建设思想解放、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领导班子;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建设团结协作、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

第二,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保证党对高校领导的有效制度,是坚持党的基本领导制度和基本执政方式的具体体现,也是维护高校稳定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的基础。既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又要支持和保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管理学校各项行政事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校长要自觉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重大问题主动提交党委研究,认真落实党委提出的工作思路和战略决策。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领导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规范党委议事制度,完善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同时,要建立和完善酝酿、交流、沟通和协调机制。凡属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党委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要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水平,做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要更加重视加强学术组织建设,明确和完善学术组织的功能定位、职责权力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教授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风建设、学术规范建设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要坚持民主管理,完善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运行机制,进一步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使大学生能有效参与学校管理。省委教育工委将适时召开全省高校教代会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动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更好发挥作用。

要特别注意克服高校行政化倾向,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当前,探索一个较好平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运行机制是我们面临的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今年,中央将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将出台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我省也将修订相应的实施意见,各高校要认真、及时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并研究制定本校工作细则。

第三,建设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对于教育系统来说,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关键在领导,责任在班子。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结合高校岗位设置工作,推进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选拔方式,注重能力实绩,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提高对中层干部工作的支持力度,创新干部培养途径和方式,把年轻干部放到“风口浪尖”上锻炼增长才干,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让他们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实战中提高能力。既重使用又重培养,进一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要强化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训,推动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提高。创新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思路,发挥党务干部主动参与并承担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建设一支与当前高校党建和学校事业发展任务要求相适应的专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

(三)着力增强生机活力,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水平

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改革开放越深入,经济社会越发展,教育形势越变化,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就越应该与时俱进地创新,不断焕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这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

第一,加强院系党组织建设。随着高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院系的作用更为重要,院系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水平越来越直接影响到学校党委各项决策、举措的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将研究修订《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院(系)党建工作基本标准》,加强对院系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学校党委要对院系党组织建设加强领导和指导,积极为院系党建工作创造良好条件。要进一步完善院系工作机制,发挥好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按照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分工负责的总体要求,坚持党政共同负责制。要选好配强院系党组织班子,有条件的,可实行院系党政负责人交叉任职。也可开展院系党政领导一人兼任,加强监督检查的试点,以保证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避免权利滥用现象。要加强教育培训,确保院系党政负责人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提高素质修养,使党政班子成员任何时候都以学院的发展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增强民主团结和凝聚力。要完善院系党建工作规章制度,促进院系党组织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把院系党建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发展目标,建立健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完善奖惩机制。

第二,强化党支部功能。要紧密结合高校基层教学科研管理的实际,强化党支部作为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监督最基本单位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党支部的地位和作用,赋予“战斗堡垒”以新的时代内涵。要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作体系,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支部。要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在按照年级、班级、系所设立党支部的同时,积极探索以学科组、课题组、创新团队、重点实验室、学生生活社区、社团等为基础设立党支部,把党的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单元拓展。有条件的高校可推行设立学生党总支,统筹协调院系学生党建,直接指导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推动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大学生党员自主开展党建活动的能力。

要创新党支部工作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建设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提高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工作水平,保证支部开展活动的经费。完善党支部和党员考核制度,重视党员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表现和贡献。将支部和党员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工作支持、业绩评价和培养发展等多方面,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要善于运用新的文化样式和符合师生思想实际的话语体系开展工作,突出开放、民主、互动,突出实践特色,增强党支部活动对师生的吸引力。

第三,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组织的生机活力要靠每一位党员来体现。第12次全国、全省高校党建会以来,全省高校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形势下,事业发展对党员发挥作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师生对党员形象的期望越来越高,我们要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省委教育工委将研究建立高校大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高校要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做好在教学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努力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要按照《20xx—20xx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有关要求,创新培训理念、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培训渠道,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以实施新党员培训工程为切入点,强化思想上入党教育,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每名大学生党员每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l6学时,新党员在入党后一年内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要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广泛开展创先争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党员志愿者等活动,使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提高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

围绕江苏高校改革发展实际,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为重任,国际合作交流为重要途径,校园绿化和校园文化为载体,号召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立足岗位、创造业绩、发挥作用、推进发展。

(四)着力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不断提升高校党内民主建设水平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要进一步提高对推进高校党内民主的认识,牢固树立党员主体意识,把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健全和创新党内民主制度,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以发展党内民主推进校园民主。

第一,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知情权。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党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工作机制、责任落实及监督检查等,保证党务公开工作系统深入开展。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党务公开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科学界定党务公开内容,除依法依纪应当保密的事项外,对上级党组织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党组织的决策决议和政策规定、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党组织自身建设情况、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等都要视情况及时向党内外公开。要针对不同内容,丰富公开形式,规范公开程序,保证公开时间及时、公开时限合理。要把党务公开纳入党组织领导班子考核。

第二,坚持民主议事决策,扩大党员参与权。要建立健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制度机制,健全党内校内重大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积极拓宽党内意见表达渠道。有条件的高校要研究制定本校党代会代表任期制的实施意见,落实代表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参加重要干部推荐和民主评议、列席党委有关会议的制度办法等,发挥好党代表作用。省委教育工委将总结并推广有关工作经验。

第三,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保障党员选举权。党员的选举权能否充分实现,是衡量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程度的重要标尺。要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逐步实现高校内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由上级党组织推荐、党员群众公开推荐和党员个人自荐相结合;改进候选人介绍办法,改进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高校可选取有条件的院系进行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高校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不是赶时髦,其意义也不仅仅在于选出几个能干的好人,更重要的是通过更好保障党员的基本民主权利,调动大家参与党内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增强党员民主意识、锻炼提高民主素养,推动民主治校。虽然现实工作中存在不少困难,但是地方及其他省市高校已经有不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做法,我们要认真研究探索。

第四,加强党内民主监督,保障党员监督权。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关于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健全完善党内询问和质询制度,拓宽广大党员参与监督的途径和渠道,更加重视研究制定具体严密、操作性强的程序性制度,保证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进行党内监督的实效。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会议精神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机遇,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会议结束后,各地各高校要狠抓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

一要及时汇报传达。要及时向地方、部门党委汇报会议情况,重点是汇报王国生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高校党建工作更多的重视和支持。高校要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本次会议精神,把会议精神转化为认识,转化为行动,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行动。

二要精心抓好落实。要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委书记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的职责意识,健全工作机制。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工作规划,分解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本次会议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要着眼全局,把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与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工作结合起来,切实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和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要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工作业绩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追究领导班子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下半年,教育部将派出专题调研组,深入高校进行督查,重点了解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情况。省委教育工委也将以适当的方式督促检查高校党建工作,并在总结20xx年以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学校发展水平的绩效考核,创新和完善公办高校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推动高校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同时,我们还将研究制定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办法,推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为建设高教强省、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讲话 篇2

一、着力于深刻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鲜经验

国强同志在讲话中,深刻阐明了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意义。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是在高等教育事业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全面完成“”时期各项任务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举措。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对这项工作的战略定位上来,统一到对这项工作的形势分析上来,统一到对这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国强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高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央的部署,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20*午6月开始,到12月基本结束。参加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1498所高校,194万党员。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庆红同志和国强同志深入高校调查研究,发表重要讲话,实地指导先进性教育活动。各地党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担负了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领导责任,确保了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高校紧紧抓住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牢牢把握“关键是要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做到六个“贯穿始终”,即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学习党章、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穿始终,把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贯穿始终,把进一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贯穿始终,把抓落实、求实效贯穿始终,把加强领导贯穿始终。先进性教育在六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教育师生党员,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提高了师生党员素质;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了党在师生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党建工作重要标准,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总的来看,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扎实,措施有力,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预期目标,得到了广大师生党员和群众的好评。

国强同志在讲话中强调,要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六点要求,即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不断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提高高校党员的整体素质,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努力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加强党务队伍建设,提高党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这六点要求,是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的成功经验,既包括了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又包含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既继承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这些经验是高等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在党中央领导下,解放思想、努力实践、积极探索的结晶,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宝贵财富,对进一步做好今后的工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对于这些新鲜经验,我们要倍加珍惜,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加深理解,自觉运用到各项工作中去,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着力于建立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证;既要靠个人觉悟,又要靠严格管理;既要靠集中教育,又要靠常抓不懈。要按照国强同志的讲话精神,在五个方面建立健全使高校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党的先进性教育成果。

第一,建立高校党员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党员的素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表明,加强学习教育,是增强党性的根本保证。要建立党员学习教育制度,制订年度学习计划,做出阶段性学习安排,规定个人学习必读书目,定期组织集中学习研讨活动。要完善高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院系(机关)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学习考勤制度、通报制度、经验交流制度和考核制度,确保各项学习任务落到实处。要改进学风,克服形式主义、实用主义、教条主义,紧紧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和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学以致用、言行一致,不断增强学习效果,促进高校领导干部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政治水平、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促进广大教职工党员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既要有“教授意识”和“专家意识”,更要有党员意识,努力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促进广大学生党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建立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办学治校水平和驾驭高校改革发展的能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一是建立加强高校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机制。完善校级领导干部任用选拔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工作交流制度,制定领导干部挂职锻炼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能力。二是建立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机制。规范党委议事决策制度和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制定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意见,科学界定和规范“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又支持和保证校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建立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机制。完善高校党委内部议事制度,制定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完善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度,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高校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制定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规则,坚决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四是建立加强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的机制。建立高校领导干部在考核中述职述廉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制度,健全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实施细则、诫勉制度、廉政谈话制度,完善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制度,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线。

第三,建立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高校党组织才能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完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制定基层党组织设置和干部培训规定,建立党组织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制度,健全党员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使基层党组织工作更具操作性,党员行为更具规范性,评价更具科学性。二是建立党内组织生活机制。完善党的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干部上党课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等,不断增强党性观念。三是建立党员发展机制。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制度、预备党员接收制度、预备党员管理教育考察和转正制度,大力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大力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不断提高党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第四,建立高校党员管理监督和民主参与党内事务的长效机制,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是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建立党员管理机制。完善高校党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探索建立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和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健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员责任落实制度,制定对优秀党员表彰激励、对不合格党员严肃处理的规定,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建立党内监督机制。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落实基层党员的知情权、监督权。三是建立党内民主机制。制定高校党务公开制度,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参与权等权益。

第五,建立高校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党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我们党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一是建立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师生、深入基层的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制度、联系基层制度、接待师生制度、亲自处理师生来信来访制度、为师生员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制度,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二是构建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师生意见和建议收集反馈制度、重大决策事先征求意见制度、师生参与管理和决策制度、定期向师生通报情况制度,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三是建立接受师生公开评议、严格监督的机制。建立师生评议和监督领导制度、师生评议和监督党员制度、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制度,把师生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

三、着力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强同志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最终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按照国强同志提出的要求,当前,要认真做好三项工作。

第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教育战线就是要坚持两个为本,四个统筹。“两个为本”,就是要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四个统筹”,就是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xx届五中全会对教育战线提出了“普及、发展、提高”三项主要任务,即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贯彻落实xx届五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目标任务,重点是提高质量,当前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认真谋划未来20xx年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根据xx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领导的指示,教育部已经全面启动了《20xx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研究制定工作。各地和各校都要围绕《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实施和《20xx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的研究制定,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认真梳理本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研究提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战略和政策措施。每个大学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思考“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好这样一所大学”这样两个根本问题,制定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二是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合理调整高校结构,使高校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办出特色、形成品牌和优势。各高校都要切实把提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抓好教学基础工程建设,健全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完善教学评估制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发高质量的新教材和高水平的数字课程资源,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行教授、名师上讲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要着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把高等教育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加强对科学大师和战略科学家等杰出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宏大的自主创新领军团队。努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大学),增强高校创新能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大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也是高校的重大任务。一是抓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认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着力构建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抓紧编写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四本新课程教材,认真做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新闻学、文学等第一批9种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尽快启动第二批20种左右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力争在20xx年之前,完成150种左右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写任务,把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贯穿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中去。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工作,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养工程。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养,今年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在中央党校举办了六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每期100人,历时1个月。在第一期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陈至立同志主持第一期开班式,13位中央部委领导同志作专题报告,引起强烈反响。今后几年还要继续系统轮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地方也要按照中央的部署,举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不断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三是要抓好理论研究,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承载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把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着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着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回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使高校成为人类文明的知识库,成为党和政府决策的智囊团,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组织研究力量,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着重研究其重大意义、时代要求、科学内涵和历史经验,力争推出一批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有分量、有深度、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第三,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去年,中央下发了16号文件,今年初,又专门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重要讲话和16号文件精神,开局良好,成效显著,但任务仍然艰巨,工作更须努力。要借鉴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紧紧抓住重要环节,从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建立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的长效工作机制,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求所有教师都履行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发挥育人功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完善课程体系,向大学生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史和道德与法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做好在20*级学生中全面实施新课程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形势报告会制度,组建形势政策教育巡回报告团。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课,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引导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重要职责。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引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建立努力拓展有效途径的长效工作机制,把课堂育人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落实“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的规定,落实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要求,落实社会各方面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和具体办法,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健康发展。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抓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努力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荣,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抓好校园网站建设,建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依法加强管理,认真执行校内用户“实名注册”、校外用户“可读、不可贴”两项规定,牢牢把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抓好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严格校园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不给错误言论提供传播渠道。三是建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措施的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批示精神,把培养与使用结合起来,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逐步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加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把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的优秀团员、学生骨干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加大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运行机制,完善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和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政策,确保高校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坚决落实好中央的有关政策,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充分和广泛就业,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加大管理和服务力度,制定出台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管理和服务制度,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我再强调一下稳定问题。当前,我国形势总的是好的,但仍然是人民内部矛盾凸现、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稳定压倒一切。做好高校稳定工作至关重要。最近指出:“各地、各部门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尤其强调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既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决维护社会稳定这个大局,这是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各地各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准确把握社情民意,做好师生工作,理顺师生的情绪,密切与师生的关系。要严格落实维护稳定责任制,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发现不稳定的苗头,应及时把问题解决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领导要靠前指挥,面对面地做好师生工作。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当地公安等机关报告。对于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隐瞒不报,或延报、谎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厉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这次会议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关键是要狠抓落实。会议后,要立即抓好会议精神的汇报、学习和落实。一要抓好会议精神的汇报工作。及时向本地、本部门党委(党组)汇报会议情况,重点是汇报国强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要按照国强同志的讲话要求,把建立健全保持高校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去认识,放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中去谋划,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加大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二要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工作。及时向组织、宣传、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干部、师生党员传达国强同志的讲话精神,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引导帮助大家努力掌握建立健全保持高校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任务,把国强同志讲话精神转化为认识,转化为行动,自觉主动投入到建立健全保持高校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去。三要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扎实推进工作。把建立健全保持高校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同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起来,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同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同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使建立健全保持高校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成为全面贯彻xx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过程,成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过程,成为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的过程,成为全面推动高校各项工作上台阶的过程。

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以为的党中央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开创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新局面。

在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是经省委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回顾总结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省高校党建工作,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月4日至5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召开了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党的xx大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明确提出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省委对我省学习贯彻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高度重视,1月11日,省委会专题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省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讲几点意见。

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全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省委始终把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特别是在部署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时,都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省高校党委按照省委的部署,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在继承中改革,在创新中推进,在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高校领导班子的办学治校能力显著提高。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党政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机制不断完善,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水平明显提高。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支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促进了党政和谐、班子和谐。改革干部选拔制度,加强干部交流,一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同志走上高校领导岗位,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比例有较大提高,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20xx年以来,选配了144名高校领导,面向全省公开选拔了26名高校领导,选派了8位民办高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二是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发挥高校党组织领导学校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师生员工的中坚作用。主动适应高校办学体制、内部管理机制、组织结构和党员队伍结构的新变化,改进和调整党支部的设置形式,加强院系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培养,推进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共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创新和丰富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内容,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目前,全省高校有院系党委(党总支)508个,教师党支部1 585个,学生党支部1 508个;有教师党员21 385人,占教职工人数的53.63%;大学生党员80 600人,占大学生总数的16.38%。

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扎实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以此带动高校全体师生的理论学习。在成功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提炼出“爱党爱国、立身做人,勤学善思、立志成才,历练本领、立业为民”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编写了《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读本》。丰富教育形式,省级领导坚持每年走进高校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强化实践育人,广泛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西部等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榜样引领,将杨善洲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全省高校掀起学楷模、创先进、争优秀热潮,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四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机制更加健全。制定了《中共云南省委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意见》,以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推进我省高校党建工作。制定了《云南省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意见》,对我省高校各级党组织的设置及工作职责、工作机制和议事规则、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发展、干部和人才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范,为提升我省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途径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校内民主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教代会、工代会、妇代会、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的作用得到了更好地发挥。制定了《云南省向民办高校选派党委书记(督导专用)的暂行办法》,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五是服务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的措施更加有力。逐步构建体现高等教育特点、教育管理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完善省属高校巡视制度,实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民主治校,积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高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全省高校连续20xx年保持稳定,特别是经受住敏感节点的考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到20xx年底,全省有高等学校66所,高等教育在校学生69?郾95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48?郾7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近23%,初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和门类比较齐全、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活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

刚刚过去的20xx年,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战线,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师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展立德树人、为人民服务创造争优活动,推动高校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和服务作风建设,大力解决师生在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出台了见习计划、“贷免扶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3.5%。研究制定基层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监督考核评比等高校党建工作制度,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