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精选>

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

心得体会精选 阅读(7.85K)

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1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精选5篇)

以前我们教学生为学而教,只注重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演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独创。对教师设置的相同或相仿的训练题目得心应手,而遇到新的问题或出现故障时,却手足无措。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就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改变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让学生怎样自己解决问题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找到最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来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只要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方法,什么样的自行车都能骑。这样才能体现出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学习工具的优越性,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任教的是小学计算机课。有趣味、多角度、有创新地教学,使小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由于没有教材,没有演示设备,教师的“干”讲,根本起不到作用,相反学生还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时我就采用了“畅所欲言”教学法。首先,我在前一节课时,故意加大练习量,让学生无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训练,学生问的问题也故意留下几个,等下节课的时候,我首先表扬上节课勤于发问的学生,然后激发其他同学提出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这时没有机会发问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听完后我“故意”说:“哎呀!这个问题我怎么不记得了,其他同学谁能说说?”乐于助人的孩子们就抢先发言了。这样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放手让学生互相解决,最后老师来点拨讲解共性的问题,这样孩子们会听得更认真、更仔细、更有目的性,做到了有的放矢,提高了课题效率,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和自己的预期目的。

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一、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利用小组合作,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

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因为现在都是一人一机,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在学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自己动手做电子幻灯片的活动,同学们自愿结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大家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策划、有负责收集资料、有负责制作的,等等,另外各个小组之间还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局域网中共享。对作品的评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畅所欲言,相互评价。

三、尝试以“任务驱动”的方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小学《信息技术》中有一用《动画自己做》程序来制作动画故事,该程序为学生提供了背景、静物、动画角色等素材,十分地直观,操作也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上手。但是在教学中学生的操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只是随心所欲地将各种素材拼凑在一起,而并没有掌握到动画的制作方法。于是我提出了三个动画制作任务:

1、让一个小朋友从左向右跑去。

2、两位小朋友赛跑,要求同时起跑。

3、两组小朋友进行接力赛。这三个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从加入一个动画角色到加入两个动画角色,并要能控制角色的动作时间,最后一个任务要改变动画角色。学生在这一连串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因此,我们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感知、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所以我们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再单纯地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长此下去,我们一定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进而真正完成学生“全人”发展这一艰巨的任务。

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3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也时刻影响着教育领域,再一次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教育变革。

近日,谢海刚老师给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数学名师工作室带来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思考》的讲座,老师们感受颇深。谢老师从对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的解读、变革的趋势、思路与方法、融合的注意事项、移动互联时代课堂新思考这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谢老师从信息技术百年以来对教育的影响开始,娓娓道来,给年轻教师们展示了课堂中呈现的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通过非常形象的两张照片帮助老师们对比理解“整合”与“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在整合的基础之上进行模式创新、智慧教育,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突出了“融合”的本质,即在教育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会创造,改变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各得其所。

在如此大背景下,当代教师要清楚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如何培养这样的学生。谢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老师们分析了大趋势下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以及教育方式的转变。教师承担着设计者、指导者、激励者、评价者等多角色的任务,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学习者和创作者,这些则需要个性化、资源化、互动化的教育方式。

但是,由于存在教师的能力、学校的设备、应用的创新等因素的影响,现状却与我们的设想相差甚远。因此,谢老师特别强调了年轻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并提供了相关课例进行研讨,给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巧妙的给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如好奇的故事、遮罩、幕布、游戏等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学习目标,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完成富有挑战的任务。

培训后,工作室主持人刘德生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了研究讨论,老师们对此开展了激烈的讨论研究,一轮头脑风暴之后,老师们各有想法,并将其投放于课堂之上。

事实证明,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21世纪学生凭借什么胜任工作,赢得竞争?靠的是知识技能、技术素养、思辨能力、合作能力。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也应随之而发展变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创新融合,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意义深远,因此,在宽松的网络氛围中畅所欲言,要使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及时转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服务、支持、指导和帮助。

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4

为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XX省“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校园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提高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拓展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激励我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校开展了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近日,比赛正在有序地进行着,我也积极参与了听课活动。我听了白雅琴教师的一节数学课,深有触动。

白老师讲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乘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白老师特别重视复习的作用,在教授新课之前,先让学生们复习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样做能够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顺利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上。在教授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能对知识传授的细节做到很好的处理,注重算理的讲解,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并且渗透了估算的方法。在整堂课中,时时出现算理的巩固。同时能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减轻学生直接学习的难度。在练习设计中,体现了知识的趣味性、知识性、应用性,在实践中应用数学,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新理念,要多动脑,勤反思。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多探索,力争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10月18、19日,第XX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在青岛召开。经过激烈选拔,600多名参赛选手角逐切磋。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指导下,我兴奋不已地来到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感觉自己十分幸运,能有此机会欣赏、学习各省市优秀教师的研讨课、模拟展示课、观摩课和微课四种课型的精彩课例。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各位教师的指导,我带来的研讨课《春天在哪里》在此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整整两天的`大赛,可以说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是一场让我不断反思琢磨的头脑风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正在这里得以践行。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在钟绍春等众教授专家的引领下正在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信息教育整合的教改中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环境下,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方法与途径、教学支撑资源与软件建设方法,是广大教师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这次参赛,能够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研究教学,注重实效,是一次跨越地域限制,穿越时间距离的交流平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来自广东省叶敏校长带来的研讨课,不论如何反复推敲都是别有一番深蕴。她的《友善篇》让我更深地领悟到什么是信息整合课,什么时候该整合,怎样整合等,可谓惊喜连连,为教学提供了新的着手角度。又如同行的张皓老师带来的《巧算间隔数》一课,创设了寻宝团的故事情境,将寻宝路上的所见所闻设置成了四个微视频资源,利用电子书包的人机交互功能,创设个性化、片段化的学习环境。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设计借助“手”这个平常而又特殊的资源,以故事情境为主线,以数学问题为载体,使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间隔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真是醍醐灌顶。可以看出大赛致力于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培养现代优秀中小学教师,提升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的发展水平,并非是为了创新而堆叠多种信息技术,而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是紧紧抓牢、抓准信息整合点,在现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开辟出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能突破难点的、更能解决重点的信息整合点。此次大赛,给了我莫大启发,我发现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地传授课程知识,而是一个需要交互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需要“打好配合”,而信息技术整合恰好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最好的平台。教师多种方式、形式创造氛围、不断引领,学生能够及时给出反馈才是关键。而信息与教学的融合,正是这有效的“钥匙”,特别对于解决疑难知识不易理解、个性化学习难以落实、情趣相投的合作学习建立存在困难、课堂中不能实时获得学生学习状况、学习兴趣激活存在困难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思路更清晰明朗。正如钟教授指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根本目的是改造教育教学模式、改造学习方式,提出要让学生主动、轻松、愉快、高质、高效学习的“理想课堂”模式,并系统分析为了实现“理想课堂”信息技术如何破解存在的瓶颈问题,指出了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何时需要引入信息技术。钟教授还针对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阐述了基于课程实施过程的基本整合思路与方法。

参赛教师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兵到像我一样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战士,授课角度各有不同,然而都因此次大赛焕发出新的光彩,运用自如的信息技术,高潮迭起的新颖课例让我感到激动不已。两天的赛课,从课程展示,到专家引领,到共同学习讨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我们从懵懂困惑到豁然开朗,真有拨开迷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喜悦。53岁的我犹如重拾青春岁月,和青年教师一样围攻专家问这问那,真像个小学生。记得当时钟教授问我:“您这么大岁数为什么还来参加?”我说:“我知道信息整合技术是个好东西,我喜欢。另外我参与,我快乐。”教授听了很感动,还在大会总结时表扬了我。大赛是各地区教师与专家交流的平台,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是让这些教师紧随优秀模范成为带动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导向者。这次参赛最深远的意义或许不是对新技术的学习,或许不是对教学方法的指导,而是对教师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的真正引领。我深感肩上那一份厚重的责任感,深感教育信息化工作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感。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对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我将积极参与与探索,贡献我的微薄之力。我希望自己能够不断提高眼界,增加学识,做播撒新时代知识种子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