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精选>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心得体会精选 阅读(3.16W)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1

临床医学导论,这是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上的第一门专业的医学启蒙课程。回想刚刚考入医学院的我,并不知道将面对的,将承担的是什么。只以为医生是个治病救人的高尚高薪的工作。随后看到好多医患纠纷的报道,了解了医生的辛劳与不被理解,顿时感觉心灰意冷,甚至几度想要放弃这个专业。但是,这个学期,医学导论课上,那些医师教授们的讲解和感慨,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个医者的仁心和责任,明白了我们作为白衣天使的使命。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精选13篇)

从远古时代的艰难探索,到现在精妙严谨的现代医学;从秘密的螺旋解剖教室,到现在的给我们以系统科学教学的医学院校,蛇形杖的标志下永远都是一代代以维护健康和生命为信仰的医者的努力与不悔的仁心。

老师们给我们讲了很多医学发展的历史,从古希腊的医学先驱们为了追求真理,宁愿违法偷来尸体解剖研究开始,每一次的进步与探索,都是勇气和智慧的结晶。从神农尝百草,到Marshall亲自喝下了含有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医学是道德和艺术的科学。对真理的追求,对解除人类病痛的坚定,都是我们永远的楷模和丰碑。他们不是为了家财万贯而努力钻研,更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奋不顾身,他们的心里,永远有着那一份为了他人的博爱之心,那份悬壶济世,医济天下的坚定信念。我终于意识到我以往的狭隘,我们做的,是救死扶伤的大事,是为了他人的健康和幸福而努力的事,是为了整个人类谋福祉的事。劳累一些算什么,苦一些待遇差一些又算什么?悬壶济世,不悔仁心,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的优秀先辈,永远是我们的楷模。作为将来的医者我突然感觉到,医者的光辉和追求是那么的高尚而无私,在那些给我们讲授课程优秀医生、教授们身上,我看到了作为医师的责任心与岁月和知识留下的沉稳和睿智。我们现在的医学生所享受的如此丰富的资源和如此严谨系统的教学,都建立在前辈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更应当奋力前行。还记得我们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这次的课程,不但改变了我的意识,也教会了我许多知识。一直都以为医生做的只是治病的事,但是老师们却教导我们,我们能为患者做的,并不仅仅是治好他的疾病;相反,在很多疾病根本无法完全治愈的情况下,我们在精神上对他们的鼓励支持与安慰,反而是最有用的良药。我懂得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医术,更要有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我们不仅仅要能治好疑难杂症,更要懂得防病,就如故事中扁鹊的大哥,治病于无形,这是对患者幸福更大的贡献。我也感受到了医学的发展,正是因为那些不断创新,不断为患者的幸福着想的创新者和开拓者,让本来无药可救的绝症得以缓解甚至治愈,让那些令人谈之色变的手术改进为只需微创的安全的治愈方法……

漫漫医路,我们不畏艰险;迢迢征途,我们奋力前行。我们可能看不清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们看得见我们的希望;我们可能不知道前路有多艰险,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梦想。悬壶济世,不悔仁心,这是我们永恒的信条。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2

医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道德性的学科,我们医学生就要做这方面的“科学家”、“艺术家”和“道德家”。

为期5周的《临床医学导论》课就这样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30节课,但老师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及对临床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奉献精神都深深的打动了我,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启迪

《临床医学导论》是一门过度课程,是连接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专业知识的桥梁。虽然当初读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豪壮医学生誓言时我为之动容,但临床医学,是研究诊断、治疗疾病和医患关系的学科群,他作为一种应用科学,是建立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基础医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对临床医学有全面的了解,初步进入医生角色,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是连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这门课程犹如一剂强心剂,使我们迸发出学习的动力,帮我们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目标,那就是努力完成医学生向医生角色的转化,做一名合格的医生。

首先《临床医学导论》给我们介绍医学发展史,作为一名医学生,了解医学起源、发展以及医学模式是首要任务。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了原始社会的原始医学、古代奴隶社会的东方医学、古希腊医学。还有中世纪以防治疫病为主的欧洲医学,以及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代医学。这些都让我感到了医学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也让我为人类祖先在过去的岁月中与疾病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智慧而自豪。同时我认识到了医学模式的重要性,作为医学科学和卫生发展的历史总结,它必然随着人们对医学与健康及其影响因素认识的深化不断的发展和变,对今后的临床指导和相关总结有重要的意义。

老师们还教导我们,作为一名医学生,知识要广,专业要精。所谓知识广是指要对医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只了解局部而忽略整体;而专业要精则是指要对你将来从事的专科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所谓术业有专攻。还要做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两手抓两手硬,他说曾经我们过去只重视临床技能培养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结果培养出来的却是“杀人机器”。聂正怀等老师用他们的一个个真实的病例告诉我们有许多方面是要多加注意的,要如何成为严谨求实的合格医生。因此为了掌握精湛的医术,我们应该做到: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踏踏实实地学好每一门基础课,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培养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研态度;重视实习,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李小安、常山等老师教导我们要善于观察病人,他们说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病人可能有不同的状况出现,因为机体是动态的,对于不同的病人,我们也要有不同的看法。常山老师还说一个病症我们要有多种看法。这些话对我们以后很有帮助和启发。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情商,态度决定一切,这不仅指对待学习和知识的态度,还指对待病人及患者家属的态度。智商决定你是否能看好“疾病”而情商才决定你是否能看好“病人”,因此只有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还是不够的,医学的目标不应当是狭义的健康,而应该定位于人的尊严。医生应当维护患者要求生命尊严的权利和能力。医生不但是要让人体面地活,更要对无力救治的患者细心照顾,让患者体面地离开。能不能与病人的相处的好这也是判断是否是优秀医生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也是医患关系得以缓解的手段之一。只有更多的减少医疗纠纷,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照顾需要照顾的病人,从而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对待职业上要真情、热情、全心全意;对待病人上细心、精心、耐心、诚心;对待病情上要科学、客观、公平、公正。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3

从小,北京就是我心中的一个梦。

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来到北京,高考时与北京的擦肩而过也成为了心中的遗憾。这次有幸作为xx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实习生来到首都北京,来到海淀医院,迎来为期一年的本科实习阶段的学习,我感到非常荣幸!

虽说离开家上学也有3年多了,但初到北京,心情激动的同时还是有着些许忐忑与担忧,担心自己能否很好地融入新的环境,能否顺利度过自己的实习生活。但从下火车的那一刻起,海淀医院医教科马向涛主任和黄彦老师细致周到的安排与关怀让我很快打消了疑虑。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轻松愉快的工作心态,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还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初来乍到的我上了生动的第一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海淀医院未来一年的实习生活充满了信心。

岗前培训是一名临床医学实习生走上实习岗位的必经之路。在为期2天的岗前培训中,我们对海淀医院的历史沿革,组织结构,科室设置等相关信息进行了学习与了解,对常见的问题如相关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医疗质量、医患关系、安全保卫等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对进入临床实习前如病历书写、院内感染,传染病防治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从海淀医院李院长,医务处李主任以及马主任、汪老师、董老师等几位领导、老师每一堂耐心的授课中,我们感受到医院从领导到各级科室老师对我们的重视,同时他们也对我们实习生提出了希望与要求,在今后的实习中,我一定会谨记各位老师的教导,努力争取在实习阶段取得优异成绩,顺利完成学业。

作为本次xx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专业实习生的组长,同时也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能够来到海淀医院学习,对我本身来说已经非常荣幸。如何在今后的实习生活中带领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学业,如何做好学校、同学、医院之间的沟通,如何在同学们中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同学们尽快融入医院实习环境与生活是我今后一段时间需要多思考的地方。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我相信在海淀医院、同学们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本次xx级xx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习生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实习阶段的学习,也希望我们的到来能够为海淀医院今后的工作增光添彩!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4

很快,临床医学院为期一个月的社区服务活动就结束了,我不仅参加了这项活动,还主要负责组织同学参与。在服务的全过程中,在组织计划和参与实施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组织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初接到老师通知,安排我负责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社区服务,我相当担心从未有过此类活动经验的自己能否组织好此次活动。后来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具体安排活动的内容,

我的主要任务只是组织同学参加活动。这样我就放心多了,认为这样就会很简单了,不过,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具体操作起来我才发现这远没有我所想象中那样简单。由于召集同学们参加的阶段正是期末迎考的时候,考试和抽时间组压力织的双重使工作进展很不顺利,很多同学也不太愿意在这个时候分心,所以很难找到愿意参加的同学。最终历尽辛苦才抓住一次开会的机会召集到足够的同学。不仅如此,在和主管具体活动的方老师联系工作安排时,我还是遇到了不少难题

。比如,由于没有参加过社区服务的活动,不清楚是活动的具体流程,同学问起来我也说不清楚。具体的时间安排、往返社区是否有车接送等细节问题大家都不清楚,都还需要我一项一项地去了解,清楚以后才能给同学们解释,才能让同学们真正了解这次活动,让他们愿意参加此次活动并报名。也许,用方老师的一句话可以准确地概括我当时的感受“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许是我参加此次活动所得到的第一个深刻感受。

当然,参加社区服务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学会并练习了测量血压的方法,而且还提前接触并亲身体会了社区医疗和全科医疗,还让我们对下学期即将学习的问诊的一些相关知识获得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这些体会,可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快人一步,可以更真实的感受并充分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我们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实际上和问诊是有所重叠的,这使得我们可以

感受到问诊的一些有效的沟通方法,也可以发现一些不可行的方法,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来说是可以起到相当重要作用的。建立健康档案时主要涉及到询问居民的个人史、过去史、家

族史等方面,这些都和诊断学的内容是一致的,而且要求也是相同的,所以我们有了提前学习、提前实践的机会。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家都很尽力,以期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效果。

说到沟通,我还对医患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上一学期,在临床医学导论论文中我写了关于医患关系的一些感想,其中有一点就说到,要改善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医生应该加强自我修养,注意培养良好的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在经历了这两周的社区服务以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而且还体会到要做好这点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第一天的培训中,老师们就反复的强调了这方面问题,我们下社区是直接和居民接触,在他们看来,我们就是华西医院,我们的形象就是华西医院的形象,我们必须要注意与社区居

民沟通的方法,一定要礼貌待人,切不可与他们发生矛盾。从此便可以看出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在真正到了社区,真正的与社区居民打起交道来以后,我才发现良好沟通真正不是嘴巴上说的那样简单。到我们这里来建档的居民是什么样的都有,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文化素质高的到完全不识字的。对老年人,尤其是文化层次不太高的老年人,可以突出我们为他们建档是免费的;对文化素质高的人则可以突出我们为他们建档能给他们的健康、生活带来的好

处、便利;我们还可以从关心他们身体状况开始……沟通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并不是说我们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居民,他们就一定会理解我们这种做法。有时,他们会不停地重复与我们建档没有多大关系的问题,这往往会使我们觉得不耐烦。甚至,他们还有可能不支持我们的工作,这也会使我们心情不愉快,但是,我们是绝对不能与他们过不去的,还是要耐下心来的与他们深入沟通。不过,试想一下,倘若我们现在不是学生,而是长期经历着这些工作的门诊医生,门外还有好多病人在等候,自己的工作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你还有多大的耐心等他“唠叨”,要是控制不好,说不定就提高嗓门和对方闹起来了,这样又何来良好的沟通,怎么会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所以说,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只要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但是,无论是从医生的角度还是患者的角度来说,这都不是说说这样简单,这是一件长期的,互动的工作,它需要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这也是我在此次社区服务中所得到的一点体会。

当然,我们在社区服务了两个星期,还有很多收获是不能完完全全的写在纸上,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去具体实践,在这基础上还会有更多的感悟。不过,毕竟我们只在

社区呆了两个星期,要说我们对社区医疗和全科医疗有好深好透的认识,这还谈不上,顶多就是有了更深刻的感性认识,要想上升到理性认识也还需要我们今后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继续锻炼自己。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5

时间仿若指间沙,缓缓流过。不知不觉间,在临床医学专业的第一个学期就过去了,虽说是临床专业,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并没有接触到医学专业课的同学来说,医生、医院还是一个很陌生的东西。我对医生的印象也还停留在小时候去医院打针的时候见到医生的时候,小的时候感觉医生们总是穿着白大褂,严谨而认真,匆匆走过一个又一个病房,为病人诊治。这个寒假,为了尽早体验医生角色,以便于更好地进行学习,应《临床医学导论》课程要求,我到中心医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见习。

在去医院见习之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洗干净的白大褂、笔记本、笔和学校开的介绍信。一大早,我就和同学去了医院,到了医院之后,科教处的工作人员安排我们去心内科见习。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和同学换上白大褂,来到了心内一科,在学校习惯了听老师的话跟着老师的脚步走的我们本以为在医院里也会有医生来告诉我们需要做什么,然而在病房里茫然的站了很久我们才意识到,这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工作,并没有谁会放下手边的工作来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我和同学决定去跟医生查房,于是我们找到了正在查房的医生,跟在后面。

第一天见习,由于我们还没有彻底的适应见习生角色,所以收获并不大,幸运的是,在第二天来见习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同校前来实习的大五学长。学长告诉了我们一些见习需要学习的东西和该做的事情,比如在跟着查房的时候要可以翻下病历,看下是什么病然后仔细观察医生会问病人或家属什么问题,会做出这么样的判断等。所谓见习,就是观察学习,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医生查房都会先听病人的心跳和肺部,然后询问病人家属病人又没有其他的表现比如咳嗽等,然后根据病人或家属口述的病情变化以及综合病人各项检查的结果和观察得到的结论对用药的种类及用量做出调整,告知病人在饮食、睡眠等方面需要注意的事情,在发现病人有其他部位不适时,会做出请其他科室医生会诊的决定,若发现病人病情严重,医院没有能力治疗时也会向病人及其家属提出转院的建议。由于我还没有进行临床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所以,在翻看病历时,很多东西都看不懂。一份病历通常由病人的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各项检查报告单、医嘱及由病人和病人家属签署的相关文件组成,其内容覆盖范围之广也超出了我的想象——本以为病历上也就是病人的症状及诊断结果,仔细看过之后发现,病历上不仅包括病人的症状及诊断结果,还包括了病人的基本信息,比如病人的职业、月经及婚育史、家族史等内容,医生告诉我们,病历上包含这些信息一方面是为了使医生对病人的情况能够更加熟悉,更容易发现病因,对症下药减轻病人痛苦;另一方面,在治疗过程中,有很多需要与病人家属沟通的内容如病人的病情变化、是否需要手术以及治疗方案的确定等,医生不仅要与患者本人打交道,而病历上的病人家庭状况就为医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经过了前两天的见习,我对医生的日常查房以及病历整理工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渐渐的就没有了前两天的拘谨,在第三天的时候,又一个大五的实习学姐递给我一个听诊器,让我去听病人的心率,但是由于我并不会使用听诊器听病人心率,所以我拒绝了,但是拒绝之后又有点后悔,觉得自己错过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学姐第二次让我去的时候,我就根据她的提示去为病人听了心率,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对我来说是第一次真正动手去做了医生该做的事情。

很快,一个星期的见习就结束了,在这一个星期里,虽然没能帮上什么忙,但是我学会了不少东西,对医生这个职业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我看来,要做一个医生,首先要有终生学习的觉悟。在科室里,很多医生虽然已经离开学校在临床工作了几十年,但是闲下来的时候依然会翻开书查找自己在为病人治疗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为即使有一点点诊断治疗上的偏差,对医生来说可能只是某一个知识点没有记清楚,但是对病人来说付出的可能是生命的代价,临床工作中不允许失误。作为医生,还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经过一个周的见习,我见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患是信任并且依赖着医生的,那么作为一个医生,我们怎么可以辜负病人和病人家属的信任呢?这就要求每一位医生都有强烈的责任心,对患者负责,对患者家属负责。医生还必须具备的一种品质是耐心,这可能也与我所在的科室有关,大部分病人都是老年人,而且是心脏的问题,其子女往往会比较焦急,所谓关心则乱,常常会有病人家属追着问医生自己父母的病情,倘若医生没耐心去和病人家属解释这些问题,那么一定会引起病人家属的反感,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所以耐心也是医生必需的品质。还有一个医生应有的条件就是健康的身体,因为在医生的工作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是需要站着的,比如手术,一台手术往往几个小时,若医生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无法完成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的。

此外,见习期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中心医院是我们本地比较权威的一家医院,我也一直都知道病人很多,但是直到我真正进入病房去见习的时候才发现病人数量远远超过我的想象。整个心血管内科共有医护人员32人,分为心内一科、心内二科、心内三科,仅仅是我所在的心内一科就有20个病房,每个病房原本是四个床位,由于床位不够每个病房又都加了一个床,不仅如此,在刚过完年的这段时间里,连走廊上都放上了病床。另外,医院的管理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医院规定上午不允许去探望病号,但是我所见的真实情况确实,每天早晨病房里满满的都是人,因为我们当地有种说法是:下午太阳下山,不能看望病人。这样的话,本来病人就多,再加上那么多看望的人,整个病房都乱糟糟的,影响病人休息,不利于病情好转。这个问题就需要医院方面加强监管,加强宣传,只有改善这种状况,才能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康复环境。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医闹”等词语一直都是热点问题,我也听实习的师哥师姐讲了不少真实的医闹事件,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最近发生的一起。有一位农村的老汉心脏病突发,其家人由于没有常识所以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等到邻居看到打了120将老汉送往医院时,已经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机,所以在医院抢救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就停止了呼吸。老汉的儿子到医院直接把抢救老汉的医生打了一顿,认为是医生的责任。医院怎么处理的这件事情我并不清楚,但是当时向我讲述这件事情的学姐说:以后进入医院工作的时候绝对不会选择这种“危险性”比较大的科室。平时看新闻说医患关系怎么样我还一直以为这种事情只是个例,但是当它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时候,确实令我感受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无奈和悲哀,用尽全力去为病人减轻痛苦,病人的病好了,大多数会认为这是医生应该做的,若是治不好,则会受到病人和病人家属的埋怨。医闹事件影响的不仅仅是医学生的积极性,更是所有患者对医生的态度。所幸我在见习过程中遇到的医生和患者相处的都比较好,我认为,医生本来就是个压力大的职业,能够挽救人的生命,理应受到大家的尊重。另一方面,医生的态度也很重要,当病人有什么不满时,作为医生,应该耐心听取而不是不理不睬或者恶语相向,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真正和谐的医患关系。

虽然见习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但是这一个星期里,我的收获却很大,现在的我真正认识到了学习对于一个医生有多么重要,也明白了好的性格对一个医生有多么重要,在接下来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只为了毕业后能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合格的医生。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6

沿海城市经济比较发达,这里的医疗设备比我们内地先进,医院的各种操作几乎都由电脑来完成,不管是各种病程记录还是医嘱开写都由电脑来完成,这儿的人多数说白话,在内地来的`我们,听不懂粤语时就主要靠眼,观看他们动作及面容,所以在学医的同时还得兼习粤语和电脑,临床实习心得体会。

我们这儿实习的详细支配是由科教信息科支配的,他们不定时下科室查勤,每周四下午固定上理论课,在实习的同时也补充了理论。每个科室的带教老师是由带教秘书支配的,我们都由主治医师带教。目前我已到儿科、推拿科、脉管炎科、外科实习。儿科多采纳中西医结合治疗,比例各占50%,他们的特色是把抗生素、化痰药(气管解痉药)、糖皮质激素溶于一炉,氧驱雾化的方式喷喉,对扁桃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疗效的确。推拿科实行推拿+针灸拔罐的方法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疾病疗效好。脉管炎科应用中西医结合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7

一晃高校已经过去四年的时间,我们也进入了临床的实习阶段,也向医生迈进了一步,虽然离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但究竟这个距离在一步一步地缩小。现在南乐县中医院实习,虽然仅仅一年多,但是通过和老师的接触,给我的感受许多,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给了我心灵的礼德,让我想起了中学读过的一本书《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医学注意的是理论和实践,理论是指南针是依据,只有具备过硬的理论学问,才能够正确地做出推断。常常不断地看书,弥补一下自己以前所未留意到的问题,在读书中查找乐趣,会发觉在学问的海洋中游览,其乐无穷!经过了四年的理论学习,我们已经把握了一些理论学问,但是医学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我们必需乐观地投入到实习当中,在实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力量,为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汇聚了四周八方的医同学伴侣,"相逢即是缘'!能够熟悉这么多的伴侣,莫非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吗?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来这里的目的很简洁就是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既然来到了这里,聚在了一起,融入了南乐县中医院这个集体,我们就是伴侣,应当团结互助!盼望我们可以在一起度过这一生中难忘的实习时间!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过去学习过的学问,从中可以有新的收获,对学问的熟悉就可以提高一个档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抽时间看看课本,还可以在临床的实践中和课本的学问相结合,上升一个新的高度。我不求可以为老师,最重要的是自己可以能够有所心得,可以和大家共享!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原意是:"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我们这么多人在一起实习,虽然学校各有差异,但是学习的'学问都是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们要擅长发觉别人的优点,虚心地向他人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看到他人有什么缺点,端详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样类似的毛病,多反省一下自己,"一日三省己',又如孔子说的另外一句话那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信任能够考上医学院的同学都是很聪慧的,已经经受了N年的学习,已经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但是临床上不仅仅要求我们要有理论标准,还要求我们实际操作力量,因而我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老师,除去医生和护士,还有许多人是我们的老师,包括某些患者,他们在某些问题上或许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我们应当虚心地向他们请教一些我们不明白的东西,不要认为这是很没面子的事情。其实这些都没有什么!人的一生原来就是不断学习的一生,医生更是如此,假如我们不多学习,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迟早会成为社会的弃儿,因而我们要向任何一个比我们强的人请教。把自己永久放在同学的位置上,不断地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力求更上一层楼!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8

寒假期间,我在大连X三甲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临床医学导论实习。一周的学习过程在科室里老师的帮助下,顺利结束。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教我开始重新思考医学,以及我的医学之路。

实习的第一天,带我的王老师告诉我:“神经内科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是因为治疗方案单一,复杂则是因为范畴内的病很难有明确的诊断,也缺少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而一周的学习过后,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临床医生的无奈。虽然,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医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是疾病的发展总是超过医学进步的步伐。在临床,就算是最优秀的医生,也会遇到,难以认证,或即使认证,也束手无策,只能姑息治疗的局面。实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一名女性患者,19岁,诊断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王老师写好处方,送走患者及其家属后,很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借机向老师询问,老师说:“这一类病,患者会逐渐丧失脊髓小脑功能,却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说是绝症了。现在,也只能开一些神经营养类药物,进行康复训练。”

这一事件深深触动了我,我开始思考,究竟医学的目的是什么?

传统的观念告诉我,医学就是救死扶伤,起死回生。因而,我评判一个医生的能力,也狭隘地以能否治疗X一种疾病为标准。可现实是,一个医生不可能精通所有的科室。而即使穷尽毕生的心力,一个人,也难以精通X个科室范围内全部的疾病。就算对X个科室范围内全部的疾病都有深刻的了解,我们还是缺乏应对每一种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案。所以,能够治愈所有疾病,只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愿景而已。

西方医学界流传着一句格言,“To cut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也就是说,医生的主要职责并不是治愈疾病,而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关心患者心理和道德上的完善。所以才会有人指出“ Treatment is more about restoring the peace of mind than about producing a cure.(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

医学的目标不应当是狭义的健康,而应该定位于人的尊严。医生应当维护患者要求生命尊严的权利和能力。医生不但是要让人体面地活,更要对无力救治的患者细心照顾,让患者体面地离开。文学家爱默生说:“只要生命还是珍贵的,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其实,医生的价值,就是生命尊严的价值。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这种标准是对医生过分的要求。但是,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指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也就是说,选择医学可能是个偶然,但一旦做出选择,就必须甘愿奉献一生的忠诚和热情。《温病条辨-自序》指出:“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王老师就常常跟我念叨这句话——“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既然选择了医生作为自己的职业,那就选择了一条严格的人生标准。也就无怪乎很多人都抱怨医生难当了。

都说医生难当,因为医学知识更新快。Harvard大学医学院院长Sydney Burwell教授曾对学生说:“在十年内,你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有一半会证明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半是错的。”但“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医生只有强化基础知识,广泛涉猎,定期阅读文献,获取在过去30~40年间医学领域所发生的巨大进展,同时,高度重视理论知识与临床能力相结合,互相促进,才能紧跟前沿,救治危病。可以说,在学术水平上的不断攀登,是每一个合格的医生,都必须面对的任务。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9

寒假期间,我在大连X三甲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临床医学导论实习。一周的学习过程在科室里老师的帮助下,顺利结束。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教我开始重新思考医学,以及我的医学之路。

实习的第一天,带我的王老师告诉我:“神经内科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简单是因为治疗方案单一,复杂则是因为范畴内的病很难有明确的诊断,也缺少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而一周的学习过后,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临床医生的无奈。虽然,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医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是疾病的发展总是超过医学进步的步伐。在临床,就算是最优秀的医生,也会遇到,难以认证,或即使认证,也束手无策,只能姑息治疗的局面。实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一名女性患者,19岁,诊断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王老师写好处方,送走患者及其家属后,很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借机向老师询问,老师说:“这一类病,患者会逐渐丧失脊髓小脑功能,却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说是绝症了。现在,也只能开一些神经营养类药物,进行康复训练。”

这一事件深深触动了我,我开始思考,究竟医学的目的是什么?

传统的观念告诉我,医学就是救死扶伤,起死回生。因而,我评判一个医生的能力,也狭隘地以能否治疗X一种疾病为标准。可现实是,一个医生不可能精通所有的科室。而即使穷尽毕生的心力,一个人,也难以精通X个科室范围内全部的疾病。就算对X个科室范围内全部的疾病都有深刻的了解,我们还是缺乏应对每一种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案。所以,能够治愈所有疾病,只是人类一个美好的愿景而已。

西方医学界流传着一句格言,“To cut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也就是说,医生的主要职责并不是治愈疾病,而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关心患者心理和道德上的完善。所以才会有人指出“ Treatment is more about restoring the peace of mind than about producing a cure.(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

医学的目标不应当是狭义的健康,而应该定位于人的尊严。医生应当维护患者要求生命尊严的权利和能力。医生不但是要让人体面地活,更要对无力救治的患者细心照顾,让患者体面地离开。文学家爱默生说:“只要生命还是珍贵的,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其实,医生的价值,就是生命尊严的价值。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这种标准是对医生过分的要求。但是,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指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也就是说,选择医学可能是个偶然,但一旦做出选择,就必须甘愿奉献一生的忠诚和热情。《温病条辨-自序》指出:“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王老师就常常跟我念叨这句话——“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既然选择了医生作为自己的职业,那就选择了一条严格的人生标准。也就无怪乎很多人都抱怨医生难当了。

都说医生难当,因为医学知识更新快。Harvard大学医学院院长Sydney Burwell教授曾对学生说:“在十年内,你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有一半会证明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半是错的。”但“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医生只有强化基础知识,广泛涉猎,定期阅读文献,获取在过去30~40年间医学领域所发生的巨大进展,同时,高度重视理论知识与临床能力相结合,互相促进,才能紧跟前沿,救治危病。可以说,在学术水平上的不断攀登,是每一个合格的医生,都必须面对的任务。

都说医生难当,因为医患关系紧张。其实,我倒觉得医患关系本可以不紧张。实习时,我看到的,更多是恐惧,不安,无助的患者。他们对医生充满敬畏和期望。换位思考,有的时候,多一句寒暄,多一个微笑,甚至仅仅是在患者身边多坐一会儿,都可以让患者从心里感到满足。处理医患关系,从医生的角度看,根源上就是医德的问题。我国医学家吴阶平曾讲过:“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一点要研究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医德。医德不光是愿望,更是一种行动,这个行动要贯穿医疗的全过程,贯穿医生的整个行医生涯。”西方人说:“Before you become a doctor , become a man.(为人,是为医的前提)”缺失医德,对医生而言,就是人格的缺失。

都说医生难当,因为医生回报少。社会舆论常常误以为医生收入高,可我实习所见,科室里的医生都是普通人。他们拿着基本工资,不比别人多多少,也会因为物价上涨,买房还贷而苦恼。医生们,经历了学业繁重的学习阶段,生存在高风险高压力高关注度的工作环境中。却领取着相对的低回报。如何让人平衡?而这就是中国医学事业的现状。但作为医生,一方面我们应当认识到“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一定程度上的自我牺牲是必须的。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相信,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深化,我国医疗体制会更完善。医生,将更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重。

一周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我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课。我深深地意识到,医生与其说是一种职业,不如说是一种责任。医生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更是一份勤于钻研的求索精神,乐于助人的人格道德,以及勇于牺牲的社会担当。正如古语所言“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10

临床医学实习活动已经结束好长时间了,但是直到今日,实习留给我的记忆仍是历历在目。我不知道那些感觉、那些思路要在我心里停留多长时间。自打有了那样一些经受之后,整个人都有所变化,现在仿佛还在变化着。通过实习,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留意个人形象。这个问题好像从来都没有在入科训练中提到过,不过,信任许多局外人,包括医同学印象中的医生都应当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树临风的虽然,实际状况可能让你大跌眼镜。跨进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个准医生了。尽管医生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尽管整个病房谁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给看扁了,更何况,没有病人会一开头就充分信任一个胡子拉碴、白外套皱巴巴的医生。所以,请留意你的形象,从头到脚,从外到里,洁净整齐,清爽精神。其次,请不要迟到。这是个通病,有许多人都是踩着点冲进病房的,不论是实习的,本院的,还是进修的。在心内科实习的时候,卢老师曾经要求实习同学7点进病房量血压,住院医生7点半到,主治主任8点到。提倡向外科医生学习,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向床位上的病人都问候一下"昨晚睡得好吗?早饭吃的什么?',病人也都会把你当成床位医生而把你的带教晾在一边(这种喧宾夺主的现象在实习中发生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三,口袋里的东西。白外套口袋里首先要放个小本子。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东西,有希奇奇怪的医嘱、综合症、药名和用法,有今日要请的会诊要开的化验单要写的阶段小结,还有各种各样的电话,各个科室的、各科住院总的、老师的。这是你实习的见证,那上面写满了你的欢乐、难过、敬佩和怀疑。(我至今都舍不得扔)记得不要拿医院里的纸张记东西,不好看,简单丢。其次有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再次多半有手机,建议查房的时候放到震惊或者关机。否则教授查房查得正起劲的时候被你的铃声打断了思路,影响实习成果。其次可以装些不简单找到的化验单什么的,这样可以省下许多查找的时间。

第四,假如可能的话(我强调的是假如可能,由于这属于小概率大事),在进一个科前先把相关的书本内容复习一下。事实证明要这么做是相当相当困难的!但是,还是要尽量做到。做不到就边实习边看,这样的记忆是很深刻的,有些甚至终生难忘。

第五,要有自信。当然,自信的前提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样做事才能得心应手。要敢于主动争取担当某项任务,才能争取到提高熬炼的机会。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不擅长推销自己的人经常会失掉很多很好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在实习阶段,有很多动手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你的自信也会让患者更加信任你的医嘱。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11

在很多人眼里,医生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白衣天使。然而在我看来,医生只是芸芸众生,万千职业中的选项之一罢了。

“临床医学导论课”的第一节课,老师不能免俗地问:“你为何学医?”就算不是几十年前那个容易做梦的年代,“梦想”仍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主题。《好声音》的学员自我介绍时总要回答“你的梦想是什么?”仿佛站上那个舞台需要天大的勇气,不得不靠梦想来支持。而现在,我成为一名医学生,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通常会问:“你很喜欢学医吧?”或者,“是不是你父母让你去学医?”在他们眼里,医学是个布满荆棘的道路,所以我做出这个选择的前提,无非“喜爱”,“逼迫”。小区里经常在一起聊天的大妈们,从未近距离接触过医学,她们一边在自己病痛时对医生崇敬有加,一边又将学医视为洪水猛兽,为踏入其中的后辈默默担忧。

然而,为我们上课的老师,有些穿上白大褂已数十载,在将我们引向“临床”的殿堂之时,问了和那些不了解医学的人一模一样的问题——“你为何学医?梦想还是‘现实’?”

“当医生”并不是我的梦想。我的父母确实希望我学医,但他们也没有逼迫我。 我看中的,是“医学—医生”这条专业性的笔直道路,医生的稳定收入,社会地位,比较单纯的人际往来,以及,“治愈了一个病人”这个确实可得的成就感而为了得到这些所需要付出的学习上的努力,我觉得值得。我的父母在其中只有过一次推波助澜,那就是我母亲说我的性格适合学医。综上,理性的角度考虑,“医学”这条路就算不是我人生的最优解,也依旧可以算一个明智的选择。

然而,人在选择职业,职业也在选择人。往往,那些对一个岗位拥有“喜爱”的人总是能获得一些加分,因为人类为自己“喜爱的事”付出的努力看上去更加可靠。这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前提是,那个“喜爱”得是稳定的,不会被枯燥岁月磨灭掉。万一有一天,“喜爱”的火焰熄灭了,新的火焰又没能及时点燃,职业道路上一片漆黑,他只能退出,否则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误入歧途。

单纯的“喜爱”在医学上拥有更大的隐患。因为医学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职业,若从业者不能时刻保持正确的态度,耽误的可能就是一条人命。多少医疗事故,是因为当年的激情减退,耐心细心不再而引发的呢?

比起“喜爱”,我认为,医生更应“胆小”。换句话说,不管最终你的技术达到何种程度,不管来求医的人的病情看上去何等无伤大雅,在施行救治时最好能保有当年还是实习生时候的谨慎。在我的理解中,就算不去提那些“救死扶伤”的高尚论调,医生通过医好病人获得报酬,那么,就算是为了活下去的口粮,这份“胆小”也不能丢。我母亲所谓的“适合学医的性格”,就是指的这份“胆小”。

因为我“胆小”,所以我在学习时便不敢有所遗漏;因为我“胆小”,所以我在诊断病情时便不敢轻易下定义;因为我“胆小”,所以我在用药时会充分了解病人身体再开处方;因为我“胆小”,每次治疗过程中(包括手术)都会再三检查,以免节外生枝

所以我觉得,比起“喜爱”,“胆小”才更适合一名医生应有的觉悟。

当然也有人会说:“医生不仅仅是要在生理上治愈病人,医患之间,也应有心理上的交流。若是喜爱这个行业,就能待病人更加耐心,细心,何愁不能做到你说的那些?”

但是“喜爱”是有疏漏的。“喜爱”本就是私人心情,带着这种心情工作,工作上的行为都是以满足“喜爱”的心情为先。这样说有点消极阴谋主义。但是心情这种东西是瞬息万变的,就比如小时候喜欢的超级英雄动画,现在看来只觉得索然无味。“喜爱”医学的人,在日复一日的与病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在可能是千篇一律的病情报告中,又将如何保持自己的本心,始终宽厚和蔼?更别提,被生活中的琐事烦扰的日子,当真还想得起自己那份“喜爱”的心情吗?

终究,与人打交道的方法就不该与医生的本职混为一谈。若是良好的心情对病情好转有帮助,或是和蔼宽厚的话语更能使病人配合,那就带着这个观点去安抚病人就行了。其他时候,不需要刻意迎合病人。将工作与情绪分隔开,不对病人产生感情,就能不让病人的感情影响到自己,反过来,就可以不让生活中自己的感情影响到工作。这叫“他人视界”。

“他人视界”并不会导致严峻“医患关系”,虽然它看上去确实有点不近人情。但是,“医患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只是医生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一个医生应该做到,细致诊断,深入了解,谨慎治疗,以及良好沟通。良好沟通的缺失往往会成为直接原因。

而“不存感情”并不代表“与病人缺乏沟通”。相反,客观全面的“医嘱”才是病人所需要的,也是碰到无理取闹的患者家属时最好的挡箭牌。

比较之下,高下立分。

说到底,想做好一个医生,不在于你希望为这个职业付出多少,而在于他人(尤其是患者)对于处于这个职业的你有多大要求。大多数人求医,药到病除是最终目的,那么我们便给他们这个结果。自以为是的“心灵鸡汤”确实能满足一下虚荣心,但那对治疗无多大裨益,还不如用这点时间,反省自己是否缺漏。

所以我说,“胆小”比“喜爱”更适合一名医生。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12

经过临床医学导论课的学习,使我对于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也让我对于未来将从事的医生职业有了一些了解。

关于医患关系,导论课上的一张图片使我印象深刻。一名医生跪在一个坐在轮椅的小男孩边询问病情,男孩的脸上充满了阳光的笑容。这又关系到了医生的职业素养问题。正如照片中所示,如果每个医生都能够温柔的、体贴的关心病人,我想病人也是会体谅医生的,这样医患关系就能朝着正常的方向转变。医生需要提高自身修养,用恬然淡静的微笑去面对病人,让病人信赖你,冷静下来仔细的叙述病情病史;而不是面无表情,冷漠的例行公事式的检查,这样就丢失了第一印象,在病人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形象。礼遇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想要改变全国人对医生的看法是很困难的,所以不如改变医生给的职业素养,善待病人,以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关系,共同促进和谐社会,迎接美好的明天。

关于医学教育,我认为医学生课业繁重,需要学习的东西又多,如果能够减轻课业,让学生有时间进行复习与总结,建立起整个人体的体系,包括哪个部位有什么结构什么神经肌肉细胞以及相对位置,会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未来医生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现在课程较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体这一宝库展开探寻,因而就会有交叉,不同学科间所学知识会有些重合。这些重合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但是由于不同学科侧重点不同,导致交叉知识点的侧重不同,复习与整理时便会产生时间上的些许浪费。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相信医学生一定就能有更多的空余时间来整理知识以及形成体系。 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也算初步跨入医学的大门了。越是学习,心中对于医学的敬仰就越是浓厚。学习了解剖,体会到极其复杂人体结构是多么难以记忆,但医生依然能够从容下刀,避开血管神经,直达患处,不可谓之不神奇。而且,前人到底经过了多久的努力才将如同浩瀚星海般复杂而玄奇的人体结构搞清楚,让我们能够快捷便利的了解人体这个宝库。学习了组织学,体会到前人一个个构思精巧的发明和实验方法,将肉眼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从极细微的方面去感叹生命的神奇,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不可见的微小细胞是如何组成一个庞大的、能够做很多事情的身体,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细细端详自己的掌心,似乎可见那一道道似乎隐藏着人生命运的掌纹下的表皮真皮,神经血管。让思绪随着一个个红细胞走遍全身大小循环,就好像自身化作一个细小的宇宙尘埃,飘荡在无垠的星河中,这种感觉玄妙而又令人敬畏。今后,我便会带着这份玄妙与敬畏投身临床医学的学习中,敬畏人体,敬畏人,敬畏医学。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篇13

一学期眨眼间就过去了,我们《临床医学导论》仅有的十次课,也在十位外貌性格各异,却同是白衣天使的老师的悉心教导下,画上了句号。经过这短短十次课的时间,我们也都感触良多。

上《临床医学导论》课给我最初最强烈的感受是:我是一名医学生,我有着重大的使命。 作为一名医学生,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我们肩负的是最神圣的生命,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大事,我们必须认真严格地对待,不能有半点的含糊。谨遵“医学生誓词”的教诲,要“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要“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虽然“医学生誓词”只有短短的三句话,但其包含的内容确实不能小觑的,这是作为一个医学生,一个医生终生追求的目标。

“医学生誓词”是神圣崇高的,我们更应该让这份神圣崇高具有现实意义,努力地朝他奋进,去实现他。

《临床医学导论》也让我了解到现当今医患关系紧张,那么医患矛盾的解决就要从现在抓起,从医学生身上抓起。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有多方面的原因。在医生方面,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沟通能力弱,医生的误诊、医疗事故等,服务不到位,以及一些道德方面的因素引起了患者及患者家属不满,导致医疗纠纷等。患者及患者家属方面,期望值过大,对医疗赔偿抱侥幸心理,对医护人员不理解等导致医疗纠纷。医疗资源匮乏与配置失衡,医疗费用过高和媒体的推波助澜等也是导致医疗纠纷,深化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

医患关系紧张导致的医疗纠纷,给医护人员的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许多医护人员不堪压力而改行,医生,这本是带着美丽而神圣光环的职业,已经在百姓的唾弃声中变得一钱不值,甚至被戏称为“高危行业”。但是这最终的受害者却是患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