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精选>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精选10篇)

心得体会精选 阅读(3.15W)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 篇1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各个保障现场都绽放着“她力量”,来自“鸟巢”、“冰立方”、“冰丝带”、北奥集团和首都信息的女性工作人员在各自岗位上贡献着巾帼力量。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精选10篇)

冬残奥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刷屏,离不开国家体育场保障团队的贴心服务。面对疫情防控的挑战,“鸟巢”摄影主管连静对摄影记者流线进行了优化,尽可能地为记者提供多条便利、清晰且友好的路线。虽然她在现场只能听见工作间门外阵阵欢呼与烟花绽放的声音,但当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张张来自熟悉媒体的精彩图片时,连静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结束后,连静又投入到闭幕式的准备工作中,她正以一贯的热情周到专业地服务摄影记者。

从进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周期,郭琳和场馆新闻运行领域的5位同事,再加上36名专业志愿者,就一头扎进场馆媒体中心(VMC)内开始了紧张而高压的运行工作。运行过程中,看台席记者饱满,区域运行超负荷;记者丢了钱包焦急寻找;混采区某些国家记者过多,扎堆采访不利于防疫工作……每天突发的状况都让她精神紧张。

冬奥会完美落幕,冰立方的新闻运行赢得了世界媒体的广泛认可,各国记者表示在冰立方“得到了最好的新闻运行服务保障”。目前“冰立方”北京冬残奥会的保障工作还在继续,郭琳和团队成员仍然一刻不能放松。

来自北奥集团的陈雨欣是北京(延庆)颁奖广场礼仪副经理。为了全面掌握运动员入场动态、控制队伍速度、避免与其他人员交叉,跟在运动员队尾的她开玩笑称自己也像一名礼仪人员,站在离运动员最近的地方。正因如此,她需要时刻保持集中的注意力,观察沿途情况,快速、敏锐解答运动员的问询及需求。到达上场口等候区,她还需要在转播切入候场镜头前,逐一检查列队顺序确保入场无误,让获奖运动员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为了让各国运动员都能在颁奖广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她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自学各种语言,在运动员入场前及仪式结束后送上第一时间的祝福,给运动员带来不少惊喜。不知不觉间,她们已学会了数十种“祝贺”的表达。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 篇2

通过文化开启残疾人的心智,正是残疾人文化活动的灵魂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残联每年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同开展全国残疾人文化周、“书香中国,阅读有我”等活动,各地残联因地制宜组织残疾人就近、就便参与活动,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节、艺术节品牌。目前,中国残联正积极配合推动《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落地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盲人“书荒”“文化产品少”的问题。

中国残联实施了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全国残疾人优秀艺术家百人推介计划等项目,举办了“残疾人文化节”等活动,推动建设了172个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与文化和旅游部开展残疾人参与非遗传承试点。基层残联通过组织开展残疾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残疾人走出家门,把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提升文化素质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李德富介绍,全国残联系统把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推动残疾人文化活动相结合,把思想引领与提供文化服务相结合,不断深化“学听跟”专项活动,相继推出“永远跟党走——‘三个一百’主题出版物”“手语唱红歌·无声传经典”以及爱心阳光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等活动,以优质文化产品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仅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项目已经惠及15万中西部困难、重度残疾人。全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由20__年的6.8%持续提升至20__年的23.9%,有力维护了残疾人的文化权益。

特殊艺术文化是残疾人事业最迷人的一部分,充满了无限魅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残联积极发展特殊艺术,组织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先后举办了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每届汇演,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成代表队参演,报送节目200多个,涵盖声乐、器乐、舞蹈和戏曲四大类艺术,约3000位残疾人演员直接参加,间接参加人数达3万多人。

当无声世界里的残疾人在舞台上秀出曼妙舞姿,当无法直视光明的残疾人用歌声打动听众的时候……残疾人文化服务的意义,显得如此深刻而长远。

“残疾人演员带来的不仅仅是艺术之美,更是一种精神的震撼、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通过残疾人特殊艺术汇演,看到了中国残疾人艺术事业的发展、探索与创新。”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导甘露感叹道。

“十三五”期间,依托特教机构、艺术团队等建设了200个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一带一路”框架下残疾人事务主题活动——特殊艺术论坛的成功举办,推动了国际残疾人艺术的发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先后到访了7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特殊艺术促进了民心相通,传播了中国残疾人事业故事。

李德富表示,下一步,中国残联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实施方案》,推动残疾人文化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产品,切实加强基层残疾人文化服务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学听跟”专项活动,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良好氛围。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 篇3

20__年出生的郭雨洁来自河北张家口一个普通家庭。她左手先天性残疾,但是在体育运动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分,在运动方面拥有很高天分,曾参加过河北省体操和游泳项目选拔,都成功入选。但当时父母出于年龄和学业的考虑,没有让她离家。

20__年冬,郭雨洁有幸参加国家滑雪队在张家口崇礼进行的选拔活动。从没滑过雪的她,在几天集中练习后,凭借出色表现得到教练认可,通过考核入选国家残疾人滑雪队。“当时我觉得她太小,但是闺女说‘自己特别想去国家队’,张家口市残联的负责人也来给我们做工作,我想了想,最终同意了。”母亲岳平说。

专业滑雪训练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郭雨洁和其他新队员一样,遭遇了很多困难,面对高山、面对雪道,经常练得双腿发软。摔倒、站起,再摔倒、再站起,郭雨洁从来没有放弃,哪怕是面对伤病。

从初学滑雪到冲刺北京冬残奥会,郭雨洁进步神速,她获得20__年芬兰欧洲杯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短距离第三名,在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比赛获得3金3银。本届冬残奥会她将参加冬季两项女子站姿组6公里、10公里、12.5公里,以及越野滑雪女子站姿组短距离项目的比赛。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即,郭雨洁的备战也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郭雨洁表示“每次大赛前会有点紧张,但很快就能调整好心态,我更希望不断突破自己,在赛场上展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带动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多参与社会生活、参与冰雪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3月16日,郭雨洁将迎来自己的18岁生日,对于能够担任本届开幕式旗手,她表示:“压力会有一些,但是这些东西都会化作动力,让我更好地训练、更好地比赛!”

在北京备战20__冬残奥的训练间隙,汪之栋观看了北京冬奥会的比赛,他尤其关注“00后”小将苏翊鸣的比赛,“我和苏翊鸣是同龄人,同是00后选手,同样从事冰雪项目时间不长,平时我就把苏翊鸣作为榜样,期待像他那样在自己的奥运首秀中实现梦想。”

获知自己将担任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后,汪之栋表示:“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我也会以此为动力,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为国争光,也祝愿代表团所有运动员取得理想的成绩。”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 篇4

在参加残奥冰球混合团体赛的7支球队中,38岁的中国姑娘于静是唯一一名女球员。前两轮比赛里,中国队先后战胜斯洛伐克和捷克队,于静虽没获得出场机会,但她在场边用敲击球杆的方式给队友加油助威。

残奥冰球中,运动员滑行、急停、转向、击打冰球都要靠球杆完成,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力量。时间久了,于静的右手手腕鼓起一个大包,是关节液渗出形成的腱鞘囊肿。“囊肿大的时候会鼓得很高,手腕都动不了,只能把它按破,然后休息几天等关节液被吸收后再恢复训练。”

于静说:“希望能通过我参与冬残奥会的经历,让更多女性残疾人关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通过体育运动享受快乐、改变生活。”

3月5日,在国家体育馆混合采访区,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的胳膊一边是空荡荡的袖管,一条腿是假肢。“这是我第一次报道冬残奥会。在这个盛大的竞技舞台上,看到来自全球的残疾人运动员挑战自身极限、争创佳绩,特别令我动容。”来自加拿大的女记者卡米耶说。

“我的父母一直以来都激励我,要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即便是我刚学走路时经常跌倒,他们也鼓励我要自己站起来。”卡米耶说。

在成为记者之前,卡米耶曾是击剑运动员,这让她在报道时更有同理心。“我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人生境遇上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也明白,身体的残疾无法打败他们,体育运动为他们注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非常热情,看到我行动不便时会主动帮忙。这个‘三八节’,我会在赛事报道中度过。”卡米耶说。

制定场馆运行政策和制度、巡查各个流线、为运动员排忧解难……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中心经理谢雯雯自1月24日进入闭环后,就成为场馆最忙碌的人之一。“作为‘双奥’人,我身上肩负着光荣的使命。今年‘三八节’,我们驻地为女同胞准备了鲜花等礼物,还提前给我们举办‘服务冬奥女神最美’庆祝活动,让我们感到特别暖心。”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大四学生李子贤是一名志愿者,她的服务岗位在“鸟巢”外的公共区域。

“‘三八节’我会继续坚守岗位。”李子贤说,“观众们热情的回馈,这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有的观众会说,‘可以跟你合张影吗?’‘你们真的太可爱了’或者‘谢谢你们,辛苦了’。我就会觉得这一天的工作都值得了。期待明天观众们给我们送上的祝福!”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 篇5

无论是驰骋赛场的“半边天”,还是比赛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她”;无论是混采区忙碌采访的女记者,还是赛事保障领域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在北京冬残奥会上,面对赛事本身与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她力量”不惧挑战、超越自我、奋勇拼搏,共同书写着冬残奥会的精彩。

“站在起点的那一刻,首先超越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对手。”27岁的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队员刘思彤说。第二次参加冬残奥会,刘思彤从心态到技术都成熟了许多。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坐姿)和女子全能(坐姿)比赛中,她斩获两枚铜牌。

“命运给了我艰难的考验,却也给了我足够好的奖赏。我不会因自身的残疾而自卑胆怯,不敢追求梦想。通过高山滑雪运动,我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接受了自己身体上的不完美,以为国争光的荣耀,为自己的生命增添意义和价值。”刘思彤说。

往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刘思彤和许多女孩子一样,会去网购,趁打折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和化妆品。但这次为了冬残奥会比赛,她将手机调至静音,专心致志比赛。

“明天是宝贵的休息日,我会静下心调整状态,不给自己留遗憾。”刘思彤说,“我也希望所有女孩都能做最好的自己,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能够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无论是酸甜苦辣。”

国际残奥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20__年平昌冬残奥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女性运动员数量有所增加。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说:“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很高兴看到女性残疾人运动员数量创历史新高。”

3月6日,中国队选手闫卓在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比赛中。

从“冰立方”出来,面带微笑的闫卓谦虚又从容。闫卓是中国轮椅冰壶队五名队员中唯一一名女队员。1992年出生的她,刚出生便被查出患有疾病,终生无法行走。

由于接触项目时间较晚,为增加训练时间,闫卓常常控制喝水量来减少上厕所的频次。冰壶场地温度较低,闫卓下肢血流不畅又没有知觉,长期训练被冻伤也是常有的事。但她说:“我现在越来越享受轮椅冰壶的乐趣,我想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中国第一枚冬残奥会奖牌,就是在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赢得的金牌。四年以来,中国轮椅冰壶队两次在世锦赛夺冠,本届冬奥会有明确的目标:取得金牌。这也是闫卓和女教练岳清爽的心愿。

中国队教练岳清爽说:“相对于男教练来说,我觉得女教练的想法可能相对更细腻。包括每一颗球的选择,还更善于观察队员的状态,包括他们的眼神等等。想得更多,帮他们考虑得更多。”

在参加残奥冰球混合团体赛的7支球队中,38岁的中国姑娘于静是唯一一名女球员。前两轮比赛里,中国队先后战胜斯洛伐克和捷克队,于静虽没获得出场机会,但她在场边用敲击球杆的方式给队友加油助威。

残奥冰球中,运动员滑行、急停、转向、击打冰球都要靠球杆完成,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力量。时间久了,于静的右手手腕鼓起一个大包,是关节液渗出形成的腱鞘囊肿。“囊肿大的时候会鼓得很高,手腕都动不了,只能把它按破,然后休息几天等关节液被吸收后再恢复训练。”

于静说:“希望能通过我参与冬残奥会的经历,让更多女性残疾人关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通过体育运动享受快乐、改变生活。”

3月5日,在国家体育馆混合采访区,一个拄着拐杖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的胳膊一边是空荡荡的袖管,一条腿是假肢。“这是我第一次报道冬残奥会。在这个盛大的竞技舞台上,看到来自全球的残疾人运动员挑战自身极限、争创佳绩,特别令我动容。”来自加拿大的女记者卡米耶说。

“我的父母一直以来都激励我,要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即便是我刚学走路时经常跌倒,他们也鼓励我要自己站起来。”卡米耶说。

在成为记者之前,卡米耶曾是击剑运动员,这让她在报道时更有同理心。“我知道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人生境遇上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我也明白,身体的残疾无法打败他们,体育运动为他们注入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非常热情,看到我行动不便时会主动帮忙。这个‘三八节’,我会在赛事报道中度过。”卡米耶说。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 篇6

3月8日是第112个国际劳动妇女节,鲜花和掌声属于美丽的“半边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不能忘记有一群特殊的女性,他们正在驰骋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不惧挑战、超越自我、奋勇拼搏,书写着冬残奥会的精彩和人生传奇。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3月4日开幕的北京冬残奥会共有56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赛,其中女性参赛选手138名,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巾帼不让须眉。连日来,这些铿锵玫瑰在冰雪赛场奋力拼搏、超越自我、腾飞梦想,用“她力量”彰显生命精彩绽放,令人印象深刻、肃然起敬。

超越自我的“她力量”更美丽。“站在起点的那一刻,首先超越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对手。”27岁的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队员刘思彤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坦然接受命运的艰难考验,不因自身残疾而自卑胆怯,敢于追求梦想,最终斩获两枚铜牌,为国争光。中国轮椅冰壶队五名队员中唯一一名女队员闫卓,一出生就无法行走却从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放弃、刻苦训练,助力全队赢得一枚冬残奥会金牌、两枚世锦赛金牌。的确如此,冬残奥会健儿更多的不是和别人比,而是与自己比,超越自我就是成功,这样的“她力量”更美丽。

拼搏奋斗的“她力量”更出彩。“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书记对冬奥健儿的深情寄语,也是冬残奥女运动员的奋斗“座右铭”。在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组别和女子滑降站姿组别,中国选手张梦秋收获1金1银。这名堪称全能“00后”选手面对体能和心理的极大考验,选择了坚持,最终梦想成真,“现在不搏何时搏”,这句话一直是她前进的动力。在女子滑降视障组别和女子超级大回转视障组别比赛中,中国选手朱大庆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她认为,“面对困难比面对遗憾简单,只要把所有的困难都简单化,什么样的‘沼泽’都可以蹚过去。”一个个为梦想而拼搏奋斗的故事最动人,是最出彩的“她力量”。只要坚持拼字当头,敢于拼搏、善于拼搏,每个女性都有机会成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阳光乐观的“她力量”更动人。参加奥运比赛,残奥运动员要付出常人更多的努力,而其中女性残奥健儿更是历经千难万难,但是她们始终咬紧牙关,默默付出,阳光乐观,尽情享受。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马上就满18岁的郭雨洁,夺得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站姿)比赛冠军,这是中国首枚冬残奥会女子个人项目金牌、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郭雨洁用拼搏和努力为自己送上了最好的成人礼物。在参加残奥冰球混合团体赛的7支球队中,38岁的中国姑娘于静是唯一一名女球员,她表示,“希望能通过我参与冬残奥会的经历,让更多女性残疾人关注、参与到这项运动中,通过体育运动享受快乐、改变生活。”虽有身体上的不完美,但有乐观开朗、向阳而生的完美精神,这样的“她力量”更动人。

感受冬残奥,一起被激励。北京冬残奥会上女运动员们身上闪烁着超越自我、拼搏奋斗、阳光乐观的“她力量”,这是生命的精彩绽放,也是每一位妇女的榜样,必将激励广大女同胞在新时代建功立业、展示风采、成就梦想!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 篇7

奥林匹克公园坐落着两座竞赛场馆和两座非竞赛场馆,很多货运车辆要在公共区穿行。谢健和她的团队掌管着“4把钥匙”——车证、人证、安检签封与MDS系统认证,保障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车辆、物资的平稳运转。

谢健在朝阳区城管执法局奥林匹克公园执法大队工作7年了。当被分配到这个区域担任物流业务领域副经理时,谢健一点儿都没怵——虽然物流这行带着偏男性的色彩,而且自己也没有任何经验,但这里的每一个场馆,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角落她都熟,管片单位的负责人都是她的老朋友,车来了从哪个入口进,物资卸下来往哪儿放,她都门儿清,所以工作做得得心应手,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

在冬奥会期间,谢健带领团队为公共区运行团队提供保障物资近8000件,为通行公共区和进入场馆的货运车辆上传审核数据信息4000余条。

“到新岗位后我就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了,每天都是看着月亮到岗,顶着月亮回家。”每天9小时轮转,有时货车凌晨两三点抵达……谢健和6位同事靠着这股子拼劲儿,没有延误一件物资的发放,没有传错一条数据信息,工作零失误。

现在,谢健和团队成员已经在为赛事结束后的撤离工作做准备了。他们陆续将一部分已经用不上的电暖气、饮水机、小圆凳等物资撤离。等到闭幕式结束后,他们要将全部物资迅速有序地移出公共区,完整地交回冬奥组委主物流中心。“践行节俭办冬奥的理念,确保所有物资100%回收利用。”

她们做出的伴手礼让运动员们爱不释手

冬残奥村运动员的房间里,一份特殊的礼物独具匠心——一件纯手工制作的皮影。这件中国特色的伴手礼让运动员们爱不释手。更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是,这些皮影作品出自一群同样是残障人士的北京巧娘之手。

这群北京巧娘来自小蚂蚁皮影艺术团,6名成员均是身高1.3米以下的袖珍人。去年10月中旬,她们接到了制作冬奥礼物的任务。总共需要1000件,全部使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面对这个庞大的任务量,“小蚂蚁”们迸发出强大的力量。陈鸿栗带领着姐妹们立即开始了工作,6个人从早上九点开工,每天都要干到深夜11点多。

为了体现北京特色,巧娘们选择了天坛祈年殿、大熊猫,以及京剧中美猴王、关公、窦尔敦的脸谱形象。大家一直忙碌到腊月二十六,才将1000件作品交工。

薄如蝉翼,栩栩如生!这件北京特色礼物在冬奥会上大放异彩,运动员们赞不绝口。“冬残奥会也要一批!”大年初五,冬残奥会的订单就来了。近200件的任务量,要在2月20日之前完成!可当时巧娘们大多回老家过年了,陈鸿栗赶紧把材料快递出去,巧娘们在家赶工,终于如期完成。

“跟冬残奥会上的运动员一样,我们袖珍人也是残疾人,虽然我们从事的工作不同,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共通的。我们将祝福凝注在一张张薄薄的皮影之上,祝愿他们赛出好成绩,也希望他们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陈鸿栗说。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 篇8

无论是驰骋赛场的“半边天”,还是比赛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她”;无论是混采区忙碌采访的女记者,还是赛事保障领域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在北京冬残奥会上,面对赛事本身与疫情防控的双重压力,“她力量”不惧挑战、超越自我、奋勇拼搏,共同书写着冬残奥会的精彩。

“站在起点的那一刻,首先超越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对手。”27岁的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队员刘思彤说。第二次参加冬残奥会,刘思彤从心态到技术都成熟了许多。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坐姿)和女子全能(坐姿)比赛中,她斩获两枚铜牌。

“命运给了我艰难的考验,却也给了我足够好的奖赏。我不会因自身的残疾而自卑胆怯,不敢追求梦想。通过高山滑雪运动,我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接受了自己身体上的不完美,以为国争光的荣耀,为自己的生命增添意义和价值。”刘思彤说。

往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刘思彤和许多女孩子一样,会去网购,趁打折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和化妆品。但这次为了冬残奥会比赛,她将手机调至静音,专心致志比赛。

“明天是宝贵的休息日,我会静下心调整状态,不给自己留遗憾。”刘思彤说,“我也希望所有女孩都能做最好的自己,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能够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无论是酸甜苦辣。”

国际残奥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20__年平昌冬残奥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女性运动员数量有所增加。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说:“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很高兴看到女性残疾人运动员数量创历史新高。”

从“冰立方”出来,面带微笑的闫卓谦虚又从容。闫卓是中国轮椅冰壶队五名队员中唯一一名女队员。1992年出生的她,刚出生便被查出患有疾病,终生无法行走。

由于接触项目时间较晚,为增加训练时间,闫卓常常控制喝水量来减少上厕所的频次。冰壶场地温度较低,闫卓下肢血流不畅又没有知觉,长期训练被冻伤也是常有的事。但她说:“我现在越来越享受轮椅冰壶的乐趣,我想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中国第一枚冬残奥会奖牌,就是在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赢得的金牌。四年以来,中国轮椅冰壶队两次在世锦赛夺冠,本届冬奥会有明确的目标:取得金牌。这也是闫卓和女教练岳清爽的心愿。

中国队教练岳清爽说:“相对于男教练来说,我觉得女教练的想法可能相对更细腻。包括每一颗球的选择,还更善于观察队员的状态,包括他们的眼神等等。想得更多,帮他们考虑得更多。”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 篇9

冬残奥会激战正酣,“三八”妇女节如期而至。身残志坚的女运动员们将铿锵玫瑰不折不挠、挑战极限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来自北京各行各业的女性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于服务保障冬残奥会各项保障工作中,为举办一届精彩的冬残奥盛会贡献出一股强大的“她力量”。

“麻烦您去学校门口接一下孩子,然后帮忙送到亲戚家,多谢您了!”3月4日,李文平在网约车平台上下了一个特殊的订单。因为自己和丈夫都忙碌在冬残奥会的保障战线上,当老师通知她孩子突发急病时,心急如焚却又身在赛时闭环的她只好向陌生的网约车司机求助了。

李文平来自延庆区人力社保局,目前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的一名成员。

冬奥会场上,她被分配了两项最“提心吊胆”的工作——筛选国旗和报送成绩。这两项工作的容错率为0。“一共83个国家,我们准备了350余面国旗,每一面都要仔细检查国旗的图案、颜色等,不能出现任何错误。”为了完成任务,她把国旗矢量图打印出来贴满了办公室,将各国国旗的样子刻到心里。“比如上下、正反就容易弄错,还有很小的细节需要注意,当时有一个国家的国旗里面有牛的形象,其中的牛角是直的,可正确的牛角形状应该是弯曲的。所以这面国旗肯定不能在会场升起。”

冬残奥会刚开始这几天,李文平所在的颁奖团队主要负责引导运动员,送上“金容融”。最多的时候一天进行6场纪念品颁发,每两分钟就要送上一次礼物。更大的挑战很快就会到来——3月13日,将在这里举行3场颁奖典礼,筛选国旗和报送成绩的任务仍由李文平负责。

在当天的比赛现场,李文平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全英文界面的计分系统,当成绩出来的一刹那,立即通过对讲机将名次通报给下一环。她的同事将根据她的通报挂好国旗,然后举行颁奖典礼。

“冬奥会时,从成绩公布到举行颁奖仪式,只有6分钟时间。冬残奥会时,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情况,时间可能会有延长,但肯定也是相当紧张的。”李文平已经在为3月13日的颁奖典礼做准备了。

2022冬残奥会上的“她力量”心得 篇10

”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每日比赛前,现场主持人总会情绪激昂地说出这句开场白。有着“雪飞燕”之称的场地,似乎连空气中都洋溢着几分热情气息。而身处其中的众人,总能感受到暖心、幸福。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媒体中心的白色展板上,会公示赛事相关信息。如果时常驻足观看便会发现,其上也画有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图案。在7日残奥高山滑雪上午的比赛结束后,一位志愿者蹲在展板前,参考图片勾勒出了一幅作品。“我们(很多人)不是专门学习美术的,但不想让展板看着空荡荡的,就尝试着往上画画。”一位志愿者这样说到。

在每次比赛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摆渡班车站点前会赫然排起长队。不少记者对照着手机抬头查看班车站牌。两位志愿者迎了上去,为大家指引路线。

殊不知,这一幕已经被一位日本记者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当志愿者有所察觉想要退闪到一旁时,日本记者指了指镜头前方的方向。双方相视一笑,画面定格。日本记者思索片刻,用并不擅长的英语为志愿者们留下了一句赞誉“Youdo a good job”(你做得非常好)。

身着蓝白相间制服,穿梭于人群中,志愿者们如一片片“雪花”,将这场冰雪盛宴点缀得格外美丽。

走进延庆赛区新华家园媒体酒店的餐厅,不少记者正享用着美食,不时谈笑风生。在过道旁的一个餐桌上摆着水饺和啤酒,一位国外记者拿起手机拍下了自己的这顿丰盛晚餐。看得出他很享受面前的这个热气腾腾的中国美食。

“雪容融,看这里,他要和你跳舞。”在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下,一位来自英国的友人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在轻快的音乐声中,他和“雪容融”共舞。二人的动作格外协调一致,而在一旁不少用人手机记录下了这个美好瞬间。

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速区媒体中心里,一位文字记者拿着冲了一半的咖啡显得有些茫然。由于不熟悉饮水机的操作流程,他按下“热水键”后,水流迟迟未能流出。此时,一位中国记者没有多说什么,用力按了按饮水机上的水桶。问题迎刃而解,二人互相点头致意。

7日下午的残奥高山滑雪女子全能比赛中,视障、站姿、坐姿组别的三位中国选手都与金牌失之交臂。“4年前我是一个人在奋斗,现在在家门口我和我的家人们共同奋斗,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刘思彤依旧赞扬了队友们的表现。在她看来这个集体是友爱的,大家共同享受着比赛。

“加油!严巩,加油!”看台上不断响起了呐喊声。这一幕出现在7日的男子全能-站姿比赛中,而类似的场景,这些天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多次上演。

在滑过终点线后,严巩没能保持住平衡,重重地摔在了雪场上。要知道在比赛中,他刚刚经历过一次摔倒。在看到他迟迟未能起身后,现场便出现了齐声助威的场景。

在“雪飞燕”结束了一天的比赛后,排队坐缆车下山的人群中欢笑声不断。大家愉快地分享着彼此的见闻,伴着余晖,这一幕很是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