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心得体会>教师心得体会>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精选17篇)

教师心得体会 阅读(1.47W)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1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践行者,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优秀教师素质的养成。在倡导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八十七中学“自主发展、人文见长”理念的背景下,一系列如“四杯赛”(教学技能比赛)、课题研究的教育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经验、教学理论获得了提升和积累。面对本校“十二·五”阶段新的挑战、目标与规划,本校教师更需要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及时总结并反思已有经验,“走出去”感受成功教学案例、“引进来”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理念,积极在日常教学中探究并总结有效教学实践。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在秋风送爽的九月,八十七中学得骨干教师、各年级备课组长等教师队伍的中坚在马廷芳校长的带领下赴山东,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探究之旅,以“有效教学”为主题,听取了专家关于“有效教学”的角度独到的讲座,参观了济南五中和中外闻名的杜郎口中学。这次赴山东的教育考察,不仅使八十七中学得教育团队感受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还收获了成功教学经验下的有效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从山东回来后,我们的教师团队结合学校和自身的情况,将所学所感应用到了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山东考察的所学、所感真正走入了八十七中的教育实践。

一、犹读万卷书,学习有效教学理念

什么是有效教学?为什么要进行有效教学?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其实,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是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真正从宏观的理论层面上感受并详细了解“有效教学”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在学习有效教学的成功案例之前,参加活动的教师们首先在理论层面上对有效教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听取了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特聘教育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于春祥老师的“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讲座。

从课堂教学的理念出发,于老师引经据典地为大家讲解了语言、历史和文学中对于学习和教学的论述:学习应该是令人愉悦的,以人为本、养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模式才是课堂的本源。接着,于老师以“目标—预告—展示—点拨—作业”的学习流程为主线,结合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大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高效课堂实践要点和策略,即课堂组织、课堂展现的重建和对学生学习环节的有效整合与控制。最后,于老师通过自己对于有效教学的反思,诠释了有效教学实践的核心,就是“行动”与“坚持”。

二、敢走万里路,感受有效教学实践

学习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因为只有行万里路,才能从细节亲身学习和体验成功的教育实践。八十七中学此次更是长途跋涉,几经颠簸地前往济南第五中学、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和闻名中外的教育改革试验校——杜郎口中学。通过深入听课、交流、讨论、讲座等多层次、多元化的活动,参加活动的教师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学习到了一些值得借鉴和能够帮助自身改进的地方。其中,最令人深刻的就是杜郎口中学以行动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观的诠释:

课堂上,教室里取消了讲台,以“10+35”的学生35分钟主讲加展示为主、教师10分钟补充提炼为辅,转换了教师与学生的再课堂中的地位。学生的发言可以是长篇大论,可以是只言片语;可写在预习本上,可写在黑板上、地板上;也可以是演、唱、跳。教师在课堂中积极带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使学生发言和讨论,并适时给予指导。这样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不断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让课堂“活”了起来,更让学生的学习“乐在其中”。

课堂下,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为学生讲解习题、传授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传授只是相比,如何整理所学、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更能为学生长期的学习做保障。校园里,校园板报中皆是学生写的诗歌、文章和感悟。真可谓课堂内外皆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三、践行所学,完善日常教学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从山东回来,参加此次活动的老师不仅将所学形成了一篇篇细致而又充满自己思考的考察报告,还通过思考积极将这些感悟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杜郎口中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展示机会,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另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组员向组长汇报,组长向教师汇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对学生的掌控能力。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启发,八十七中学老师也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了起来。由于学生并没有经过自主学习模式的训练,因此学生小组学习的模式就先从课下做起,比如英语组的教师就让学生结成小组,组员向组长展示需要背诵的英语单词与课文的掌握情况,教师则通过严格考察组长的掌握情况和课上抽查进行控制,避免学生占用大量时间逐个给教师背诵、有效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四、及时总结,开启教学模式探索新路

教学模式是已有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是成功教学模式传承的载体,是帮助教学行为规范化、科学化的工具,更是有效教学实践开展的核心。山东考察后,我们意识到一个明确、响亮而又内涵丰富的教学模式对于八十七中学发展的重要性。在听取了大家的总结报告与反馈后,马廷芳校长结合自己对众多成功教学案例的了解和思考后提出,“要探索、总结具有八十七中学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次山东之行,带给我们的有收获、有启示、有反思、有疑惑,然而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成功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在自身教育教学提升中的影响,如何内化学习成果、怎样践行有效教学仍然是八十七中学在不断践行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学模式探索的新路上,在有效教学的实践中中,八十七中学领导及全体教师定将不负家长及社会的期待,为社会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2

我有幸参加了毕节学院继续学院组织的第二期信息技术短期集中培训。这一次给了大家更充分更自由的学习时间,不仅让我们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受到很多启发。

作为一位老师,有许多十分繁琐的事务,诸如登记成绩,排序等等。在学校没有安排培训之前,我每学期的期末成绩也是利用电子表格完成的。那个时候,自己只掌握了简单的排序和简单的计算公式,但是每次登完分数后,选中自己要计算的内容,然后一点函数,自己想要的总分、平均分都一次出来了,那种感觉真是爽呆了。

但是,自己毕竟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纯粹属于瞎弄,有些时候弄不出来,还是只有用笨办法。记得以前登记学生的医疗互助金时,学生的身份证号码不知道为什么,输入进去,一点回车,就变成了奇奇怪怪的文字。

那个时候,自己非常郁闷,恨不得把电脑砸了。学校又要求反复核对,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通过这次培训,我才醒悟过来,多半是那个格式没有设计成文本。就这一个小小的地方就足以折腾死人。

这足以见得,掌握一项本领是需要灵活学习,灵活运用的。仅凭自己头脑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时代总是在进步,软件总是在升级,我们的头脑如果停滞不前,那就跟不上时代的变更,赶不上软件的升级了。这次信息技术培训,还给我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要用巧劲。这个巧劲,是一些巧办法。例如:运用十字光标,将一横排或一竖排的内容进行复制,鼠标一拖动,万事OK。可我以前竟然是那么愚笨,

不知道怎么弄,最后只有自己老老实实一个个输入,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笨。

接触电脑两年多来,通过自己的实践,这个领域需要我们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老师,必须掌握一些信息技术,本次培训的EXCEL电子表格,WORD、POWERPOINT和FLASH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十分巧妙的技巧,但是,光是依赖培训也是不行的,我想还是要自己在工作之余多去实践,多去学习,多去请教,把知识活学活用,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3

我是中心小学的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很庆幸上级领导部门为我们安排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培训,解开了以前教学时的很多困惑。之前上课的时候总是不会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请教老教师后也是一知半解模棱两可。通过参加这次领导安排的信息化培训,这些信息化的教学工具才真真正正地发挥作用。20xx年10月19日在中心小学开展的信息化培训课程,使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首先是写教案方面。因为是新教师以前基本没有写过真正意义上的教案,所以,写教案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每次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他们总是忙中抽闲从头到尾给我叙述一遍,指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易错点。但是这样效率很低,一方面占用时间太多时间,另一方面口口相传总有遗漏之处。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班班通里面有教案设计这个模块,里面详细显示了各个名师的教案,我可以仔细研究名师的授课方式,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争取把教材吃透,把方法学到。当我认真研读完所有名师的教案后,再编写教案时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其次是课堂教学方面。记得我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还不会用班班通,课上的不够有趣,学生除了感觉我是新老师对我本人感兴趣外,课程的内容他们知之甚少,这都是因为我没有经验,备课不充足。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班班通里面有我们所学课程的各种课件,优教课件、名师课件,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件,还可以进行增减,解决了我授课的一大难题。现在我都是提前在班班通上拷贝课件,在参考多个课件后,选择合适的课件,然后进行删减。再上课,我就可以很好的把我的授课内容与教学课件融为一体。

再次就是在课后辅导方面。在学校组织教学信息化培训之前,我们的课外作业只有课本或者教辅资料,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在参加了培训后,我了解到班班通授课平台上有我们每节课程的测试题,预习达标、课堂达标、单元检测。可以提前编辑删减,也可以在授课时进行标注。而且有提问、表扬、抢答等环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学生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与进步。

当然,信息化授课平台的内容还有很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益处。我希望领导部门能多组织这样的学习培训,让我们能在培训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奉献更大的力量!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4

“引子:昨天六点起床,八点半坐高铁去上海,晚上九点半才到家,十点四十睡觉。日子很辛苦,所幸心底一直有热爱……”——摘自张文娟《那些光阴的故事》

周日下午两点至五点,在实验小学厚德厅礼堂内地听了张文娟老师的学术讲座。未见张老师之前,首先百度了她的简介:安徽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中心学校教师,当涂县小学语文教研员。曾获“省十佳青年教师”“省巾帼建功标兵”“市先进工作者(市劳模)”等称号。曾获第二届长三角班主任大赛小学组第一名、第二届安徽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六届华东四省优质课评比特等奖。一百四十余篇论文发表于《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教学》《小学教学设计》等等。

古人常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非常崇拜专业素养极高的教育工作者,对于那些高尚品德、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更加心生仰慕。三个小时的专题讲座听下来后,除了仰慕,更添几分惊诧和疑惑。同样从事小学教育,张老师是如何做到“阅读——安静地成长。”张老师说自己都是快四十岁的人了,还过着学生样儿的生活。她喜欢做一名学生,渴望每天都能有学习的时间与心境。不过她也说这样的状态可遇不可求,上班时各种琐事缠身,心里焦灼得厉害——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己的底子本来就很弱,怎么能不学习呢?这大概就是我们口中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吧!张老师的讲座中不仅看到了她的大格局,大气度,我还感受到一名对教育工作者对自己事业的热爱。通过她在阅读中的成长故事,让我看到了读书本身是一场伟大而漫长的“造心”工程,读书让人的心灵变得丰富,细腻而充盈。张老师的读书写作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因为热爱,而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十八岁走上工作岗位,带的是小学毕业班,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围着我这个大孩子。那时的自己是一位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小老师,更是一个喜欢阅读、写作的热血青年。白天上班,晚上伏案阅读、写作。昏黄的灯光下,如甘泉般的文字散发出淡淡的墨香,滋润着我的心田。细细的虫鸣、指尖划过纸张的声音让我如痴如醉。日子在不经意间过去,学生灿烂的笑容、草丛中的秘密、上班的趣事儿、教学中的反思……很多化作文字留在笔记本中。今时今日再次翻看,纸张间的文字愈发厚重,那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张文娟老师的文字记录了怎样的生活?带着好奇和疑惑,我走进了她的QQ空间,细细品读了她的文章。日志532篇,说说333则,相册2400张……一位热爱教育、用心钻研、笔耕不辍的老师形象跃然于脑海之中。开头那段是张老师写于20xx年7月6日,也就是暑期刚刚开始的日子。我们常开玩笑说:“为什么有寒暑假?那是给老师们治愈、疗伤的时光。”虽是玩笑,但却能说明一件事儿,大部分老师的假期基本用来休息、玩乐的。那么在张老师眼中假期又是什么?“暑假来了,像时光给疲于赶路的人,端上甘甜沁凉的泉水——好好享用啊,过期不候!于是,每天怎么过都觉得浪费,恨不得做好多好多事,才对得住时光的慷慨赐予。来,好好读书啊,好好写作啊,我和孩子们一起约定,在语言里沉浮与浸润,享受被熏陶与净化的可能;在文字里描述与思考,享受倾诉与珍藏的幸福。

第一天,上午开了半天会,下午睡了一觉,在睡梦中惊醒一一我要做读书笔记呀;第二天,婆婆住院检查,吊完水来我家,我忙着做午饭,下午冒雨去看荷花——我要寻找写作的素材呀;第三天晚上,家里来了很多人吃饭,洗完一大堆碗筷,我才能坐下来写读书笔记……”

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为什么这些年过去了,我的脚步还停在原地。书柜已结满蛛网,枕边的书尘封已久,笔早已干涸无墨,曾经的热血青年再难寻踪迹。老天总是最公平的,他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而我们更多的是抱怨时光流逝似白驹过隙,可问题还是处于疲于应付上,整天感觉做不完的事儿。何曾做到张老师这样静下心来阅读,安静地成长。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书籍上搜索着有关知识和图片,有时为了写一篇文章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上浪费时间。这就是平日那些被白白耗费的时光对我们的惩罚。

“清晨,外有凉风吹来,楼下街道寂然无声,整座城市还在沉睡中。这个时间刚刚好,我沉浸在一本好书里,聆听着作者的智慧点拨,咀嚼着语言的诗意与理趣,在摘抄中消化与积累。不知不觉,读完了四篇文章,完成当日的摘抄任务,心里踏实而又满足——好样的,今天没有白过……”最后把张文娟老师日志中一段优美的话送给大家。愿我们能静下来,定下来。好好读书,好好写作,专注做好当下,不叫时间白过。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5

学校于12月23号进行了教学信息化培训,我们在听了xx学院张教授的讲座后受益匪浅,使我对教学信息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信息化教学并不是课堂上学生使用电脑了,就是信息化教学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了什么东西。既然电脑是个比字典更丰富的学习工具,我们知道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时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觉得在学习、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要借助电脑,所以电脑的使用在内容要有选择。其次,相对于学生,教师面对信息化教学资源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战。同时也必须思考和实施新的对策与方法,教师一方面要积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更应重新确立教育教学的侧重点。由于教师与学生面对的是同样的信息资源,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

最后,电脑的使用固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给他们学习的自由。但是作为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很好的引导、管理,学生可能在一定的时间里从电脑里什么价值的知识也搜索不到,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所以培养学生上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应该是我们需要着重培养。在学习翻转课堂理念中,我也有如下感受:

从翻转课堂的优点看:

1、“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翻转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这样做可以实现让学生将有限的时间用到自己需要攻克的难点上,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2、“翻转”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下视频学习中,可以跟同学进行充分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上就会节约出大量的时间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索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翻转课堂过程中的疑惑:

1、如果每门学科课前都有视频学习和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学生有哪些时间看视频?何时小组合作交流?何时完成预习学案和课后作业?实现这一目标前提是学生必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2、翻转课堂从听课来看,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东西,弱化知识与技能,而数理化等理科的知识必须具备一定训练量和反复次数,学生才会掌握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不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能不能实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目标值得商榷,这与我们现行的考试体制也不一致。

思考与建议:

1、翻转课堂可以作为我们现行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翻转”来实现边缘生、尖子生的成绩提升;

2、视频及其他多媒体手段仅仅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和工具,不应该成为课的中心,课的中心应该还是课堂。

3、课前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明显加大,甚至超过学生原来完成作业的时间。如果长期下去,学生能不能吃得消,会不会课业负担过重?除非,每节课所有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消化落实,课下不留作业。

4、以目前的学校技术手段,很难实现网络环境的全覆盖。即使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能否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自觉的去完成视频学习,会不会出现有些同学假借网络视频学习之名,行上网游戏、聊天之实。再者,学生与教师时时互动交流平台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6

作为一名刚踏出大学校门的新教师,新的工作充满机遇和挑战,也使我对新的社会角色、新的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期待。通过这几天各位领导的讲座,使我对高职教育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也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受益匪浅,对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总结我对高职教育的新认识及听课体会。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就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而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负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教规模、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中高职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教投入;行业在人才供需、职教发展规划、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师资队伍、企业参与、集团化办学等方面起指导作用;对于企业作为外部因素推进政府、行业作用的发挥,要根据校企双方发展的内在需求,找到二者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寻求校企合作的项目。高职教育在这几年的改革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发展道路,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和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主要标志即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和终生学习对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靠投入拉动、出口拉动、拼能耗、拼资源的规模扩张转到靠提高质量和效益;其次,把教育摆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这些年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条件很大改善,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升,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突破,办学实力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提高,得到社会更多认同,使得呈现出蓝领高薪的国际化趋势。同时,高职教育也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发展理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基础能力相对薄弱,基本制度不够健全,校企深度融合缺乏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和机制创新,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生源逐年减少,高职教育的竞争环境将更为激烈,应用性本科教育迅速发展,高职教育突出技术技能培养的优势受到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明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深化高考分类的改革,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制度和标准体系;推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和标准体系;强化内涵提高质量,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和政府职业教育科学决策机制;广泛开展面向社区的教育服务,并要实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

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重视操作技能,而且突出智力作用,即将工程原理较好地应用于岗位实践,培养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三大转变趋势:一是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二是从模式选择转向制度创新;三是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看,高等职业教育整体上已经进入深化内涵、提升质量的发展新阶段。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是未来各高职院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其次,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基础。要注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要加紧形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行业指导”和“企业参与”中找到切实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强与行业、产业和企业的联系,突出教育与产业的结合,形成了学院紧跟行业产业,紧密联系企业,

三,教育教学管理与师德师风建设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管理的范围是全方位的,管理的层次是多方面的。我校生源包括普高生和对口中职生以及初中毕业生,专业多、教学层次多样、生源复杂,因此,给管理工作增加了许多困难,其工作性质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服务对象的多样性,

2、事务的繁杂性,

3、工作的常规性、时限性,"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是学校的办学宗旨。管理的目的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服务。因此,在整个教学管理中考务管理工作者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所从事工作的性质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工作的对象不尽相同,在对自己工作的成就感上会有较大的差异。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在前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课堂,面对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为主体,但教学工作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决定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使教师能体会到自己的主体性。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体会到更多的是来学生的尊敬和赞扬,在心理上易得到满足。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能够看到自己的付出所带来的结果,加之教师的工作很易量化,从而体会到自身工作的价值。

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内容。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特别是通过对“安贫乐道”,“教育之道”,“成长之道”的学习,使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所升华。

四,教育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解惑。作为一名大学教师,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和学生可以说是朝夕相处的,在课堂上又是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所以随时与学生保持着联系,只要学生有事,都应该及时在他们的身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站在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负责。这是一名成功的大学教师应该具备的。

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因此,我们要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良好的教师生涯规划,主要目的在于增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专业成长,终极目标在树立教师的专业地位与职业形象。从社会的角色期望而言,教师身负教育下一代的神圣使命,一位能做好生涯规划的教师,必能有目的、积极主动并快乐地投入教学,使学生学习具有效率。每个教师都需进行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自己生命的主角,做自己生命的设计师、领航员,真正为学生和自己的生命负责!

作为一名新教师,日后工作的路还有很长,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碰到的困难会接踵而来,面对这些,我会继续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努力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严格要求工作,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交流,尽快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职业学校教师。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7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必须在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社会的形势下肩负起传播现代文化和科技的职责。

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随着学校信息化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也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整合,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的,通过这次几个模块的学习,使我掌握了更多的电脑操作技术,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主学习、冲学习和高效学习。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数学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8

转眼间,为期14天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快结束了,回顾这些天的学习生活,我深感自己与当今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的差距,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只有不断的学习,接受新理念、新技术、新事物,学会并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才能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回顾这14天的学习生活历程,我们忙碌着,却充实着;我们劳累着,却快乐着。

这些天的培训,主要学习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微课制作资源的收集与处理;多媒体资源的信息检索、获取与处理;录屏式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格式工厂;图形图像、音视频素材的收集与处理;彩视的制作等。另外,还到南庄三中和平洲三中听了两节科,在南庄三中老师的课上,感受到了全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而平洲三中的讲评练“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都使我豁然开朗。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次培训中的心得体会:

1、更新了观念

通过培训,我了解了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能力

通过培训我在多媒体有效运用方面有了较大进步。本次培训不仅仅在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还增加了学员的上机实战操作训练,我学会了如何快速的在网上检索资料、cs的制作、小影、彩视、易企秀的制作等。更好地使用各种软件来支撑教学,可以轻松构建自己的微课教学过程、编写学案。

3、开阔了视野

培训其间随同班级到南庄三中和平洲三中进行听课学习,两所学校的翻“转课堂”和“练评讲”的教学方式是信息化教学时代的代表。培训让我认识了很多教育中值得学习的榜样,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活到老,学到老。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地认认识了:只有紧跟信息化教育的步伐,才能不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5、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放在百度上搜一搜,查一查,都能迎刃而解。就像来这里培训听到老师们说得最多的两句话一样“内事不解问百度,外事不解问Goole”,“知之为知之,不知Goole知"。

以上就是我此次培训的一点感悟,虽然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以后继续加强学习、领会体悟,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和交流,信息化这股扑面而来的教育清风,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9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中国加入WTO后,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创新性人才参加国际竞争。同时,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高低来决定。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

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通过培训,使我们具备了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及教学条件有效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了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加以优化教学环境的能力,具备了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

总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所学到和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更好地应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最后,我想说,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余进行培训是我的荣幸!我会不停地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持之以恒,不懈地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10

这次参加“国培计划”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更新了教学理念

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掌握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二、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

三、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培训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灌输知识的思想,更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使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学到更系统、有价值的知识。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时时检视自己,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次培训,充实和完善了自己,我很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次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教学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11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发展快。为适合教育形势的发展,我校从三年级开始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

并把所学的知识使用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当我看到学生们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学习时,我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在此,我想和我的同仁们一起分享这欢乐的一刻,一起分享我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一、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营造好学生课堂学习的环境,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理解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二、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首先,能够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其次,能够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任何一种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都应该建立在深入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譬如,"任务驱动"教学强调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水平、内化。所以,要准确理解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三、营造创新、开放的学习环境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办法教好学生的。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正以惊人的速度层出不穷地发展。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

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师生共同拥有了一个创新、开放的学习环境,共同拥有了一个知识交流的平台。

教师已经不再是从前无所不知的圣人。现在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我们已不再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我们能够做到的仅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知识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交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人机交流的平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使用计算机的水平。

如在学习《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课时,教材上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最新的软件系统。为此,我和学生们一起上网在百度搜索中搜索关于计算机信息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们感慨地说:“老师,网络真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是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并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使学生的创新水平达到整体提升。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12

xx年11月的12日至21日,我有幸参加了毕节市第三期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在这短短10天的日子里,对我来说受益匪浅,不论在理论学习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新认识和学习兴趣。下面我就把这次培训,所学的点点滴滴与大家分享。

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

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相信这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们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13

近期有幸参加了“国培20xx”,丰富的视频学习资源让我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这些视频资源都是我们平时急需的知识,比如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PPT教学设计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就《微课的设计与应用》这一视频与我平时自己的一些看法做个简单梳理。

通过对于微课的学习和体验,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方式,我觉得应该具有如下几个要素。

一、短小精悍、清晰明了。

小,即微课容量小,目标明确。教学微视频时间不宜过长,最佳时长一般在5-10分钟之间,加上片头片尾最长不宜超过15分钟。可以使学生在这段时间里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不易分神。

二、主题突出、主线分明。

微课是一种浓缩型课程,时间简短,知识点明确。在罗列论据时就要求精准,为此在选择论据时要做充分的考虑,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以免节外生枝。此外整个微视频教学过程一般只有一条教学主线,在这一条主线上应突出重点内容,尽量避免无关的“侧枝旁叶”的出现。

三、知识点简练、明确,针对性强。

我们在制作微课PPT的时候,教学微视频内容应相对简练、明确,以解决某个问题为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一般一个微视频只选择一个知识点,应避免多而杂。此外由于微视频时间短,不允许在导入和小

结环节花费过多时间,但不等于就此省略,这些环节处理好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导入应力求做到新颖独到、引人注目,小结应做到干脆利落,但不管是导入还是小结都要简洁明了,不能拖泥带水,耗费大量时间。

四、联网分享,随时学习。

我个人觉得,可以将制作的微课视频放在互联网网盘中进行分享。学生在家用电脑或者手机都能观看复习。也方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是个人对微课的一点浅薄的理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同时,微课作为一种新生的高效率的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尝试与反思微课教学,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更加快乐、轻松。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14

通过这次培训,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使我感受到教学工作任务的艰巨。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使我们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的教与学活动中,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深深的体会到:

1、通过培训分清楚了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概念。

教育技术必须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但却并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教育技术的有效运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地选择有形技术,将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合理的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课堂增添情趣,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奠定基础。

2、通过培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一改过去的“多媒体可有可无”的落后思想,我们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并初显成效,可以说终于尝到了信息化教学的甜头。相信这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但是,信息化教学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好几年了,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4、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使我们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15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对指导学生阅读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熏陶和启迪。众所周知,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且能让小学生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进而丰富其情感体验,发展

他们健康的个性。因自身一直从事数学教学,虽熟知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但对其具体的方式方法的指导,知道的就微乎其微了。通过短暂的微课程学习,使我知道了如大人给予有效的好书指导、并通过图书室、开展读书会、观赏原著电影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自觉进行课内外阅读。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16

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信息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日益丰富并指引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作为科技发展与文明传承的教育事业面临着信息化大军的整合与崛起。

信息发展以快捷、便利而主导人们的衣食住行。但信息化的发展也是一个渐变与飞跃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电子科技运用在教学中已成家常便饭,而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堂巧妙结合成为教育一线工作者的始终追求。我从自己教学实践出发,对信息化教学课堂融合谈以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基本运用意识的形成。

作为一线的教学者,跟不上网络步伐与现代科技发展前沿是众多一线边远教师面临的最大困境。而要能使得信息化进入课堂就得经历一个意识与实践的初级探索运用阶段。意识是发展的首因,在初涉网络世界、新鲜事物面前好奇与渴望是人皆有之,但每一个人由于天资与接受程度的不同,对现代媒体接受有着参差不齐的想法。故而在初涉阶段敢接触成为了以后发展的先决条件,也就是对兴趣激发和探究欲望启迪。比如:多观看演示、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关注相关媒体引用等等,经历依葫芦画瓢到胸有成竹的量变过程。

二、基本技术掌握并运用在教学活动中。

在尝到甜头的基础上,我们要乘势追击,对现代媒体技术进行研究,准确而很好的把握相关技术要点。做到多积累、广运用、多实践、善改善。比如:在教学中,几何画板、思维导图、优课V、PPT、flash、微课等要能权衡各种软件优势,课堂运用上力争熟能生巧,锦上添花。课堂教学是师生感同身受的形体语言艺术,现代教学媒体以便利直观、资源丰富、表达精准等强大功能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我们唯有投其所好,集众家之长唯其所用。

三、用好新鲜媒体技术,打造特色教学课堂。

“一节好课”是检验一名教师基本功的最好办法,当下如何去促成一节好课。这里就少不了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好的媒体能给课堂增色,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更能让一个教师把个人信息化水平展现。新鲜媒体以新给人一种追求感,但不能很好运用就会适得其反,不能发挥应有的课堂辅助效果。适合自己的才有可能唯自己用,贪多求新、五花八门、争相展示自己的媒体技术是很多教师接触新鲜媒体时常犯的错。就此种种,就会出现大家花大力气的学习购买新鲜媒体,却更多的把比试媒体技术占据课堂主导地位,不能顺应课堂教学所需,无边无际的进行竞技奔波,而执教者与观摩者却停留在叹服与渴求的低次次情感体验中,不能看到教学融合的效果,无法提升到信息化与课堂融合的高度,发挥媒体应有的辅助作用更定无从谈起。

四、新老并用,学会掌握前沿技术。

信息世界瞬息万变,今天的一切完全成就不了明天的美好。所以要在信息时代不落伍,就必须更新与完善。在教学之路上,传统与现代技术缺一不可,我们在追求新鲜血液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传统教学的优点。而现实却存在猴子掰包谷,感时新一阵风让教师没有时间成果而草率的接受新的事物。这样就会使得各种媒体技术运用间脱节,更谈不上整合各种媒体优势,打造出自己可用的教学之风。所以,在信息化逐渐深入人心的当下,我们必须有高远的思想意识,在坚持与创新中找到很好的契合点,不捡芝麻丢西瓜,不赶鸭子上架,顺应教学需求该新则新,该用则用,该全就全,该舍就舍真真的把媒体技术与教学融合到一起。

老师们:教学是艺术,在信息化教学运用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战胜艺术的至高点,靠的就是对新鲜技术的敏感程度,靠的就是一种敢于接受的胆魄与毅力,靠的就是万花丛中的一点绿,靠的更是永恒的追求与不懈的探索。教学者我们停不下学习的步伐,不忘初衷,坚信在庞大的信息世界里有适合自己立足之所。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心得体会 篇17

聆听了惠东县一灯名班主任,《融合学科资源,创新活动》主题研讨会。班级文化,简单的说,就是班级风貌,是区别于其他班级的核心元素。班级的管理,说到底就是打造班级的文化。为了营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和谐班级,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作为班主任,需要各种技巧、要有细心、更要有耐心,下面是自己在学习《融合学科资源,创新班级活动》的一点心得体会:

名工作室成员研讨发表时都讲到了,班主任的管理要做到事无巨细,勤字当头。尤其新集体产生之初,学生对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管理规定不明了。这时就需要班主任眼勤、嘴勤、脚勤、手勤。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要及时发现,规定纪律要讲明白透彻,督促落实要事事亲到,必要时还要亲自示范。西方有位著名的管理学家曾经说过,现代的管理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感情。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老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老师如果缺乏对学生的爱,那就丢掉了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因此,我们应该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理想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使双方产生理解和信任。

班主任的管理要做到事无巨细,勤字当头。尤其新集体产生之初,学生对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管理规定不明了。这时就需要班主任眼勤、嘴勤、脚勤、手勤。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要及时发现,规定纪律要讲明白透彻,督促落实要事事亲到,必要时还要亲自示范。很多情况是我们没有坚持,也没有监督学生坚持,没有让学生养成好习惯。习惯决定成败,小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自制力较差,可能一个故事甚至一句话就能激起他们好好做人,努力学习的冲动,但往往只是个冲动,不能持久,所以要用精细化管理,培养好习惯,大体都采用魏书生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承包制。开始时我班也是这样做的,后来,感觉操作难度大,执行的不好,所以不少方面在下滑,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这一方法再落到实处。

通过这次听一灯名班主任研讨会,观念得到了更新,学得一些有用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各学科融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生成自己的见解,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我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爱中实施教育。我力争做一个研究型的班主任。争使自己的工作再上新台阶,再登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