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书信>检讨书>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精选9篇)

检讨书 阅读(1.94W)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 篇1

音乐活动中,经常看到的打击乐教育模式是:孩子跟着老师提供的节奏,一边又一边的模仿练习,直到孩子“学会”为止。如何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呢?中班打击乐《粉刷匠》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精选9篇)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活动开始,只见王老师不慌不忙地出示一张没有颜色的小猪的新房图片,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小猪的新房漂亮吗?”小朋友马上七嘴八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漂亮”、“没有颜色的”、“不好看,给它涂上颜色才好看”。这时王老师“好,那我们就来做小小粉刷匠,帮小猪来刷新房吧”,短短一句话就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活动的内容“粉刷匠”。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刷起了房子。而老师此时则是静静地观察孩子的动作,并不时地用鼓励及赞同的眼神回应着孩子。

音乐一停,老师就已经将目光注视在孩子们身上,“谁来试试,你是怎么刷房子的?”孩子们争先恐后举起小手。一个男孩子上前,随着音乐双手做摸墙状,快速地上下移动,表现八分节奏的动作,“哦,你是这样快快刷的,真棒!请你来教教我们吧!”刚才还有点羞涩的男孩,俨然像个小老师似的教了起来,王老师却像个渴求的孩子,在小朋友中间认真地学着。“哎呀,那你们知道哪个节奏在说这个快快刷的动作呢?”大家学好这个动作安静下来后,老师求助似地拿出三张节奏卡(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带休止符的八分节奏)。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纷纷发表起自己的看法:“__多的是快快刷的”、“__下面有横线的是要快快刷的”、“这张只有2个__,那张有4个__,是要快一点的”。“哦,是这样吗?”老师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大家。“我们试试不就知道了吗!”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提议。“你的办法真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被老师这么一说,乐得这个小朋友呵呵直笑。在音乐声中,老师和孩子共同验证了结果。“对了,我们说对了”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我们的小粉刷匠真能干,那你们还能用其它动作来刷这个节奏吗?”“可以,老师我可以横着刷”、“我会画圆刷”……片刻,孩子们就巩固掌握了八分节奏。

“哦,快快刷的累了吧?”老师关切地说。“那你可以怎么刷让自己放松一下呢?”“慢慢刷”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太好了,你来教教大家吧……”随着音乐的节奏,大家又乐此不彼地学了起来,并且同样地找出了慢慢刷的四分节奏卡。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又掌握了四分节奏。

高-潮过后,老师提出那张有八分休止符的八分节奏卡(休止符用红笔画),这是只听见孩子开始窃窃私语:“哦,这么难的!”。这让我们几个下面听课的老师也一阵心揪:“这个节奏这么难,让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学习,老师要如何解决呢?”。只见王老师神态自若地将节奏卡贴到刚才的八分节奏卡下面,用挑战的语气问:“你会这个节奏吗?它与前面的节奏有什么不同呢?”室内一片寂静后,又马上沸腾起来:“老师我知道,这里有空的”、“0表示要休息”、“有红灯”、“下面有横线”,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又活跃起来,活动也相当投入。“有线的有红圈的这个节奏要怎么刷?”老师追随着孩子的回答紧接着问。站起了一个小男孩,他镇定地说:“刷房子的时候有一个装颜料的桶,那个0(指休止符)像桶一样,刷的时候先把刷子在桶里蘸一下,再刷一下。”“太好了!你来快来做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刷!”伴随着音乐,师生开心地玩着、学着。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节奏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

最后,老师请小朋友完整欣赏音乐,回忆音乐的那里是快快刷?哪里是蘸一下、刷一下?哪里是慢慢刷?经过完整的动作练习后,用上乐器进行伴奏。整个活动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 篇2

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上完了,可大部分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却已忘得差不多了。必须进行认真复习,才能巩固和掌握以前的学习内容。如何让学生对复习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呢?我将课本中所学过的内容先进行了归类总结。首先我让学生打开目录总的了解本册书的重点是什么:歌曲一共有几课?重点调是什么调?读谱知识都讲了哪些标记?欣赏课主要让大家听赏和提高哪些内容等等。

在复习欣赏课的内容时,我不再让学生一遍遍地听了,而是用电子琴弹奏一两句旋律,请学生猜是哪首乐曲的主题曲。同学们很感兴趣,纷纷举起小手,让我检查他们的听辨能力是否有进步了。假如学生判断准确了,就一起再唱一唱,使每个学生熟练掌握每首欣赏曲的主题旋律。

读谱知识,让学生以三人小组为单位相互说说,写写来掌握。歌曲识谱集体唱熟后,再让学生分小组用自己的手形五线谱来记忆。

歌曲和综合训练中的声乐练习曲则通过学生集体齐唱、小组竟唱来解决。

课堂上,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和同学们一起将歌曲、综合训练、读谱知识及所有的欣赏曲,用大家喜欢的填空、多项选择、连线、问答式等形式表现出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都在认真地思考答题的方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再也不会是师问生答的枯糙的教学模式,每个班的教学任务都是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的。

这种形式学生喜欢,我上课也很轻松,希望以后与学生之间能不断创设出更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及艺术魅力吸引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 篇3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以有组织的乐音为形式,以丰富的思想感情为内容,把人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联想,发人深思,给人以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激励人、鼓舞人驶进高尚的境界。《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总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具有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易转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

一、童化自己,拉进与孩子的距离

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那么孩子和老师之间就必须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师首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觉得老师亲切的象孩子们的好朋友对老师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二、创设唱歌的情境,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创设这个情境呢?

1、讲述故事,引发兴趣

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或者将歌曲融入故事情节当中。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2、教师范唱,感染幼儿的激情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范唱可一次,夜课两次,第一次范唱是清唱并借助于动作,让幼儿感知歌曲的美妙、欢快活泼及有趣;第二次范唱是边弹边唱,让幼儿根据歌曲演唱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出歌曲中的有趣画面;也可以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们体会抒情叙事歌曲的温馨情境-这样,使孩子们对歌曲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急于表演的欲望。

3、教师教唱,提高幼儿歌唱能力技巧

唱,是一项重要的音乐实践活动,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唱可以使幼儿在音准、吐字、唱词、节奏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尚未具备一定的视唱的能力,不能独立处理关于音准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能采用模仿演唱的方法来学唱歌曲。在教学中,多采用录音带。在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础上,通过三个步骤来帮助幼儿进行模唱:第一步,要求幼儿耳听录音,感受歌曲的意境;第二步,要求幼儿随录音进行轻声哼唱;第三步,要求幼儿跟随录音,反复进行歌唱练习,直至幼儿能够基本跟上录音的速度为止。

4、借助律动,抒发幼儿的情感

律动,是一种根据歌曲的内容创设动作,随着旋律的发展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孩子们好动,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而律动正好符合他们这一年龄特点,因此也就成为他们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讲述的启迪,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在教学中,我一般这样引导幼儿:

1、通过讲解、了解音乐。幼儿对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较深刻的,给幼儿欣赏音乐作品时,一定应尽量使幼儿对音乐产生一种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这个过程应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想象活跃,情感上也有所触动。要求幼儿闭目聆听音乐,并跟随教师有感情的配乐讲解,在脑中展现出美丽画面,使幼儿情不自禁地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深地感受乐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2、通过动作,表现音乐。要抓住时机,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情节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3、通过图画,展现音乐。孩子们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运用画笔、大胆想象,在纸上把关于乐曲描绘的种.种美妙景物展现出来,从而完成这一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总之,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实践表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 篇4

活动前,我们首先对目标进行了定位,音乐课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就是让小朋友能够学会唱一首新歌,但是对于这节活动,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小朋友能够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以及能够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内容,对于会唱这首歌我们是不做要求的。

活动我主要分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利用小手做出各种样子,从而产生用小手做动作的愿望;第二环节让幼儿仔细倾听找出歌曲中所说的内容,并能够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的节奏;第三环节发挥幼儿想象,让他们创编动作来表达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

开始时我首先利用小动物的动作与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们好,他们也很积极地就回应了____你好,这主要激发了幼儿用手表现做动作的欲望,在我询问他们,小手还可以做什么样子呢?小朋友一边想一边回忆以前我们所学习过的小手的动作,不一会儿,他们就小手举得高高的要回答我的问题,老师我会的,小手可以做小羊,咩咩咩,小手可以做小狗,汪汪汪,小手可以做大象,在小朋友积极地回答中我发现平时说的比较多的特征比较明显的小动物,小朋友都表现地很好,但是有些动物比如老虎、狮子,他们的特征不是很明显,用手做动作时,小朋友通常都是用一种动作来表示,如何区分他们,小朋友表达的就不是很清楚,这时我提醒他们可以用语言加动作来区分不同的小动物啊,老虎啊呜啊呜,狮子跑的快,这下小朋友表达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接着我让小朋友欣赏歌曲,说说里面小手做了什么?由于这首歌比较的长,于是我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降低了听的难度,让他们先听两段熟悉下歌曲的旋律,小朋友很顺利的说出了歌曲内容,这时我根据他们所说出示了图片,然后接下来我让他们挑战自我,接着听下去,再说说里面又说了些什么?这下小朋友听得可认真了,但由于歌曲太长了,他们说出的也不完整,在他们每说出一个我就贴出相应的图片,残缺的部分我们一起来边听边补,就这样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我们小手所做的所有的动作全部说出来了,小朋友都觉得自己很棒,也很开心!

最后我们根据图片内容,让小朋友大胆想象创编动作去表现,在小朋友表演时我尽量引导幼儿用更多的不同的动作去表现同一图片内容,鼓励他们,关注他们,让他们有更多的勇气去表现,大胆的参与,这一部分是整个活动的高潮,小朋友都比较积极也很放得开,做出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动作,气氛也比较的活跃,小朋友也表现得很愉悦。

整个活动我觉得目标基本达到,但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开始部分,我抓得不紧,小朋友表现欲很强,一直在用各种动作表现不同的动物,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我就没有控制他们说的时间,所以在这部分用的时间比较多,应该稍微收点,让他们说了部分又留着悬念继续下面的内容。另外还有活动中的应变能力,小班小朋友爱模仿,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模仿别人的语言,所以在回答老师问题时,如何让他们能够动脑筋,自己思考问题,或者如何引导他们不要故意重复别人的说话,这些语言上的技巧还有待继续的提高。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 篇5

音乐活动中,经常看到的打击乐教育模式是:孩子跟着老师提供的节奏,一边又一边的模仿练习,直到孩子“学会”为止。如何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幼儿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体现呢?中班打击乐《粉刷匠》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活动开始,只见王老师不慌不忙地出示一张没有颜色的小猪的新房图片,问小朋友:“你们觉得小猪的新房漂亮吗?”小朋友马上七嘴八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漂亮”、“没有颜色的”、“不好看,给它涂上颜色才好看”。这时王老师“好,那我们就来做小小粉刷匠,帮小猪来刷新房吧”,短短一句话就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活动的内容“粉刷匠”。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刷起了房子。而老师此时则是静静地观察孩子的动作,并不时地用鼓励及赞同的眼神回应着孩子。

音乐一停,老师就已经将目光注视在孩子们身上,“谁来试试,你是怎么刷房子的?”孩子们争先恐后举起小手。一个男孩子上前,随着音乐双手做摸墙状,快速地上下移动,表现八分节奏的动作,“哦,你是这样快快刷的,真棒!请你来教教我们吧!”刚才还有点羞涩的男孩,俨然像个小老师似的教了起来,王老师却像个渴求的孩子,在小朋友中间认真地学着。“哎呀,那你们知道哪个节奏在说这个快快刷的动作呢?”大家学好这个动作安静下来后,老师求助似地拿出三张节奏卡(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带休止符的八分节奏)。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纷纷发表起自己的看法:“X多的是快快刷的”、“X下面有横线的是要快快刷的”、“这张只有2个X,那张有4个X,是要快一点的”。“哦,是这样吗?”老师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大家。“我们试试不就知道了吗!”一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提议。“你的办法真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被老师这么一说,乐得这个小朋友呵呵直笑。在音乐声中,老师和孩子共同验证了结果。“对了,我们说对了”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我们的小粉刷匠真能干,那你们还能用其它动作来刷这个节奏吗?”“可以,老师我可以横着刷”、“我会画圆刷”……片刻,孩子们就巩固掌握了八分节奏。

“哦,快快刷的累了吧?”老师关切地说。“那你可以怎么刷让自己放松一下呢?”“慢慢刷”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太好了,你来教教大家吧……”随着音乐的节奏,大家又乐此不彼地学了起来,并且同样地找出了慢慢刷的四分节奏卡。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又掌握了四分节奏。

高-潮过后,老师提出那张有八分休止符的八分节奏卡(休止符用红笔画),这是只听见孩子开始窃窃私语:“哦,这么难的!”。这让我们几个下面听课的老师也一阵心揪:“这个节奏这么难,让中班上学期的孩子学习,老师要如何解决呢?”。只见王老师神态自若地将节奏卡贴到刚才的八分节奏卡下面,用挑战的语气问:“你会这个节奏吗?它与前面的节奏有什么不同呢?”室内一片寂静后,又马上沸腾起来:“老师我知道,这里有空的”、“0表示要休息”、“有红灯”、“下面有横线”,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又活跃起来,活动也相当投入。“有线的有红圈的这个节奏要怎么刷?”老师追随着孩子的回答紧接着问。站起了一个小男孩,他镇定地说:“刷房子的时候有一个装颜料的桶,那个0(指休止符)像桶一样,刷的时候先把刷子在桶里蘸一下,再刷一下。”“太好了!你来快来做小老师教教我们怎么刷!”伴随着音乐,师生开心地玩着、学着。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节奏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

最后,老师请小朋友完整欣赏音乐,回忆音乐的那里是快快刷?哪里是蘸一下、刷一下?哪里是慢慢刷?经过完整的动作练习后,用上乐器进行伴奏。整个活动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完成。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 篇6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反思《小鸭洗澡》

小鸭是我们班上孩子平时活动中比较喜爱也相对比较熟悉的家畜之一,小鸭走路的形态也是孩子们争相模仿的动作。因此,我在我们班开展了《小鸭洗澡》的音乐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我设定了三个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2、喜欢表演,愿意在同伴面前进行表演。3、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歌词和动作,体验创编的快乐。从活动的目标上来看,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能力水平。特别是第二点目标的制定,对我班幼儿的能力有一个提升作用,因为我班的孩子比较容易怯场,在人多的地方不能很大方的表现自己,因此我制定了这样的目标,希望从平时的教学中能够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现场表现力。而从活动的效果上来看,三点目标基本能达到。但是相对于前两个目标来看,第三个目标的完成有些不足。

因为材料的局限,没办法为幼儿提供真实的鸭子让幼儿认识,因此在本次活动一开始,我就通过播放图片让孩子们对鸭子有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于接下去活动的开展。接下来我用边唱边表演的方式来诠释这首歌曲,加上这首歌曲歌词简单,旋律朗朗上口,孩子们很快的就掌握了歌曲的内容,整个活动一气呵成,环节衔接顺畅,但是避免不了的出现的一些不足:1、教师所提供的钢琴伴奏速度有点快,导致孩子们在跟着伴奏唱的时候,总是跟不上伴奏的速度;2、在让幼儿自由为歌曲创编相应的动作时,孩子们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部分孩子都是跟着老师的动作来做;3、为幼儿提供的教学视频音量比较小。

对于音乐方面教学的活动,对我来说还是一门比较生疏的功课,教师应该如何的把握重难点,如何有效的针对活动内容提出问题层层推进是我要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后,我会有所收获,也相信经过不断的进行课后反思,一定能提升自己的业务教学能力。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 篇7

一.师生一起随音乐律动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音乐:大钟小钟)

二.歌曲学习

1.谈话法:让生谈谈自己家里的成员,描绘一下爷爷奶奶的样子、在家怎样帮助他们等,引出歌词并展示出来。

2.师生一起有节奏的念歌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词,并用动作来体现其内容。

3.观看屏幕上的孩子是怎样做一个好娃娃的。(熟悉歌词并开始接触歌曲旋律)

4.听唱法学习歌曲。(听歌2次,小声哼唱1次,为了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尊敬老人有礼貌呀”那一句或学生不会唱的其他地方,可以先叫同学自己说,然后请会唱的同学起来教唱。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5.有感情的唱歌。

三.表演拓展

1.引导生可以自由发挥,除了歌词中的人物爷爷奶奶以外,还可以是爸爸妈妈,除了送水,让座以外,还可以是扫地,切水果等,从而引导学生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进行歌词的创编,如:“爸爸工作忙呀,工呀工作忙,我帮爸爸切水果呀,切呀切水果”。。。。。。

2.生生互评,师总评。

3.学生自己找小伙伴分角色表演,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突出“家”的氛围。关键在于能随音乐完整的完成彝族表演活动,有角色,有内容,有道具等。

感悟及建议:

思考一:脉络清晰,谈话式导入建立了良好师生关系,本堂课脉络清晰。以亲切的谈话式开场,我认为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一下子把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学生带入了主题:在家要做好娃娃,怎样做好娃娃。同时,抓住了低年级孩子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说完就模仿屏幕上的孩子,在模仿时学生已经能随节奏念歌词了,这样即起到了引导作用,有为歌曲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思考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学习并拓展在表演的时候,引导学生除了歌词内容外,还加入了自己的内容,这样摆脱了让声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使之边为了自主式,探究式,创造式学习,这样,学生的想象空间更大了。

当学生把歌词创编成:“爷爷年纪大呀,总是爱睡觉,我给爷爷被子盖呀,爷爷笑哈哈,姑姑爱跳舞呀,总是爱跳舞,我给姑姑端水喝呀,姑姑笑哈哈。。。。。。”我感受到了新教材以及新观念带来的快乐。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 篇8

整合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它既是一种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种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层面上,音乐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将音乐教育活动与其他学科领域活动之间的交叉、联系和联合;在理念的层面上,音乐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用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音乐教育活动的性质,使音乐教育活动超越于学科本身的视野,赋予幼儿更为丰富的眼光,使其能从艺术的、科学的和人文的眼光来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音乐主题活动主线

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儿情感体验与游戏经验对幼儿的学习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活动前,教师应充分担当起观察者的角色,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包括幼儿获得经验的方式,这样才能寻找到音乐素材的“生长点”,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音乐主题活动,从而让科学的、启蒙的活动内容与自然事物现象密切联系起来。如我发现平日里孩子们对操场上的哈哈镜非常感兴趣,他们乐此不疲地照着、笑着、逗乐着……幼儿照哈哈镜的游戏经验赋予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歌曲《哈哈镜》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说唱歌曲,它体现的是人的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选择它作为音乐主题开展的音乐主线。

二、有机整合各领域的内容为音乐主线服务

整合的理念,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们教育内容要全面,即同一个内容的学习可以实现多种价值,既要关注认识的价值,又要关注情感的需要,避免过于单调的知识传授,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整合的教育内容要适宜,即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整合的必要性,有机整合各领域的内容,看它们是否符合幼儿的现有需要;是否对音乐主线有辅助教育意义;是否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哈哈镜》歌曲教学后,根据活动需要与幼儿的兴趣,汲取各领域相适合的内容,我们整合了语言活动“狮子照哈哈镜”、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和亲子活动“有趣的哈哈镜”等领域的内容,进一步创编并生成了“哈哈镜”的主题活动。

三、采用整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音乐“说话”

要体现整合教育的观念,教师就应该克服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鼓励幼儿从多方面来认识和表现。

(一)让音乐材料“说话”

音乐活动可以利用其特有的艺术性,将音乐的优美旋律、变化的节奏和不同的音色与幼儿生活情境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材料“说话”。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与各种音乐材料互动,从而提升审美情感。如亲子记录“有趣的哈哈镜”,发动家长协助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哈哈镜,并用图画、标记、文字等方式记录探索结果;引导幼儿把自己照哈哈镜的模样用好听的词汇编成说词,帮助自己记忆……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可以经历一种更为丰富也更为主动的学习。又如,围绕音乐主题开展,我在探索区投放了平面镜、放大镜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索放大镜镜像产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拿着镜子在自由交流着:“放大镜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镜子会反光,放大镜也会反光的”“鼓鼓的这一面照的东西变小了,扁扁的这一面照的东西变大了”……在自由的科学探索中,幼儿不仅认识了放大镜镜像变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内容。

(二)让幼儿用音乐“说话”

要培养幼儿的乐感,就必须让幼儿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乐“说话”,进行个性化的表现。活动不限定于一次完成,而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性活动中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并将经验迁移到新的材料中,让幼儿结合自己对新材料的理解,运用动作、创编和合唱等多种方式尽情地用音乐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1.为歌曲配动作

根据该音乐素材的特点,即双声部说唱的地方有问奏音乐,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听辨歌曲中的问奏,创编照哈哈镜的滑稽动作。借助幼儿间的思维互动,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么滑稽动作表现照哈哈镜时,幼儿开始只是用诸如踮脚尖、半蹲等动作来表现形态上的变化,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幼儿的创意越来越多,从身体动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横生。同时,在为歌曲配动作时,有些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做滑稽动作,结果出现了混乱,但我并没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时找到了原因——幼儿过于热衷滑稽动作而忽略了音乐。于是,我肯定了幼儿在动作上的创意,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倾听乐曲,并根据音乐的变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动作,使动作与音乐相协调。

2.为歌曲编歌词

根据节奏创编歌词,将创编歌词的学习融人到变化橡皮筋的“魔术”当中,有效地激起了幼儿创编兴趣。如:圆滚滚、胖墩墩,长又细、瘦又高;小小的、肥肥的,高高的、短短的;宽宽的、扁扁的,瘦瘦的、长长的;长又细、圆又胖,高又瘦、短又小;长又长、厚又厚,扁又扁、粗又粗……创编完歌词后,以游戏“照镜子”的形式说唱歌曲。

3.双声部合作演唱歌曲

运用小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组用歌词伴唱,另一组有节奏地说歌词,两声部同时合作说唱歌曲,将歌曲教学画上圆满句号。贯彻整合教育理念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思考、审视、反省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蕴涵的“以幼儿发展为本”思想,在音乐主题教学组织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发展幼儿的个性、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最终实现“审美与快乐”的音乐教育理念。

幼儿园音乐课的反思 篇9

整合具有两方面的涵义:它既是一种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种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层面上,音乐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将音乐教育活动与其他学科领域活动之间的交叉、联系和联合;在理念的层面上,音乐教育活动的整合是指用一种整体的眼光看待音乐教育活动的性质,使音乐教育活动超越于学科本身的视野,赋予幼儿更为丰富的眼光,使其能从艺术的、科学的和人文的眼光来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

一、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音乐主题活动主线

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儿情感体验与游戏经验对幼儿的学习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活动前,教师应充分担当起观察者的角色,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包括幼儿获得经验的方式,这样才能寻找到音乐素材的“生长点”,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音乐主题活动,从而让科学的、启蒙的活动内容与自然事物现象密切联系起来。如我发现平日里孩子们对操场上的哈哈镜非常感兴趣,他们乐此不疲地照着、笑着、逗乐着……幼儿照哈哈镜的游戏经验赋予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歌曲《哈哈镜》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说唱歌曲,它体现的是人的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选择它作为音乐主题开展的音乐主线。

二、有机整合各领域的内容为音乐主线服务

整合的理念,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们教育内容要全面,即同一个内容的学习可以实现多种价值,既要关注认识的价值,又要关注情感的需要,避免过于单调的知识传授,从而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整合的教育内容要适宜,即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整合的必要性,有机整合各领域的内容,看它们是否符合幼儿的现有需要;是否对音乐主线有辅助教育意义;是否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哈哈镜》歌曲教学后,根据活动需要与幼儿的兴趣,汲取各领域相适合的内容,我们整合了语言活动“狮子照哈哈镜”、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和亲子活动“有趣的哈哈镜”等领域的内容,进一步创编并生成了“哈哈镜”的主题活动。

三、采用整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音乐“说话”

要体现整合教育的观念,教师就应该克服单一化的思维方式,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鼓励幼儿从多方面来认识和表现。

(一)让音乐材料“说话”

音乐活动可以利用其特有的艺术性,将音乐的优美旋律、变化的节奏和不同的音色与幼儿生活情境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材料“说话”。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与各种音乐材料互动,从而提升审美情感。如亲子记录“有趣的哈哈镜”,发动家长协助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哈哈镜,并用图画、标记、文字等方式记录探索结果;引导幼儿把自己照哈哈镜的模样用好听的词汇编成说词,帮助自己记忆……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可以经历一种更为丰富也更为主动的学习。又如,围绕音乐主题开展,我在探索区投放了平面镜、放大镜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发现、去探索放大镜镜像产生的神奇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拿着镜子在自由交流着:“放大镜一面是鼓鼓的,另一面是扁扁的”“镜子会反光,放大镜也会反光的”“鼓鼓的这一面照的东西变小了,扁扁的这一面照的东西变大了”……在自由的科学探索中,幼儿不仅认识了放大镜镜像变化的特性,而且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内容。

(二)让幼儿用音乐“说话”

要培养幼儿的乐感,就必须让幼儿自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用音乐“说话”,进行个性化的表现。活动不限定于一次完成,而是在一个连续的过程性活动中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并将经验迁移到新的材料中,让幼儿结合自己对新材料的理解,运用动作、创编和合唱等多种方式尽情地用音乐语言表达个人感受。

1.为歌曲配动作

根据该音乐素材的特点,即双声部说唱的地方有问奏音乐,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听辨歌曲中的问奏,创编照哈哈镜的滑稽动作。借助幼儿间的思维互动,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么滑稽动作表现照哈哈镜时,幼儿开始只是用诸如踮脚尖、半蹲等动作来表现形态上的变化,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幼儿的创意越来越多,从身体动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横生。同时,在为歌曲配动作时,有些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做滑稽动作,结果出现了混乱,但我并没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时找到了原因——幼儿过于热衷滑稽动作而忽略了音乐。于是,我肯定了幼儿在动作上的创意,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倾听乐曲,并根据音乐的变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动作,使动作与音乐相协调。

2.为歌曲编歌词

根据节奏创编歌词,将创编歌词的学习融人到变化橡皮筋的“魔术”当中,有效地激起了幼儿创编兴趣。如:圆滚滚、胖墩墩,长又细、瘦又高;小小的、肥肥的,高高的、短短的;宽宽的、扁扁的,瘦瘦的、长长的;长又细、圆又胖,高又瘦、短又小;长又长、厚又厚,扁又扁、粗又粗……创编完歌词后,以游戏“照镜子”的形式说唱歌曲。

3.双声部合作演唱歌曲

运用小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组用歌词伴唱,另一组有节奏地说歌词,两声部同时合作说唱歌曲,将歌曲教学画上圆满句号。贯彻整合教育理念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实践、思考、审视、反省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蕴涵的“以幼儿发展为本”思想,在音乐主题教学组织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发展幼儿的个性、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最终实现“审美与快乐”的音乐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