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实习>实习报告>

语文教育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通用3篇)

实习报告 阅读(1.34W)

语文教育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 篇1

2个月的教育实习,颇多感慨,特就“设问析疑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一角度写一实习总结,欢迎各位踊跃发言!

语文教育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通用3篇)

设问析疑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我总共听了指导老师三堂课,其中两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电教室上的。他的课堂大半交给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因为工作繁忙,他很少教我具体该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调节气氛、怎么设计教案。他只给我一个总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的话说,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这句话可以说是他对我指导的全部,但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句话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虽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其次是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的调查。在见习的三、四天时间里,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我对班上的语文水平和每个学生的水平有了基本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再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新教材分必修1、必修2两本书,总体上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它从先前的应试教育转为对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上。所有的这些给我的只有一个讯息——我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

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material),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写了什么,怎么样,勾勒了怎样的意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由我带着他们一起分析这一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然而然的他们会仿照第四节的分析来自读、分析第5节。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通过音乐的渲染,再次把他们拉入了那种意境美。怎么去提问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一个总的前提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考虑如何提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连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

问题提出来了,如何引导呢?首先对学生的发言应该鼓励。发完言后应有恰当的评价。不要小看了那几句鼓励的话,它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有好几位学生在给我的留言本里写道:“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可以受到肯定。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这是他们心底发出的话,因此不要忽视了给她们鼓励。

引导可适当启发、点拨。如教《华罗庚》一文时,分析课文结构、解读传主思想、分析文章写作特色时,我都会联系先前学过的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启发他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布衣总统”孙中山》,这篇文章是通过生活中的几个方面表现传主甘于淡泊的品质。那么《华罗庚》还是不是从一个方面来写的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以时间为顺概括了他一生的经历。我接下来便问: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是漫长的、复杂的,作者是不是只写了传主某一方面的品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此很自然的转为课堂的重点——讨论文章突出了华罗庚怎样的品质,通过什么事怎样来表现的。在上《作文有文采》这堂作文课时,唐突的叫学生分析一个例句的好坏,他会哑口无言,不知从何入手。我会提醒他们例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哪些修饰词,用了哪些动词,调动了哪些感官,这样写的效果怎样,给人的感觉怎样等等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这样不仅使他们学到了作文怎么做到有文采,同时也学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由此看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了,要通过知识迁移、层层推理、由浅入深等等方式去做适当的引导,要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要自己作答。

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节课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重点,消化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说来,从设问到析疑再到总结,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钻研教材的程度、对课堂的驾御能力的高低、教学技巧的灵活处理等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一个月的语文教学结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会有成绩。设问析疑、教师点拨法是我运用得较多的教学模式,它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让我很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当听到指导老师“非常好”的评价时,当学生不约而同的说“老师,你的课让我听得入迷了”,“你是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有了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这次实习,听过十几位老师的不同的授课方式,吸取了许多的经验,发现每个老师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我才明白“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应该说这次实习,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而是使我那种教师应该塑造个性化教学的观念越来越明显、清晰。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课。怎样上好它,每位语文老师应该根据个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学习更加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发展。

语文教育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 篇2

一个多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对我启发都很大,尤其是对怎样讲好一堂语文课及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语文教师颇有思考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几张薄纸黑墨无法承载的。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我人生的一笔难得的财富。

教育实习是大学教育尤其是我们师范专业教育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们进行了两个星期的学校备案试讲,刚开始的集中试讲训练就特别辛苦,但是我们并没有丝毫的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把这个当成训练的极好机会,指导老师更是要求我们在做好知识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特别要注意角色转换,从现在开始每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语文教师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短短两个星期的培训中我们锻炼了胆量,转变了角色,初步掌握了教学的基本流程和一些教学方法,可以说学到了很多,充实了很多,为后来的正式讲课作了一个极好的铺垫。

9月16日,我们怀着难以诉说的心情以及对教师这种职业的神圣的向往,来到了我们的实习目的地——延安市实验中学。这是延安市的一所极好的完全中学,学校建设挺不错的,学习环境也挺好,学习气氛相当浓烈,设有高中部和初中部,我们实习的是初中部的初二年级。实习学校这些优越的条件对我们都是一个无形的压力和责任。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在之后的两个月里,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各个老师和学生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感觉所学的到东西远远要比三年以来在校园里学到的更丰富、更精彩,这些东西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正应了那句话“实践出真知”。这天我们和该校的领导及老师召开了师生见面会,他们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学校的一些情况,我们也明确了各自实习的语文指导老师和班主任指导老师,第二天实习正式开始。

我所在的实习班级是初二(4)班,是个较好的班级,全年级第一名就在我班,这个班生源较好,学生积极上进,刻苦努力,学习劲头十足。他们的语文老师又是他们的班主任,因此语文课颇受关注。加上他们用的都是新课标下的实验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好在我们有两个星期的集中培训,但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我仍是一脸的茫然。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我总共听了指导老师一个星期的课,这也是我们见习的一个周。老师上课都是用多媒体上的,她的课堂大半交给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教与学的效果相当明显和有效。通过一周的见习,我们基本上明确了他们讲课的基本流程与讲课风格和方法,也从侧面了解到了学生的一些情况。接下来的就是再仔细的研究新教材、备好教案和视觉媒体课件,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试讲,以期不断完善和提高讲课水平。指导老师因为工作繁忙,她很少教我具体该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调节气氛、怎么设计教案。她只给我一个总的教学思路:我们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只要把学习的思路讲述出来就可以了,接下来的任务就叫给学生,即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思考,都有说的,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这些可以说是她对我指导的核心,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些话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虽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

利用见习课余时间我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上网查看有价值的新颖的教学资料,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和课件的制作,并请老师给予指导和指正,而后再做修改和修补。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但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及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但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课件、我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因为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可以说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这是我们实习的重点。我的课堂大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质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阅读品味法或朗读感受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我想着就必须让他们充分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而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

比如我教《台阶》一文时,我就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地方,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环境描写突出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手法,以及善于把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我把他们作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切入点方面主要抓住文章开头一句话:“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底”作为突破口。因为它既是一个过渡句,也是本文立意的关键。还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的高”。可以说这两句结合起来就可以构成文章写作的主要出发点,更是父亲辛劳一生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根本原因体现,因此在设置问题时就围绕这两句话展开的。首先在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情节中,我提了四个问题:(1)统领全文的句子是那一句?(2)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4)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到答案,通过对这四个问题的把握,学生基本上可以了解文章的内容了。接下来很自然地过渡到分析父亲这个人物形象上来,在这个问题的探究上我采取让学生自主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因此我把设问质疑以一个说话方式呈现出来:请同学们用“父亲是一个———的人,我是在———看出来的” 的句式说话。这样既达到了问题探究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参与讨论研究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注意到文章的细节和环境的作用,达到了从细节和环境描写方面把握人物形象的目标。在人物形象分析后就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情感迁移了,让学生找出文中他认为写得最好,最令他感动的一两处细节以及为什么令他感动的原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这样整堂课思路清晰,师生能够充分互动,既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更利于学生的学习,达到了教学的总体目标。

其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方就是问题提出来了,如何进行引导?我认为首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发完言后应有恰当的评价。不要小看了那几句鼓励的话,它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有好几位学生在给我的留言本里写道:“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可以受到肯定。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这是他们心底发出的话,因此不要忽视了给她们鼓励。

总的说来,从设问到析疑再到总结,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钻研教材的程度、对课堂的驾御能力的高低、教学技巧的灵活处理等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当然我在这些方面做的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认真学习和钻研,所以,今后要讲好一堂课,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即使他们回答得不是很到位也要酌情给予肯定,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创意的不同于其他人的回答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应该说这次实习,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而是使我那种教师应该塑造个性化教学的观念越来越明显、清晰。语文是最富有情趣的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课。怎样上好它,每位语文老师应该根据个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学习更加主动、自主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学做一个有情趣的语文教师。

情趣就是充满乐趣,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力量。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应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语文又是非常富有感染力的学科,一个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感到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包括你的外表,你的体态,你的眼神,你的笑脸,你的手势,你的语言„„都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其次,一个有情趣的语文教师还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包括语文的基本知识素养、精深的专业文化素养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处理教材的艺术、课堂设计的艺术、教学方法的艺术、处理问题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等艺术。这些都将深刻影响每一个学生的长足发展。总之我们应该学会做一个有情趣的语文老师,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探索过程。愿我们都能努力!

实习的经历虽然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因为那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它的意义是深远的!通过实习使我更加认识到教师工作平凡见伟大,培养学生的工作神圣而又艰辛。教育教学实习是我们为今后从教所迈出的第一步,它给我们未来的教师生涯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在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们将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下去,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语文教育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 篇3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实习两月,留恋更开,宛如阅读一本充满诗与画的大书。书中时光虽短,却是美好而隽永,午后阳光下,一杯茶,翻书般浏览着实习的回忆,恰如山林中涓涓的流水,缓缓地流过,一路让人欢歌笑语,充实欢畅;一路洒下不舍的泪水,欲舍还念。但总会留下痕迹,让人感怀,让人回味。

总觉得自己是受上天眷顾的人儿,很幸运,我也成为了这本书中的一个角色。我不奢望自己是书中的主角,不慨叹自己只是书中的配角,只愿自己能够成为书中故事的催化剂,唤醒书中主角的大学梦,燃起书中主角心中热火般的理想和愿望。

翻开实习的大书,作为小小的催化剂般的人物,在这穿高跟鞋的日子里,也偷偷地流过泪,也曾酣畅淋漓地笑过、闹过,汗水见证着我的成长。从开始上课的羞涩拘谨到后来课堂上的谈吐自如,灵活变通,感觉自己在一天天的长大,一步步实现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化。

封面--满心感恩何处倾

书中故事的发生,源自于一位经验丰富而又悉心指导我的科任指导老师以及一位如姐姐般年轻、温和的班主任指导老师,是她们的鼎力相助,让我无论从教学上还是班主任工作上都学到了她们许多宝贵的经验,让我收获良多。

在教学上,老师总是耐心地看我写的教案与课件,认真地提出修改意见,并告诉我该如何深入地研究教材,如何更恰当地结合更开学生的实际学情展开教学,如何安排课堂环节等等,每讲完一节课老师都会细心评价、分析我的整节课,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老师也是刚刚毕业的新老师,我们秉着"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信念,相互支持,相互提意见,老师很放手让我去管理班级,跟学生相处,给我充足的机会主持班会课、组织班级活动和培训班干部。

扉页--吾家有师初长成

实习期间,我共参加高一(七)班班会7次,主题班会共2次,组织班干开会1次,学生个别教育30人次。具言之,每天坚持在6:50之前去到教室跟早读,督促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以及维持早读纪律,并在早读期间坚持抽查各科该背、该记的知识点。坚持参加每天的早操,督促学生做好的每个动作,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做操、开会时养成"快、静、齐"的好习惯;在早操问题上,一周一总结,总结早操情况并在班会课上公布以引起学生注意。在学生上课期间,恪尽班主任职责,经常地到教室周围观察学生上课的情况,看看哪些学生回答问题更积极,课堂上经常出现哪些违纪现象,学习其他老师上课时的创新之处及亮点,也为自己的课堂设计能够更贴合学生实际做铺垫。坚持每天18:50前到达教室监督晚读,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并适时地提醒学生在读书时要改掉的坏习惯,如习惯性转笔、只看书不动嘴、发呆,并强调坐姿等等。晚修时尽量过去跟班,管好纪律,鼓励学生要多思考、不懂就问,并为个别学生补课、答疑。此外,定期开班干部会议,每两周一次,通过与班干部开短会了解班级情况,了解学生学情以及想法,作为实习班主任,也从中认识到认真、负责、能干的班干部对于一个班集体的重要性。由于学校规定,学生的周记必须是由原班主任批改,因此我经过班主任同意,认真阅读学生周记,了解了学生思想动态,必要的时候根据周记内容进行心理辅导。

经过两个月的实习,我已经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肩上所背负的责任。学生的学习、在教室和宿舍的生活,学生的纪律,学生的心理状况等等,都需要班主任有和风细雨般的耐心,有令人如沐春风的细心,有锲而不舍的决心来对待,因此,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繁忙的,但生活是充实的。

如此复杂、繁琐的工作,单凭班主任一人之力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培养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在班级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点上,经过多次与指导老师的讨论和总结,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即每个班干部的分工合作要合理、清晰,明确每一位班干部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要定期地召开班干部会议,及时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并培养班干部的班级归属感以及集体荣誉感;其次再通过班干部以身作则,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起带头模范作用,成为学生中的楷模以及老师的得力助手。

在班干部培养方面,我主动向班主任指导老师学习并且展开通力合作,努力建设班干部队伍。在实习第二周,组织班干部和各科科代表开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同学们各科目的学习进展情况;一个是强调班干部和各科代表的职责,包括以下几方面:要做好收发作业的工作;做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并起带头作用,要及时地向老师反映班级情况;要以身作则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

这一次会议取得了令人较为满意的效果。会后,各科代表都变得比较积极,主动和老师交流班里同学的学习情况等。班长在组织做早操、维持班级纪律等方面也显得较为积极;学习委员也在早读、和晚读的时候积极地充当监督者的角色。但是,由于学生正处于较为叛逆的青春期,也要教导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时要采用合适的措施,切勿"硬碰硬",以身试法,遇到难以解决的情况时要及时地向班主任反映。另外,平时针对班里较为懒散的个别班干部进行培训,提醒每个班干部都要认真负责并且要互相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管理班集体。

学生干部会议最好从班集体中的某些现象谈起,引起班干部的注意与反思,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因为,班干部也是学生,他会产生角色上的混乱,因此,班干部的培训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这就可以避免有些班干部做久了就淡忘自己应该要承担哪些职责,应该如何以身作则。一个班的班干部如果能够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这个班也会显得更加积极、更有活力。

一个优秀、团结的班集体,光有班干队伍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广大学生的集体配合,班会课,便是让全班同学团结到"学习"这条主心骨上的最好办法。因此,召开学生"人民代表大会",不仅仅是实习任务之一,更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身份融入班集体的重要途径。于是,在实习第二周,应原班主任之邀,开展了《好纪律是学习的保证》的主题班会,本次主题班会是根据更开中学高一(7)班学生学习不主动、学习动机不明确以及学生刚入学难以适应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而开展的。为了达到通过班会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以及学习方法意识的目的,我请教了其他专业的队友高中各个科目具体应该如何学好,加上自己高中的学习经验,将台山市的队友的一天的时间安排做成表格,让学生认识到辛苦的不仅仅是他们,让学生认识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并将这些经验方法和建议做成PPT给讲给学生听,使到学生在学习上不再那么迷茫。

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在心理上很难适应角色的转换,因为初中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对比过于强烈,容易使学生沉湎与过去的生活和环境中,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此外,大部分学生高一开始离家住校,学校的生活不如家里安逸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逐一地适应和解决。而在这个时候,只有班主任给以适当的教育与引导,才能使新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摒弃坏习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习惯养成要尽早。

对于班会课,我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在班会课上真的恨不得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渴望自己可以在一切方面帮助他们,在这一刻,"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则尤为强烈。但是,一个人的能力何其微小,一个人的时间何其有限,一个人的精力何其柔弱,怎耐得一个班五十七人的需要?自己在班会课上慷慨陈词,甚至被听课的队友评之为"激情澎湃",我默然。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真的把自己看作是高一(7)班的班主任,我是真的想要每一个学生都学好知识,想要每一个学生都遵守纪律,避免被罚,我是真的想要看到(7)班成为一个团结、进取的,有集体荣誉感的班集体。

但是,一节班会课,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准备,真可谓"台前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准备班会课的过程中,越准备越是"恨铁不成钢",越准备内容越多,到上课的时候才发现,班会课的内容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针对性越好!班会课的实质与语文课堂相近,也是要有重点和难点,若面面俱到,则难以把握时间,也难以让学生极有印象地记住班会课的要点。班会课不应该激进,而应该循序渐进,抓住重点,把问题贯穿于日常交流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把重点问题贯穿于整个学期的班会课当中。正文--"以子之好攻子之难"的语文课堂

语文对某一部分同学来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原因可以归结于语文学习注重积累的特征,因为语文的重积累性,就使学生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很认真地学习语文也不能够马上收到成效,而即使学生不怎么学习语文,凭着基础也不会使语文分数下降太快,因此,语文难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在实习期间,我尤其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在课堂上增加有趣的背景知识和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通过运用巧妙的方法来背诵、通过课后一对一的辅导、通过班会课和第二课堂等渠道告诉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及趣味性,初步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可谓"以子之好,攻子之难"!

教学指导老师是更开中学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组长,也是以为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她带过多届高三,善于总结答题规律,在讲解文言文时也注重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问题。在见习期间,就看到了老师的积累之深厚,说起话句句以学生为基点,以高考为风向标,分析知识点清晰、明白,学生易于接受。

在更开中学,我一共上了16节课,其中三节作文课,一节练习讲评课,十二节课文分析课。仍记得实习的第一节课,通过改作文,了解了许多学生在作文上的不足,心里很着急,就连最基本的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都做不好!心里就想着怎么样能够把所有必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让所有学生在作文上都能够取得进步。

在上课前,实习生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试讲。第一次试讲并不是那么的顺利,表达吞吞吐吐,语调平平,同学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于是,我重新准备,对课件进行再一次调整,到了第二次试讲的时候才有了上课的感觉,能够根据"学生"的临场反应灵活地调控课堂。

这一节课,老师给我的评价是:语速太快,知识点过多,但第一次作文可以这样子作一个总体的要求,让他们的作文有一个总体的框架。其次是由于知识点较多,难以落到实处,没有用具体的例子来讲解;让我最骄傲的一句话是:很镇定,不像是第一次上讲台的样子!这句话是我最引以为傲的事情。

一节成功的课,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备好学生和教材,如何让课堂内容更加合理,如何让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如何贯彻以学生自己的爱好的方式,来解释重点难点的问题。

一节课带给我太多的反思和震撼,以后得要更加努力地,才能做到我梦想中的寓教于乐的课堂!

链接--试卷设计需耐心

在教学方面,我独立完成了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的设计。设计前,先努力地广泛搜集资料,找到更多的题型和必考的内容,在参阅了许多试卷之后,我先尝试着按照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出题模式出了一份题,然后请指导老师批改,老师提出了修改意见--试卷偏难!于是,我再一次进行修改,设置一些更新颖的题目以及降低题目难度,然后再拿到影印室复印了全级的试卷,很有成就感,也很有感触。

设计一份完美无瑕的试卷,真的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很细心地设计题目,需要反复地修改,需要反复地调整版面,需要认真的做题以测试试卷是否出错等等。

插图--班级活动师生共勉

实习期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带领学生参加了高一年级的广播操比赛以及在7班举办了第二课堂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之余又很开心,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让我更加热爱教师这一行业。

10月13号,更开中学高一年级召开了广播体操比赛,作为实习班主任,我全程跟进了学生的训练过程。

10月12号下午的体练课,是7班的第一次训练,我也参与了学生的训练。第一次训练时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首先是学生太散漫,精神状态犹如吸食了鸦片一般,站不直,连最基本的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等的动作也不到位,更别提站队,向左看,向右看,向前看等看齐队形的动作了,更更别提做广播体操的时候的动作了。在这个时候,我认为,首先应该做的事情是鼓动大家的士气以及培养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在言语上要让大家答应为班级赢得荣誉。如果缺少了这一不的话,学生可能无法体会我为什么要去参加这个活动,尤其是这里的学生自控力较差,悟性和集体荣誉感也明显的不足,因此,他们更加需要这些鼓励来让全班的士气高涨,从而能够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去参加训练以及比赛。

并且,7班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缺少一个领导者。大部分人都非常沉默,非常低调,缺少一个敢于发言,敢于组织活动的人,这样就导致领操员的人选非常地难以确定。最后只能由我提出用民主投票的方式解决,这样子的后果就是选出来的人选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也没办法中的办法。

重要的是,7班还是第一个出场的,他们本身就极度不自信,再加上还要他们第一个上场,自己又知道自己的状况,所以,最终的成绩当然是非常的不尽如人意的。倒数第一。

对于广播体操这件事,7班拿最后一名,个人感觉是挺可惜的,他们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但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并没有做好,或许这对他们那脆弱的自信心又将是一番打击!

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有思想有荣辱心的个体,而不是把他们看作是一种负担或是一种谋生的工具,这是不合理的。学生到学校来,总有其价值,不应该因为他们的成绩差而剥夺了他们的进步的机会。

结语--相互学习促成长

我们的调研课题是《更开中学高一语文学习方法调查》,分别对高一年级各班学生作了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我们积极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问卷派发与回收,数据统计与分析,访谈及访谈整理与分析,最终顺利整理成文,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实习期间的另一重要收获就是纯真的友谊。七个女生同舟共济,相互协作,团结合作完成任务,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互相借鉴经验。从不同队友身上学到很多不同的教学风格,班主任工作技巧。这是多么难得一段经历!

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