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礼仪>职场礼仪>

新时代是否需要“铁饭碗 ”

职场礼仪 阅读(7.83K)

一位白领向我诉说烦恼,随着而立之年临近,越来越担心年老后的生活保障。房贷压力,物价上扬,令其常常“月光”;家庭责任,职场瓶颈,有些迷茫;想买商业保险,又担心“陷阱”重重。年纪尚轻,生活体面,这是否有点“杞人忧天”?

新时代是否需要“铁饭碗 ”

与此相呼应的,XX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幕落下,考试人数再创64万的历史新高。平均下来,60个人竞争一个职位。众人“追捧”公务员,除了职业体面、收入中等,“铁饭碗”、“保障高”更被公认为是最大吸引力。

坦白说,论及公职人员的“铁饭碗”,一些局外人时常怀有贬义,认为是形成社会不公、导致懒散的一大因缘。这确有一定道理,但从另一角度,合理的薪酬与保障、稳定的工作与生活,不正是许多人追求渴望、不少单位并未满足实现的吗?

改革开放以来,促进竞争、激发活力是打破“大锅饭”的主要原因。然而,过于追求效率效益,许多“非公”单位的人事管理越发功利化——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极尽所能,对职工权益的保障漠不关心。虽然“三险”等强制性社会保障逐渐普及,但一些单位不是只按最低标准缴纳,就是拖欠与赖缴。此外,养老金“空账户”、大病医疗自费比例、数十年后的物价水平,更给劳动者带来不确定与困惑。

当然,保障不足还只是问题的一方面。就业难,薪酬不高,加班“常态化”,“炒鱿鱼”随意,使一些工作“干之无味、弃之可惜”,就连某些高科技企业员工也自嘲是“挨踢(it)业者”。一些单位总抱怨员工缺乏敬业意识,为啥就不扪心自问:己所不欲,是否勿施于人?

在强调人本与公平的时代,任何利用社会资源,创造财富价值的单位,都有义务回馈劳动者的付出,理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这并非是“额外包袱”,反而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向心力因素。比如,日本企业与劳动者的稳定关系,就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注意。在日本,不论企业规模大小,所属何种行业,员工的“跳槽率”往往较低,“从一而终”者也不鲜见。究其原因,日本企业十分强调荣辱与共,“等级福利”贯穿始终。工作越久,贡献越大,享受的待遇越丰厚;尊重阅历,前辈优先,令员工不愿轻易“跳槽”。

事实上,人心稳定与齐心协力,往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公平明晰的奖惩制度,将心比心的报偿态度,更是实干创新的动力源泉。企业与社会,管理者与劳动者,只有建立起互信协调关系,才能实现良性互动。漠视职工权益,功利实用主义,或许能换来一时之利;却会丧失人心,无法构筑凝聚力,动摇创新的倾注力。某些企业时常“昙花一现”,缺少“做大做强”的后劲,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与此!

科学发展,需要可持续动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减少不必要的后顾之忧,才能使人轻装奋进。对政府来说,应结合地方发展实际,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各级财政,也应继续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消除社会忧虑与不和谐因素。同时,只有那些富有战略眼光、开创精神、共享意识的“责任企业”,才能真正顺应人本诉求;同呼吸、共甘苦,方能牢牢把握命运主动。“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无论对谁,这都是最基本的“舍得”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