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礼仪>交际礼仪>

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解读

交际礼仪 阅读(2.59W)

教师和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在《教师人际关系和谐》这本书有着详细的解读,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这本书的内容解读。

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解读

教师人际关系和谐的主要内容

和谐校园是文明、向上、创新的校园,是宽松、协调、包容的校园,也是师生员工工作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花园。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和谐是关键。 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条件。同时,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营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学习环境。高校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高校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学校管理层之间、教职工之间、管理者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管理者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一举一动,服务人员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可塑性很强的青年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言教不如身教”。为此,高校应当努力营造管理者关心体贴师生员工、师生员工拥护支持管理、教师尽责尽力、管理人员热忱服务、学生勤奋好学、全校上下团结祥和的和谐氛围。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教师是科学知识的开拓者,是知识和智慧的引渡者,是学生成才的领路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主导作用。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服务对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主体作用。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和谐的群体内部关系需要广大师生员工以真诚、尊重、宽容、互助为原则,构建生活和谐、工作和谐、学习和谐、心理和谐的同事和同学关系。

处理教师人际关系要注意的地方

一、向下“错位”许多中层干部为了获得教师的支持,时常把自己错位成“教师代表”, 老想扮演“老好人”。当教师有什么抱怨的时候, 这些中层干部就马上站出来, 或表示同情, 或以某种方式沉默。他们往往说这是学校领导定的, 学校就是这么要求的, 或者说你去问校领导。有的还和教师一起议论“校政”, 指点“江山”。给教师造成的印象是: 中层干部都是好人, 都是替教师说话的, 都是代表教师利益的, 学校问题之源在于校领导。其实, 教师有话愿意和中层干部讲, 并不是因为中层干部能代表他们, 而是中层部所处的位置。教师是在向学校抱怨, 而是向中层干部抱怨。中层干部宜采取中性的立场, 鼓励大家将意见讲出来, 然后再向教师做出解释和说明。在这种场合下, 中层干部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就是代表学校听取大家的意见, 而不是同情者。

二、向上“错位”。

应该说, 中层干部在学生层面、家长层面、教师层面有着比校领导更多的信息和体验。为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给校领导决策时参考, 这是中层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 有些中层干部时常怀疑学校领导的能力, 天天杞人忧天, 替人操心, 而忘记自己的“地”应该怎么来“种”。当自己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时, 就认为领导“昏庸”,甚至不执行领导决策、打折执行、拖延执行或者按自己的想法执行。其实, 由于中层干部与学校领导所处的位置不一样, 工作的重点不一样, 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就不一样。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人, 校领导班子犹如人的大脑, 要把握方向、构筑愿景、策划战略; 中层则是脊梁, 主要任务是要去协助大脑传达指令, 完成操作, 将领导班子的意图和决策更好地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学校再好的战略和决策, 如果没有一支执行能力很强的队伍去执行, 最终的命运只能是“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没有执行能力就没有竞争力”,中层干部“向上”错位, 弱化执行能力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垄断”错位。

有些中层干部自觉不自觉地把分管科室或部门看成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由于长期分管某个部门, 掌握着该职位的全部资源和信息, 无论是内部的组织还是外部的协调, 旁人难以插手。有时, 这些中层干部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的既得利益, 工作中主要考虑的是本部门利益, 而较少考虑学校的整体利益; 工作时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这些现象都是不正常的。通常垄断一个职位的人也被称为学校的“顶梁柱”, 这种人深受学校领导的赏识, 被赋予很大的权限, 承担较多的责任,可以在一个领域独当一面。但是, 当“顶梁柱”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也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职位是为工作流程服务的, 不应成为某些人的私有。每一个中层干部要尽可能的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工作、学习、生活的方便。对同事,要真心实意的关心,对下属既要“用”,又要“养”。既要让他完成工作任务,又要考虑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发展前途。对学生,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各方面的成长,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每一位中层干部都要明白自己的三个服务职能:服务教师、服务学生、服务教学。

四、“角色”错位。

可能有些中层干部受中国几千年官本位文化的影响, 以为自己是“官”, 于是刚愎自用。这些中层干部经常按“官场”上的一些思维来对待学校领导和教师, 往往是会上一套, 会后一套; 常常是不顾职责、权限、程序, 故意设置障碍, 越俎代庖。其实, 学校不是“官场”, 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是中层干部的绩效伙伴。既然是伙伴, 就是一种平等的协商合作关系, 而不是一种从属的发号施令或者逢迎的关系。总务主任有必要行使校长授予的一定权力,要摆正权与责的关系,不能颠倒责与权的关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总务职工中树立威信。除了以上四点还要注意满足感与倦怠对中层干部影响,人们在每一次达到行为目标后, 就会有一种暂时的满足感。中层干部没有重大权力, 也没有很大的责任。他们没有权力决定学校的命运,但学校领导的更迭一般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社会观念亦认为, 中层干部也是学校一个不大不小的“官”, 他们很容易因此产生满足心理。由于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时常成为学校、教师依赖的对象。“上情下达、下情上传”“,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不少中层干部典型的特色。正因为如此, 大多数的中层干部努力的最终方向不是如何做好工作, 而是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风吹两边倒”“、两边不得罪”“、不为而无错”等心态, 容易导致执行能力的弱化。总务主任是在校长的领导下主持总务工作的。总务主任应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在学校工作计划的框架内组织总务处人员积极主动地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加强总务工作的日常管理,大胆处理各种棘手事务,尽可能减少校长对总务工作的操劳,为校长支撑起后勤“半边天”,总务主任应当好校长的参谋,有建设性地配合工作。比如学期初应主动配合校长制订工作计划中的后勤管理部分,做好全期资金预算,草拟或修订后勤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总务管理工作有很强的政策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如收费标准,开支范围及标准等都有政策规定,会计、物资、水电装修、房屋修建、木工、园林、采购等等都有各自的技术要求。总务主任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技术技能,既能提高自身办事效率,又能为校长及时提供咨询服务。除了这些基本素质外,还必须应用一些人际关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