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讲话稿>讲话稿精选>

学校宣传部竞选演讲稿范文(通用3篇)

讲话稿精选 阅读(3.28W)

学校宣传部竞选演讲稿范文 篇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学校宣传部竞选演讲稿范文(通用3篇)

今天站在这个台上,我需要引用一下马丁·路德金的这句开场白。

“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

我并不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口才么,也是一项偶然会失灵的功能——有时顺畅流利,有时却使不出来。很幸运,在这一刻,我的功能还是能正常运作的,没有结巴的现象。 我们很多人都清楚,口才好是很重要的才能,尤其是在这一快餐式的时代里,口才在印象分中所占比重的确很大。

而且,能够镇定自若地站在台上雄辩滔滔一番一直是我所希望的。

怀着这一腔单纯的热情与无畏直前的动力,我进入了我校的“求真”辩论社。

现在,有这么一个竞选副部长,锻炼自我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我不想以后会说我没有珍惜它,更不会说什么一万年的期限,哈哈。

宣传部是一个很好的部门,它能让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同学认识到我们“求真”辩论社,甚至让外面的社会各界认识到我们的社团。

机会就在眼前,我想抓住它,我希望我能通过竞选成为副部长。更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鼓励我,让我更加勇敢地在进取途中前进、奔跑。

我不能说我比其他的候选人更加聪明,更好,更棒。也许大家觉得我矮矮小小的,没有足够的气场,看起来也不够厉害。但我只知道,我的热情与诚心是一等一的。只要你们给我机会,我便能尽我所能,做到最好!只要你们给我机会,我就能发光。

未来的路还很长,通过这段日子的一番历练,我相信,我的梦想总有一天会成真! 感谢你们的倾听。

学校宣传部竞选演讲稿范文 篇2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很高兴能站在这里,以新一届的宣传部部长的身份演讲。 大半年过去了,我在毫不了解协会的情况下,进入了绿缘环保协会,而又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加入了宣传部,那一切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每次活动的画面都不断地闪现在我的脑海里。

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好战友,我们一起欢笑过,一起忧伤过,一起解决困难,一起因胜利而欢呼。此时此刻的我,真是百般交杂,既因师兄,师姐的离开而伤心,而又因为得到他们对我能力的肯定而高兴。

作为新一届宣传部部长,我会继续继承上届师兄,师姐优良传统与不屈的精神,带领宣传部改革创新,进一步改进宣传部的工作作风,认真完成协会分配下来的任务,增强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各个部门共同努力,使绿缘环保协会有更好的发展,让“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名句得以实现。我永远都坚信——只有我们不想做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在此,我非常感谢陈彪师兄,竹君师姐,小宝师姐对我们宣传部与戏剧组的教导,感谢他们对我们能力的培养,对我们的不离不弃,感谢他们为我们,为协会所做的一切,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学校宣传部竞选演讲稿范文 篇3

同志们: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开启现代化泉州建设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证。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去年来我市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分析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下阶段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刚才几个学校作了典型发言,这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亮点,有创新,有成效,很值得大学学习和借鉴。文伟局长总结去年以来德育工作情况,并就下阶段学校德育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请各地、各学校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下阶段学校德育工作讲五个问题: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年来,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把握德育工作规律,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是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进一步确立,德育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德育内容进一步拓展,德育的功能不断强化。泉州德育网已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品牌网站。二是德育管理体系初步形成,德育工作网络进一步健全,社会育人环境明显改善。和谐校园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强化中学住宿管理工作经验受到《新华网》、《中国日报》和《福建新闻网》等媒体大篇幅的报道。三是教师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刻苦学习、文明礼貌、思想上进,学生思想主流健康,学校秩序稳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是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认真做好德育工作的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市学校德育工作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作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二是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的机制有待继续完善。三是文化产品、活动场所还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学校德育工作在体制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科学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同时,新形势新情况也给中小学德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是从国际大背景看,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日趋明显。这些因素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生活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青少年学生。二是从国内看,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在为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空间的同时,也使他们面临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极大考验。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都给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三是从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看,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体,在提供迅捷信息服务的同时,也为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严重腐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四是从多样化家庭环境的影响看,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式欠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增多,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

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犯罪日趋增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广大群众迫切希望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作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作为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二、突出重点,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增强针对性,认真贯彻中央8号文件和省实施意见精神,全面落实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各项任务。当前要特别强化五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强化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的作用,积极改进德育课教学方法和形式,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要重点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等活动。二是强化法纪教育。从今年开始,确定每学期的第一个月为“遵纪守法专题教育月”,全面开展“法制进校园”和“法制进课堂”活动,切实增强学生遵纪守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知法守法、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强化生命安全教育。近段时间发生的涉生涉校案件暴露出青少年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和一些学校在安全防范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重点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配备学校专职保卫干部,完善学校各种安全防范设施,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掌握自我防范、自护自救知识,从根本上杜绝中小学生的意外伤害。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四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及时排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扰。遵循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五是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大力倡导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和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侵袭能力,净化网络环境。

三、加强建设,以制度来保障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德育工作制度是做好学校德育的关键,是落实学校各种德育目标任务的基础性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德育制度建设。要深入贯彻全省德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健全中小学一系列德育工作制度,积极开展好德育工作的年报、评估、问责、激励和队伍培训等工作,把德育工作作为考核领导业绩和学校评奖、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文明学校的前提条件,以制度建设来保证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二是突出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德高为范,身正为师,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个教师要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做到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工作。要大力开展学习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的“比、学、赶、超”活动,对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教师,要加强教育和管理,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带动校风学风的提高。三是突出抓好德育队伍建设。要抓好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校长是一校之魂,学校德育水平取决于校长的认识和工作水平,校长要努力成为德育专家,要有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要积极建设一批重视德育、研究德育,把握德育规律,坚持德育创新的专家型校长,成为教师的楷模和德育工作者的榜样。要抓好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是联结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的关键环节。要大力实施班主任专业化的培训工程,通过培训、培养和关心,使广大班主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抓好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组织“五老”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辅导员、文化市场和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义务监督员、优良传统教育的宣传员。要抓好少先队、共青团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少先队和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负责少先队、共青团工作。

四、注重研究,努力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紧紧把握中小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德育途径和方式,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创新学校德育方式。要按照年龄、阶段、性别、个性、家庭背景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贴近学生生活、成长需要和社会实际,变口号式为对话式,变管理型为引导型,变矫正型为塑造型,变灌输型为渗透型,实现德育教育的零距离。学校德育的出发点和形式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学生是道德学习的主体,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和实践。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支持者和同路人,信任,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以人格和道德的力量影响学生。要积极做好课程改革。特别注意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要把德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激活教学,优化课堂,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做好校本课程尤其是德育课程改革,改进德育课程的内容、方式和途径,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德育课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一门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渠道。要大力推进学校网络德育。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德育进网络教育。各地、各学校要建设学生欢迎的德育网站,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网上德育教育,并不断推出主题活泼、形式多样的网上活动,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学生网络文化。要加大力度培育一支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努力提高这支队伍的网络知识水平。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网上辅导。继续办好泉州德育网和各县(市、区)、各学校德育网站,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力挖掘校园文化育人内涵,致力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校容校貌,支持校园社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要充分利用泉州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特有的乡土文化教育内涵,并与校园的德育资源相对接,形成“一校一品”,让学生得到校园氛围和人文情感的熏陶。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把学校的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以生产劳动、科技创新、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体验,自我教育。

五、加强领导,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全社会合力推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建立机制,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和保障。宣传、教育、公安、财政、司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商、关工委、团委、妇联等部门要按照分工协作的要求,落实“守土有责”,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共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要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通过创办不同模式的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育,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以及其他各类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校外活动,使社区成为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乐园。

同志们,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我市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积极推动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