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讲话稿>讲话稿精选>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精选19篇)

讲话稿精选 阅读(2.39W)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对我们少了些许疼爱,多了几分严厉,爷爷爱岗敬业、守纪奉公、淳朴待人言传身教的家风便开启了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第一扇窗。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精选19篇)

家风是家庭的道德标准,如粮食一般,是一个家精神支柱。记忆中小时候都是和爷爷睡在他的办公室里的,爷爷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总要加班到九点多,洗漱草草解决后就呼呼大睡。每天都是低着头算账,不停地按计算机,总是一丝不苟,看起来永远那么忙,用过的草稿纸一箱箱。

爷爷是个会计,自然管着公款,一沓钞票静静地躺在衣柜夹层的小抽屉里,并上着锁。小时候家里有一段时间很穷,爷爷的领导就私下想法子说,要不先从公款里借点,发了工资再补上就是。十几年的同事,你的为人我们心里清楚着。爷爷没说什么,只是摆摆手示意不用,连说谢谢,于是离开。后来我说起这件事情,爷爷说:“穷是穷不死人的,熬过来了就好了,不苦怎么知道甜呢?那是公款,不能动的。我们要靠自己摆脱困境,是我们的东西就要努力争取,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要。”从他朴实的语言中我听出了一身傲骨和正直。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深深印在心里,每当遇到困难,每当想走小道,总是回想到这几句话,稳扎稳打才是锻炼自己最好的方式,一步一个脚印的成功最踏实,耕耘换来的收获才是自己的积淀。困难都是必经之路,成长没有捷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记忆中的小抽屉就好像在一直鞭策着我。在家风的影响下学习、成长,被社会这个大熔炉塑造成型。克己奉公,遵纪守法的家风时刻提醒着我脚踏实地才能稳步向前。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2

我的爷爷是一位老村支书,在村里威信很高。小时候经常看到爷爷召集村干部在大队部礼堂开会,觉得爷爷很威风。记得有一次开会开到很晚都没有散会,原来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对经过群众推荐、个人自荐和组织考察的村支书后备人选进行集体讨论,每位班子成员都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酝酿,推荐4个人进行差额票决最终选择1名作为后备人选,不料票决结果为两人并列第一,一个是我三叔,一个是村东头赵家的二儿子,大家为此感到为难,等爷爷“定夺”,爷爷听完大家的意见后,郑重有声地说:“这次民主差额票决村支书后备干部,坚持好中选优的原则,我个人觉得赵家的二儿子比我三儿子更合适,一来赵家二儿子高中毕业,文化水平较高,二来他在村里办了养鸡场,并且这几年带领了一大批乡亲们致了富,这样的人才就该用起来”。就这样,退伍赋闲在家曾在部队多次获嘉奖的三叔就被爷爷无情“枪毙”了。后来,听奶奶说以前村里的村支书是村里的“土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爷爷就跟别人不一样,一“上台”就搞民主推荐、党政联席会等。

爷爷,是我人生的第一位政治老师,他用一生的时间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他是我心中一面永远的旗帜。他用42年的党龄深刻诠释了一名基层干部的最纯正的党性。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3

我是一名党员,从事党政工作有10多年。家风传万代,和睦处世长,这是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的。

我老家在农村。父母都很孝顺,奶奶在世时,因为年龄大了,吃东西要软一些的,每次我母亲做菜,都会给她单独做一份,炖软一些。

父母经常教导我们,要与人为善,亲戚邻居遇到困难时,伸手拉一把比什么都强,远亲不如近邻等等。我们自己有了孩子,也教导他要尊敬长辈,有好东西要与人分享。我们注重孩子全面发展,让他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多地学习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孩子在爱中成长,懂得做人的道理。

好的家风能助力孩子的成长,特别作为一名党员,严以律己,身教重于言教,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的孩子,有利于走上社会,更好的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

好家风是福,它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好家风是钥匙,它能开启我们的幸福生活;好家风是你我之梦,它让我们的梦想启航,顺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4

忙碌的工作忘记了时间,当清明节的放假通知在电脑上显示,我才忽然意识到该回老家祭奠父亲了。每逢此时,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都会变成美好的回忆在我脑海里浮现,父亲为人处事的言传身教时刻规范着我的言行。

父亲常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在任何时候都要替他人着想,要与人为善,要尽全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邻里家“混饭”,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总能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父亲总是执事人,记账、接待宾客、安排宴席等等,总是井井有条,安排得妥妥帖帖。回家的路上,我仰着小脸问父亲:“全村人的事,为啥总是让你帮忙?”父亲总是笑着说:“孩子,一个村就像是一个家,不管谁家有事,大家都要去帮忙。”父亲拉着我的手,我感到父亲长满老茧的手热乎乎的。

父亲常说:“一招鲜,走遍天。”刚开始,我不懂啥意思,经过父亲的讲解我才知道,每个人都要至少掌握一门技艺,在社会上才能立足,才能成为有用的人。由于父亲有些文化,写字、画画都被乡邻认可,谁家盖了新房,要画门楼或影壁墙,就来家里邀请父亲。每次父亲总是满口答应,还拿出他平时收集的各类图案供邻里选择。父亲站在高高的梯子上作画,经常是一站半天,我便在下面观看或玩耍,当一幅幅图案在父亲的笔下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时,我真佩服父亲的手艺!

父亲常说:“做人要言而有信,以诚待人。”现在我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时刻警醒我,规范我的一言一行。记得在部队的最后一年,我回家探望父母。那时的父亲已患有脑梗后遗症,行动要靠拐杖,说话时也变得含糊不清。中午刚吃过饭,父亲一边用手召唤我,一边嘴里说着让人难以听懂的话,我赶紧走到父亲身边问他有啥事?母亲坐在一旁说:“去年你父亲患脑梗前在响堂寺山下碰见了摆凉皮摊的老同学,人家非让你父亲尝尝自己做的凉皮,父亲推辞不过,就吃了一碗,当时身上没带钱,后来他一直惦记着去还账。”我问多少钱?母亲说:“一元钱,街上都是这个价。”我笑着对父亲说:“老同学请碗凉皮还给啥钱呀!我开车去油钱也不止一块钱。”父亲变得不高兴起来,我只好开车拉他去还账。回来的路上,看着父亲开心的样子,我理解了他的“坚持”。

而今,我已过不惑之年,我的儿子也长成了青春少年。我时常也会给他讲爷爷的故事,将父亲对我的教诲传授给他,将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每个公民都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建设和传承。《礼记?大学》中讲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培育出人格健全的社会个体至关重要。尤其对于具有引领作用的党员领导干部,更是如此。党员干部应当在家风建设方面带好头、作表率。在立家风、正党风方面,许多优秀杰出老前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窗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把乐于节俭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勤于持家,俭以养德”之说。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真切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而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娇气心理。

节俭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就是从追求奢侈生活开始,逐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要自觉远离奢侈欲的诱惑,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自己要以俭为荣,还要让子女过过穷日子、苦日子,使他们真正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嵌入灵魂深处,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把严于管教作为培育良好家风的重要环节。家庭给人以归属感,成为人们内心情感最柔软的一部分。正因为此,家庭容易成为人性弱点的避风港,原则易在亲情面前变通,底线易在亲情面前突破。对家属子女管理不严,常常导致家庭不幸。党员干部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恶而弃;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要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和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美满家庭。反之,一个普通家庭如果家风不正,易引发诸多家庭问题,而党员干部若家风不正,则易诱发腐败大问题。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究其原因,都与家风不正有关。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作风能否端正、廉洁能否守住的大事。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风是培育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和高尚道德的重要途径。优良的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社会最基层的细胞是“家庭”,家风是支撑一个家庭乃至家族世代前行的精神内涵。今天如何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对社会转型期的坎坷与挑战,正是每个家庭不容回避的责任。家风应从党员干部带头,将中华文化传统精华与当代国人的价值追求结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良好家风的滋润和支撑。家风是一条小溪,或是更细微的水滴,但她绵亘不绝,从山涧、密林,缓缓流出,生生不息。当小溪汇成小河,汇成大江,形成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所在。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6

几经轮回,降生于中华礼仪之邦。深感自荣。立于中原,仰望国文之粹,胜不能数,阅观央书,遥知贤才之众,比于星海;雅览诗词,方悟文笔之妙,自愧不如。而人、诗、书、风气则以家风相连。

书达成则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世之作,内容则以礼,孝,忠,义等为创作之脉。且多为家训警言。

人达贤则有顾炎武、孟子、曹植等大批旷世之才,其达贤之因则是家教之因。家立家法,以育儿女,方成其才。

达咏则有《游子吟》《家风诗》《静夜思》等,以家为系,创作出经典之作,脍炙人口,古为今用。

几经风雨层浪刷,不改家风仍在续。

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之久,且在今经济全球化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家风却不为所动,且被弘扬于中华。

一声问候,你可曾注意了?当在学校听见学生一句亲切的问候:“老师您好!”或当在一条大街上听到小孩对一个外国朋友说 :“hello,uncle。”这你不必惊讶,因为这些孩子的父母曾经也是这样礼貌的孩子。只不过孩子们都继承了这样的家风!

一丝关怀,你可曾注意了当你深夜工作,孩子把一件外衣套在你身上,你可觉得温暖的不是你的外衣,而是你孩子对你的心。当你咳嗽之时,孩子一声不响跑到药店帮你买药,你可曾注意?当在红灯绿酒,车水马龙的街头上,你看到一个小孩蹒跚地捡起街头的垃圾又蹒跚跑到垃圾箱旁,踮起脚尖,放其进去,你不必惊讶,就像不必冬去春来,四季轮回而惊讶;也不必感到稀奇,因为家风已蔚然成风。

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勤俭节约,尊师敬长。扬我中华颂家风,响彻世界人人知。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7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我们的指尖流逝。我们能抓住的唯有记忆。

冬天的早晨,我的早餐常常是一小碗醪糟鸡蛋,这是我的最爱,一碗热乎乎的醪糟喝下去,全身立刻暖和了。有时候点缀几个汤圆,滋味又不一般。

这种独特的口味,源于我对母亲童年制作醪糟的记忆的眷恋。

有些回忆就像河底的鹅卵石,一直沉寂在那里,只等到了温暖的冬天,一个清晰的早晨或者黄昏,它们就浮出水面,和我相见。

那时候糯米种植极少,因为产量低,只在水稻田边种植一圈,提前收割了放在旁边单独晒干,为的是家里有糯米到了中秋节打月饼以及腊月酿制醪糟。母亲的醪糟酿得特别好,左邻右舍经常向她请教,有的主妇甚至直接请她去家里指点。醪糟这道独特的小吃,是母亲特意准备的正月里待客的必需品。拜年的客人来了,先要煮一碗加蛋醪糟作为茶水,然后到了午时才吃正餐。

阴冷的冬天,一个平常的早晨,母亲用升子量出一定数量的糯米,放在水桶里用清水浸泡,清水的多少要淹过米粒。同时把瓦甑子清洗干净,太阳底下晒着。糯米泡了一天时间,慢慢发涨了,晚上就可以用甑子蒸了。我最热心参与甑子蒸糯米,一步不离地跟着母亲脚后跟,看她的操作步骤。奶奶先烧起热腾腾的锅,母亲在转灶,每一步都很神圣庄严,好像一个隆重的仪式。只见她在锅底下掺水,轻手轻脚地放上瓦甑子,等瓦甑子加热了,再把淘洗干净的糯米倒进甑子,拿筷子在糯米上插几个透气的孔,如果不插孔,糯米会踏气而熟得不均匀,无法酿出好的醪糟。插好了气孔,再用过滤豆腐的纱布严严实实地捂住甑子顶部,防止漏气,最后盖上锅盖。灶里的火烧得旺旺的,糯米在甑子里悄然变身。膨化熟透的糯米饭香在甑子里随着白雾腾腾的蒸汽飘进了我们的鼻子里,最自然的食材在最原始的厨具里飘出最原味的浓香。我紧跟母亲脚步去灶房间查看糯米的熟透程度,也顺便有一点小歪心思在作祟。因为母亲为了安抚我这个小馋虫,常常把刚腾出来的糯米饭搓一个鹅蛋大小的饭团给我,趁热吃或者蘸白糖吃,比普通的米饭香多了,而且是手抓饭的吃法,不用拿筷子和碗一本正经的吃食,那就是母亲临时做的一个最香甜的零食给我和弟弟解馋。小的时候我和弟弟得了饭团就捧在手心欢欢喜喜地跑到外面去一饱口福了,也顾不上看接下来的工序。后来稍长几岁,我还有耐心留下来看母亲怎样酿制醪糟。

每次的甑子蒸糯米十有八九都能在母亲揭开锅盖,拿开纱布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熟透了,母亲凭她的最本真的生物钟和直觉,把蒸糯米的时间控制的刚刚好,蒸出来的糯米饭不硬不软,正是适合酿制醪糟的原材料。灶房的后面有一口石头做的水缸,装满井水的缸子上正好可以放一张簸箕,用来凉蒸熟的糯米。把甑子用冷毛巾捧出来,直接倾倒在簸箕上,用筷子把那些熟透的糯米拨拉散开,均匀地摊在簸箕中央,有时候还会为了散热快、不粘连,还洒下一些生冷的净水。晶莹剔透的糯米粒儿像一簸箕白花花的珍珠,洒满了我的眼前。我吃完一个饭团还想再吃的时候,母亲就不允许了,一是为了保证醪糟的原料,二是怕小孩子吃隔了食,因为糯米饭粒冷了以后吃起来就硬棒棒的不好消化了。我收起嘴馋的心思,却并不愿意离开那带给我非凡滋味的吃食。转来转去,肚儿吃得饱也需要活动,也是为了等母亲忙完杂事,我好看她如何酿制醪糟。

不久,母亲做完灶头上的一些收拾器皿的杂事,就要准备酿醪糟了。母亲把早就从集市买回来的曲子捣碎拌在水里,那比例我不知道如何描述,反正母亲心里很清楚,她把曲子水大致均匀地撒在凉了糯米饭上,用双手捧起那些因为水的介入不再粘连的饭粒,反复拌匀,每一粒饭粒都接触到了曲子水,每一粒饭粒都各自散开,成为一粒即将进入发酵的米酒原子。把这些拌匀了曲子的饭粒装进一个瓷盆,盆沿和簸箕都收拾得妥妥帖帖,一粒不剩。用一层塑料薄膜把盆沿密封起来,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干猪草铺就的大铁锅里,周围严严实实地覆盖起来,达到密封保温的效果。做这些步骤的时候,母亲一般不让我提问或者根本不回答我的问题,说要安静,别吵走了酒神。夜深了,那神秘的干猪草堆里,像种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那一夜的瞌睡也分外香甜。接下来的日子就是静静等候。如果天气不是特别冷,那就等瓷盆里的醪糟自然发酵出酒。如果气温太低,母亲会在铁锅下面沤火,升一点温,保证发酵的盆中物有足够的温度,也不会要明火,怕温度过高烧坏了。母亲很是小心翼翼地对待。

平常的生活事情在继续。我和母亲都关注着那口大铁锅。终于有一天,母亲说闻到醪糟的香味了。慢慢揭开瓷盆上那些遮蔽物,心怀忐忑的捧出瓷盆,母亲先不解开塑料布,掂着瓷盆的重量和内容物的晃悠,来判断醪糟是否酿好。直到像一个新郎官揭下新娘的红盖头一样揭开塑料薄膜,母亲惊喜地说:好醪糟!我赶紧凑上去看盆中的醪糟是个什么形状。我看见曾经满盆的糯米已经成团的漂浮在一层清凉而又黏稠的液体之上,母亲那一双筷子把悬浮物拨动得在盆子中转起圈来,我连忙为母亲拍起小手鼓掌。母亲好似为了奖励我,挑了一点醪糟放进我嘴巴里说尝尝,我咂巴嘴巴,甜甜的,入口化了。接下来我们全家会煮一顿鸡蛋醪糟吃,然后母亲会把醪糟装进一个陶瓷坛子里,搁置在一个阴凉角落,等来客人了,等过年了,等拜年的亲戚来了,我们都可以吃到一小碗浓浓的醪糟茶。

母亲酿醪糟的情形常常在我独单凝视老家的方向的时候浮现出来,像电影画面一样逐一呈现。母亲不只是酿醪糟才这么郑重其事,她是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像酿醪糟一样,力求完美,心口如一。

如今,母亲年纪大了,已不大亲自动手制作醪糟。家里陶瓷罐子里时常还是装了半罐醪糟,这些醪糟都是从市场买回来的,这种小作坊批量生产的醪糟在标准的温度、不变的配料下,变成了同一种味道的复制,远远不及童年时母亲亲自酿制的醪糟那么诱惑人心。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8

家风,一头连着家人,一头连着社会,尤其是官员家风,对社会风气和政治生态的影响具有“乘数效应”。部分官员家风败坏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政治生态正向循环的一股逆流,阻碍了道德和法治的循环,阻断了纪律与规矩的通行,堵塞了清廉干部的晋升通道,甚至隔断了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成为净化政治生态的“家梗阻”。

在慨叹一些不良现象,纠结于不正之风的源与流时,正家风成了我们正本清源之举。我们的领导干部应弘扬、传承好先贤伟人们的良好家风,切实当好家庭的“掌门人”。

“齐家”是儒家的祖训,前系于“修身”,后与“治国,平天下”直接相连,说明“修身”是“齐家”的基础,“修身”与“齐家”更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一身不修何以治国?一家不齐何以平天下?居家正方能居官正,居官正方能正天下。化解政治生态“家梗阻”,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而家风建设是个关键节点,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犁庭扫穴,直捣黄龙”的韧劲,内外联动、清除积弊、疏通堵塞,让“正能量”流动起来、传递起来,从而涤荡浮躁势利腐化之风。

可是,时至今日,我国有关官员家庭教育及相关制度的建设还很薄弱,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官员家庭教育体系和家庭价值观标准,树立一把衡量家风荣辱的尺子。并根据官员家庭价值观,开展全方位教育,规范家庭成员行为,使其各尽所能、各司其责,形成官员守廉、父母嘱廉、妻子助廉、儿女孝廉,一家老小共度“廉关”的家风格局,由“利益共同体”向“道德共同体”转变。

目前,各地纪委在“家庭助廉”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和实践。一方面要把官员家庭私生活从“幕后”搬到“台前”,及时向社会公布家庭成员信息、直系亲属关系及从业状况,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阅和监督。另一方面要探索新任官员家庭财产公示制度,并对官员“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朋友圈”进行全面考察,把经得起“晒”、经得起监督的领导干部放在重要部门关键位置。

建设好家风,自然要求各级官员带头身体力行,系好家风建设的第一粒“扣子”,要以《准则》《条例》为镜,把牢党规党纪意识,树起家风建设精神坐标;要把家风建设细化落实到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各个方面;要敢于亮出家风,震慑歪风陋习,把官员家风转化为家庭代代传承的优良传统。

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官员作为一方的“父母官”,唯有家风这个源头真正清廉了,才能在私利纠结中撕得开脸,在理想信念上提得起劲,从而促进政治生态良性循环。愿各级官员积极“修身”“齐家”,在良好家风吹拂下畅通“家梗阻”,保一生廉洁给自己,送一份幸福给家人,树一方口碑给百姓。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9

《礼记·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作为心性的孕育之地,是纯洁性情的活水之源。

我父亲是一名老教师,奉行清白做人、堂正做事的准则。门前的对联是父亲亲手所书:气正风清五岳长安祥鹊舞,帆高水阔三江久治瑞云飞。自打我跻身进了基层公务员的队伍,他的心就没放下过。每年四五月,他隔三岔五地询问我到联系村指导防汛工作的进展。每年七八月,他又忧心着农民的稻谷收成,当听闻收成不错时,他便长舒一口气。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百姓不易呀,他们能指望的可就是你们这些父母官了!”每次新闻里有官员落马,他都要告诫我说:“要时刻保持品行端正,切勿贪图一时之利而污千古之名,我不求你们多大出息,但求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

在他的熏陶下,我总是脚踏实地做好手头工作,尽最大的努力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满意而归。有时和父亲谈心时,言语中无意流露出“官本位”思想的苗头,他立刻板起脸来,严肃地批评我说:“古时县令是九品芝麻官,而你如今,品都称不上,切不可摆起官架子,要时刻记住,你的职责就是为民服务,不是作威作福的!”父亲一记警钟就把我妄自尊大的思想震碎在了萌芽中。

父亲崇尚圣典治家。他要求我从小熟读《大学》《礼记》《尚书》《论语》,每到年末都要接受考试。父亲会把题目藏在新年的红包里,我要依题作文。文章中若有日益精进之处,他会不吝溢美之词地夸奖我,若字里行间透露出急功近利、偏激歪斜的念头,他就会严肃地批评指正。我自小到大的所有文章都被他精心装裱,挂在书房里。父亲常说知耻方明理,明理而信天下。文学经典能浪沙淘金传承千年,自然有它的可贵之处,每个年龄段重读一次,心灵都得到净化洗礼,总能收获豁然开朗的顿悟和茅塞顿开的坦然。

正因如此,我一直都保持着读书写字的习惯。心神不安时,我常借助写字来平复心绪。在这眼花缭乱的世界,每遭遇诱惑迷茫时,只要独自静下来,写一写字,躁动、焦虑、惶恐便能一一消散。

我坚持写日记,特别是工作以来,每日三省吾身,通过日记分析一天的进步和不足,长此以往,积累经验,锻炼自己处事能力,方能日渐长进。基层农村工作复杂多变,一项新的举措往往历经重重周折才能铺开。日日熬夜加班写材料,做农户思想工作,各处碰壁各路委屈。有时给父亲打电话抱怨,他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石总是要牺牲一些才能撑得起高楼大厦的,要么不选择,选择了就不要后悔。”他教育我觉得空虚乏陈的时候就多读书,多写字,书里的世界能丰富人的内心,沉静人的思想。

我能乘风破浪,家风是坚固的船艇;我能正直不阿,家风是坚挺的脊梁;我能坚守奉献,家风是骄傲的号角;我能节节向上,家风是温暖的阳光。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0

“这是我家的‘传家宝’,我今天交给你。”这是今年爷爷在他78岁的生日这天,将他珍藏的一本已经泛黄的党章交给父亲时说的话。我父亲郑重其事地从爷爷手中接过这本“沉甸甸”的党章。我从爷爷和父亲一脸严肃的表情中,读出了这本党章的不同寻常。

小时候,爷爷常常会给我讲党章的故事。爷爷说,我的曾祖父是上世纪30年代初期的地下党员,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一员,一生甘于清贫,专注事业,不畏权势,不媚俗,坚持真理,一身傲骨。家里的这本党章就是曾祖父留下来的。曾祖父在世时,无论走到哪里,这本党章都会常随他左右。

曾祖父读党章写下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在党章的扉页上,用工楷写下了“学党章,找不足;听党话,跟党走”这两句话。曾祖父临终时,家徒四壁,没有留下任何积蓄,只给爷爷留下了这本党章和一句话——“将来有机会为国家做事,定当尽忠。”

就是这本党章和这句话,成为我家几代人的坚守,也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红色的种子,激励着我去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上大学后,我大一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二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时刻不忘红色的家训。今年春节期间,爷爷拿着曾祖父留下的党章,带领我们大家重走了当初红十四军的征途,缅怀曾祖父平凡而又不平淡的一生。

爷爷在老年的回忆中,讲党章印照着红色的辉煌。爷爷追随曾祖父的足迹,年轻时曾在空军某部服役,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做出不俗业绩。这些年来,爷爷一直珍藏着这本党章,闲下来,一有空,就打开来翻看。每当儿孙去看他时,他总跟大家讲讲曾祖父的革命生涯和党章的故事,告诫我们:“对国家要忠,对朋友要信,要待人以诚,处事忠勤。”

爷爷虽已退休,每当村“两委会”有什么活动,他总是踊跃参与,发挥积极作用。今年村党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爷爷跟大家分享了“我家的‘传家宝’”的故事,受到村民们的一致“点赞”。其实,我们特别能理解爷爷为什么这么多年还乐此不疲讲党章的故事,爷爷讲的不是别的,讲的是对曾祖父的思念,讲的是心中的理想,讲的是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

我的父亲在中年的奋斗中,学党章续写着红色的故事。父亲受曾祖父和爷爷军旅生涯的影响,年轻时毅然从军,在军队入了党,后退伍至地方,一直从事文秘和新闻宣传工作。虽然物换星移,离开了军营,但父亲心中仍然有一股浓浓的军旅情。平时一有空,他就到军烈属优抚对象家中走访,为他们排忧解难。从为军属打车票、维权,到帮助退役士兵学技能、找接受单位,这些年来,父亲做的这些工作已不计其数。父亲辛苦的付出,得到了组织的肯定,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双拥工作先进个人等。

“拥军不能只说在嘴上,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 父亲常跟我说:“心中要有信仰,肩上才能有担当。”家里的书柜上,专门有一格放着不同时期的党章。党章历经多次的修改,新版一问世,父亲就急不可耐地去买一本新的。

一本已经泛黄的党章,见证了四代人不变的党性。从曾祖父的精忠报国,到爷爷的身体力行,再到父亲的脚踏实地,我看到了老党员的坚守与担当、责任与奉献,看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1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的关系。“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今年的猪年春晚,一首歌曲《六尺巷》,让全国观众重温了安徽桐城张氏家族“里仁为美,谦逊礼让”的良好家风。家风是什么?好像很具体,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待人接物中;但又很抽象,并非三言两语就能总结完。

我认为,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所有成员共同恪守的处事规范和为人准则,家庭中所有成员在这些准则和规范的教育、训导、打磨、熏陶下,以规矩塑方圆,明白为人处世,自觉道德规范。家风在对内约束的同时,也受到外界的评判。有时候,我们批评一个人“没家教”,也隐含了对其整个家庭教育的评判。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小城青年,我们家既没有声名显赫的高官,也没有博学多才的鸿儒,当然也没有《颜氏家训》《朱熹家训》《曾国藩家书》那样底蕴深厚的经典家训留存下来,但在“仁义礼智信”这些中华民族最最传统的核心价值体系上,却是奉行不悖的。

我的爷爷和奶奶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在做人的大智慧上,永远是父母和我的导师。从记事起,我吃饭就要遵守很多规矩:“不许吧嗒嘴,就近夹菜吃,筷子不能插碗里,来了客人要回避。”做客访友面见长辈爷爷说:“要尊称问好,来去有声。”小时候贪玩,放学写完作业出门玩,奶奶总不忘交代:“天一擦黑就得回家。”邻里有了争执,奶奶爷爷各劝一边:“礼让三分,吃亏是福”。尤其“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句话,我从小听到大,而且,随着年岁渐长,感悟更深。

有一年高中暑假,我和爸妈一起回老家看望姥姥,正是正午,时值盛夏,公交车上的乘客都昏昏欲睡,妈妈突然拍了拍我和爸爸,示意我们往斜前方看——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正在同伴的遮挡掩护下偷窃邻座一个酣睡女孩的包包,爸爸刚准备起身,旁边一个老太太突然按住了爸爸,悄声说:“这俩人是这一带的惯偷,他们还有同伙。”正在这时,公交到站了,两个小偷已经把女孩的钱包和手机揣到自己衣服里准备下车了,爸爸还是站了起来,抓住其中一个小偷高声说:“司机,别停车!”另一个小偷用凶狠的表情厉声恐吓爸爸说:“你干啥呢?我们要下车了!”爸爸仍然抓住小偷不放,说:“快把别人的东西还给人家!”被抓的小偷恶狠狠地说:“你在这瞎说啥?我不认识你,乱说话可是要负责任的!”他的同伙已经使劲去拽爸爸的胳膊,还对司机高声吆喝道:“还不开门!耽误我们赶火车了!”车上其他乘客被争吵惊醒了,都面面相觑,默不作声。这时,一向腼腆内向的妈妈也站了起来护住爸爸,对车上的其他乘客说:“这个人是小偷,偷了那个姑娘的东西,大家要是就这么让他们下车了,谁敢保证哪天不偷到你们家人朋友的头上?”被偷的姑娘这时才颤抖着说:“我的钱包和手机被偷了,我家是外地的,这个月的生活费都没有了。”车上又站起来几个小伙子冲过去,和爸爸一起抓住了两个小偷,司机拨打了110。警察赶到时,被偷的姑娘一直对爸爸妈妈说谢谢,一开始劝阻爸爸的老太太也向爸爸妈妈投来了敬佩的眼神。

下车之后,爸爸对我说:“如果以后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了,爸爸不是一定要你像爸爸这样做,遇到危险的时候,自己的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些事情你不做,良心会不安的。”妈妈接着说:“大家都说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但妈妈不希望你以后也变成一个冷漠的人,有时候,可能别人的行为会让你对自己的选择产生动摇或者疑惑,但妈妈还是希望你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像你爸爸一样,遵从自己的原则。”他们的这番话,我至今不曾忘记,也一直告诫自己:诸善奉行,诸恶莫作。关键时刻,要勇敢,要敢于坚守自己的原则。

前两天,北京和颐酒店女孩遇袭事件曝光后,我又想起了那年夏天的那辆公交车,当他人置身于暴力的欺凌之下,只有我们都选择不去做那个沉默的观众,冷漠的看客,这个社会才会逐渐往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我的父母,他们并没有为我写过什么白纸黑字的“家书”或者“家训”,却早在十几年前,就用自己的实际言行为我树起了家风和准则,社会的正能量,是需要千千万万个家庭共同来弘扬的,文明的根基就是产生家风的根基。根基没有了,家风也就荡然无存。家风没有了,又何来社会风气风清气正。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既是形成家风的基础,又通过家风在每一个家庭中传承。家风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发展的载体。愿这样的对联,不仅挂在中国人的家族祠堂里,更挂在中国人的灵魂上。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2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生活中没有阳光;生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我的父亲年轻时就读过不少书,比如《红岩》《青春之歌》《野火青春斗古城》《俄罗斯的水兵》《卓娅和舒拉》等,听爸爸讲,他在老家上学时,花4角钱就能买到《列朝诗集小传》。小时候,我们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到了晚间,一家四口人趴在被窝里,听爸爸讲故事。

爸爸每次外出回来,总会给我买一些小人书、小画报,每当我考出好成绩,得到的奖励总是书,我的新年礼物也少不了书。空闲时,妈妈也会和我一起看书,时常就书中的故事谈谈自己的见解。于是,在绘画、故事、童话和寓言中,我领悟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在名著当中感受着文学的魅力和做人的道理,逐渐明白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应该禁止的。

生活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住,我们一天天长大了,尽管很多事情只能深埋在心底的一个角落里,可是,我们父女读书的经历总是不能忘怀的。我一直没有忘,多少年间,我和爸爸一到晚间就会钻进书房,随便找来一本痴迷的书,啃嚼着,苦读着,书是我们父女俩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在读鲁迅、老舍、朱自清、徐志摩、冰心、巴金、梁晓声、培根、安徒生、泰戈尔、高尔基等中外作家的经典文辞后,深刻体会到里面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哲理,领略着忠信孝悌礼义廉耻。随着眼界不断开阔,我的思想也日趋成熟,便提起笔来写些新闻稿件和随笔,与孩子和学生一起分享,感受着生活的其乐融融,以及世界的美好。

20xx年2月,我的女儿降生了,顷刻间,我们体验到初为父母的幸福、甜蜜与牵挂。与此同时,孩子的喜怒哀乐和点滴故事也融入小家庭的生活。女儿满月后,白天,我们夫妇二人很少有时间看管孩子,都是我父亲在耐心照看着,自打孩子牙牙学语,父亲就为她买了画册书、人物挂图、《白雪公主》、《孙悟空》、《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等绘本,让孩子翻阅。我发现,孩子听着音乐和读书声就会安静,有时,她会在歌声与读书声中悄然入睡。

父爱如山,父爱似海,父亲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却给了我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3

我有一位党员父亲,这是我今生的骄傲。我的骄傲之处,是因为他用普通的“红色语录”告诉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党员。

小时候,常听父亲念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凭我一个农民,累死累活也没办法养活你们七个兄弟姐妹。”父亲很争气,虽只念过三年书,硬是自学成才,当上了大队的会计,是人们眼中的“秀才”。由于父亲工作积极肯干,信念执着,又懂得农业技术推广之道,很快大队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前列。

1981年7月1日,被介绍入党那一天,父亲回家破天荒地喝了一回酒,满脸通红,自豪和幸福溢满心间。为了记住自己入党的纪念日,父亲设置的密码一律是“198171”。我曾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设这个密码呢?父亲笑了笑,又说:“党的恩情比海深。我们农民之所以能够享有好政策、过上好日子,都是党的领导。这些年,党给了农民太多太多的恩惠,我们不能忘本。”

凭着耕种与收获的热情,凭着挥洒在田畴里的汗水,父亲被县里聘为公社农科员。此后经年,他带领着各村各队,年年公社水稻产量争第一。感于斯,父亲又有“语录”冒出:“党员是一颗种子,到哪里都要深根开花结果。”

“我是党员,决不能让别人戳我的脊梁骨。”父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父亲端上“铁饭碗”后,找他办事的熟人也多了。有一年过春节,邻村的一位村干部将一个红包塞给父亲时,父亲眼睛一瞪,坚决予以拒绝。国家计划生育实行结扎政策之初,许多计生对象拒不接受,包括我的姐姐在内。为了推动工作,他只得先从自家人入手,把姐姐的思想工作做通——“你不带头,我怎么开展工作,别人在背后会怎样议论我这个党员?!”

20xx年8月10日,我们家乡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桑美台风重创。房屋倒塌,亲人失散……那一刻,干部和群众急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关键时刻,父亲大喊一声:“党员干部,跟我来。”说着,父亲顶着狂风暴雨,向最危险的地方冲去,组织救人。事后,母亲非常担心地对父亲说:“那水深齐腰,瓦砾横飞,多危险呀!”父亲淡然地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我是党员,关键时刻怎能掉链子?”

父亲生活简朴,平时省吃俭用,也一直反对社会上的狂吃豪饮和铺张浪费,但捐起特殊党费却毫不吝啬,救济困难群众也毫不犹豫。汶川地震,父亲捐了500元;舟曲泥石流,父亲也捐了500元;玉树地震,父亲再捐500元。父亲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全国共有一个名字叫共产党员。我只是尽了一个党员的义务。”

父亲一直告诫我们:“记住,既是党员,就不能给鲜艳的党旗抹黑。” 我每次回家,他都再三叮咛我:“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父亲的“红色语录”直抵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深受教育。父亲今年已80多岁,每天仍坚持看新闻、读报纸。去年我们全家团聚时,县电视台播出了一条新闻:XX镇的王书记因贪污受贿而被开除公职。父亲唏嘘不已:“我跟他曾是同事,如今,他却成了党内的腐败分子。”晚饭时,父亲又少见地端起酒杯,把我们一家7个党员召集在一起,教诲我们:“我一辈子清清白白做人,希望你们也一样。党的风气,绝不允许在我们家败坏。”

父亲退休后,看见村部的党务公开栏大有“文章”可做,便经常提炼些“红色语录”,给乡亲们提供一个传播文化的阵地。用父亲的话说:“我什么也不图,就想给乡亲们做点事。”这不,“七一”快到了,父亲又开始准备他朴素却满含感恩之情的“语录”了。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4

“大哥风范大家赞,哥德高尚嫂相当,孝敬父母受人敬,悌率弟妹人赞扬,勤劳奉献尊为尚,良师益友惠八方……”这首藏头诗被镶嵌在一块玻璃牌匾中,摆放在父母家中的桌子上,是我的姑姑、叔叔们在父母金婚时送给他们的礼物。

说起老徐家,街坊邻居都会竖起大拇指。这是一个普普通通、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我的父亲兄弟姊妹六个,他排行老大,在大学里教书,我的姑姑、叔叔在洛阳的厂矿里上班,住在涧西、西工和老城区。儿时的记忆当中回到老家,奶奶总是能做出各种各样好吃的,蒸的枣糕,样式有小兔子的、有盘花的;炸的麻叶、咸食,奶奶手很巧人又善良勤劳,帮着父母带大了我们兄弟姊妹四人。

记得有一天的早晨,奶奶腿脚突然不听使唤,此后一条腿行走不便得了偏瘫,那一年奶奶63岁,爷爷身体也不太好,以后的20多年时间,奶奶都是在床上和椅子上度过的。我的父亲、姑姑、叔叔开启了另一种生活方式,轮流排班回家照护,那个时候父亲在大学教书,白天要备课、上课,忙学校的事情,晚上要赶回老城照顾奶奶,在那些日子里,他们克服各种困扰、风雨无阻,轮流回家照顾奶奶。老人觉少常常晚上起夜十几次,只要稍有点动静,父亲就立马起身,一晚上下来不得消停。父亲是长兄,平日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要操心费神,他任劳任怨从无二话,记得奶奶喜欢吃一家店铺的包子,但是离家比较远,父亲去一次就多买一些,冻在冰箱里,奶奶想吃的时候可以随时拿来吃,在父亲的带领下,姑姑、叔叔年复一年、日复一日,20xx年不间断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奶奶活了90高龄,在我的记忆当中,时不常听到街坊邻居的夸赞:老徐家的孩子真孝顺,老太太有福啊!父亲以他的孝心和率先垂范赢得了姑姑叔叔们的口碑和尊敬。

如今父亲病倒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日渐消瘦。老天真会捉弄人,就在前几日,刚刚给父亲、母亲过了80岁寿宴。一向健康开朗的他,在病魔的荫翳下身体每况愈下。在那些日子里,我们兄弟姊妹四人,白天晚上轮流值班看护,喂药、翻身、按摩、安慰,我们体会到了做儿女的不易和坚守。孝道是最好的良药,如今父亲的病情日渐好转,母亲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家是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教、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尚和美德,需要代代传承和示范,方能蔚然成风。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5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这是外公的遗训,散发着浓烈的时代气息,每逢重要节日举家团聚之时,外婆都会给子孙们讲这句话,几十年如一日。

外公的生平事迹,都是外婆讲给我们的。外公生长在旧社会,家境贫寒,少年时就养成了疾恶如仇、不畏强权的性格,同时又机智勇敢。外婆娘家是小商贩,外公在那打杂,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在外求生实属不易,多次涉险,外公都能冷静面对,人财平安归来。后来,外公参加了地下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外公就到乡上任职。

旧貌换新颜,昔日贫苦家庭的孩子,如今翻身做主人,外公倍加珍惜,时刻牢记党的教导,勤政务实,大公无私。群众出行困难,就带领人民群众修路,把全乡人流量大的泥巴路都变成了青石板路;群众吃水困难,就带领人民群众建水池、修渠堰、架管道,等等。他始终做到大公无私,只要群众有合理需求的地方,都会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事。时至今日,这些基础设施仍然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功用。在个人生活上,外公从不以权谋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廉洁本色。

勤政廉洁的外公操劳成疾,于1964年逝世,年仅46岁。彼时家中最大的孩子是16岁的大舅,小姨尚在襁褓,抚育5个子女的重任落在了外婆肩上,她含辛茹苦、自强自立,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没有向国家申请要过一分钱、一粒粮。在外婆的谆谆教诲和辛勤操持下,舅舅五兄妹先后成家立业,有的后来参加了工作,有的仍然在务农或是做手工业,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他们都怀着感恩之心,踏实肯干,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如今,外公外婆这根大树已是枝繁叶茂,四代同堂,大家庭发展到40多人,孙子辈在大表兄的团结带领下,传承优良家风,逐步成长为大家庭的中流砥柱,从事着外交、行政、司法、教育、医疗、经商等行业,在不同领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三代人的历史演变,积淀了“感恩、自强、团结、守法、友善”的优良家风。发扬优良家风,幸福生活千秋万载何足道哉!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6

1991年冬季,随着新兵入伍的队伍我到了广袤的戈壁滩——一座绿色的军营。临行前,父亲一再叮嘱我要好好干,争取早一天入党。我知道,加入党组织是父亲多年的心愿,可种种原因导致父亲的心愿都没能实现。我郑重地对父亲保证,决不辜负父母的希望,一定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入伍后,我一切从严要求自己,把别人休息的时间用来学习和训练。有一天在训练的时候我的脚扭伤了,第二天还要比赛,急得我不得了,班排长都安慰我说这样的比赛以后有的是,不急于这一次,让我好好休息,争取早日把伤养好投入训练。刚好那晚上是我们班站岗,我就想着既然我不能参加比赛,我可以替战友们站岗啊,让他们好好休息有足够好的体力参加比赛。就这样,我自己在岗位上站了一夜,虽说后半夜又困又累,可想到明天战友们能生龙活虎地参加比赛,我坚持了下来。在第二天的比赛中,我们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由于表现良好,我如愿在第一年入了党。有的人说,有一部分人入党前和入党后不一样,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拼命躲。这句话警示我不能这样,真的那样做就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在以后的军旅生涯里我从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退伍回家伊始,离开部队的环境,不觉间对自己的束缚有所放松。 农村的环境虽说这几年随着上级治理力度的加大有所好转,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几个朋友坐一块喝酒聊天,不觉间就聊到了村容村貌上,我也是借着酒劲发了几句牢骚,总觉得朋友之间没什么,说过也就忘了。后来有一天去找朋友办事,走到门前就听到有人在屋里说话,刚好说的就是我那天酒后说的话,说我不该背后发牢骚,有意见也不去支部提。我才知道,我那么做是在给自己党员的身份抹黑,这是自己放松要求的结果。

从那之后,只要是和组织有关的事情,我都是积极和党支部去交流,没有在背后说过一句对组织不利的话,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我把党徽拿出来,放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每天擦拭一遍。我要用闪亮的党徽提醒自己,不要给组织抹黑,把自己时刻置于普通百姓的监督之下。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7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行为方式和文化氛围,体现了一个家庭的风气和风尚,往深处说就是一种信念传承。对于多数人来说,家风不一定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无需对人念叨,不必对人表白,而是更多地包含在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中,内化于日常言行中。

说起我家的家风,我觉得,重视教育、热爱读书是我家的传家之宝。这一良好家风的形成,也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的祖父是一名老党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毕业以后,祖父一直在家乡教书育人,是享誉一方的优秀乡村教师。他从教育40余年,称得上桃李满天下。曾经师从祖父的学生们,没有忘记老师当年的教诲,每当从外地回来都会特意前来看望祖父。去年,我的祖父八十大寿时,这些学生又专程从祖国各地回到小城,祝贺老人的寿辰。

再来说说我的父亲,父亲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由于从小生活在教师家庭,我的父亲从小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听我爸爸说,在他小时候,祖父经常给他买来精彩有趣的课外书,《动脑筋爷爷》《闪闪的红星》等许多有趣的故事,陪伴他度过清贫而又快乐的童年,也促使他做起自己的写作梦。参加工作以后,有了经济收入,爸爸把工资的一大部分都用在购买文学、历史、社会学书籍上,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工夫不负有心人,虽然父亲并不具有很高的写作天赋,但还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圆了自己的写作梦。

生活在这样一个书香世家,我从小接受的就是“开卷有益”的教育。在家里,不是祖父陪我读书,就是爸爸陪我读书,伴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读书的范围很广,不仅仅读教科书,也读课外书;不仅仅读故事书,也读科普读物。广泛的阅读使我拥有开阔的知识面,也筑起读书进取的“成才梦”。20xx年,我考入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年近八旬的祖父成了校友。

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重要影响。在我看来,如果每一个家庭都养成重视教育、热爱读书的好家风,建设“书香中国”就不是梦。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8

小时候多次听父辈们说过,我们祖籍皖南歙县五忠堂,祖父名为胡锦文,清朝授登仕佐郎。我外祖父则是桥头兄弟状元后裔,生有三子一女,我母亲小时候就是她父母和三位兄长的掌上明珠。父母受到严格的家风家训教育,我们做子女的也都受益匪浅。

大哥给我讲过这么个小故事。他从记事起,我家大门上的春联“斗方”每年都是“存心济世,以手援人”,开始他并不懂其中内涵。在1950年写春联时,时年8岁的他闹着学写大门“斗方”上的毛笔字,父亲答应他把那八个字的意思说出来后让他写。大哥悄悄去问母亲,才弄清楚“斗方”上八个字的真正含意。这件事不仅让他懂得了父亲给每个患者治病时的良苦用心和无私付出,还从中悟出了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去做的道理。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是父母亲经常教育我们的话,之前对这句话并没有深入的体会。三年自然灾害时,家家户户吃不饱饭,邻村有位姓孙的大娘却经常给我家送来黄花菜,这在当时真如同雪中送炭。有一次我悄悄问孙大娘,你们家怎么有那么多黄花菜啊?孙大娘告诉我,你父母亲人好啊!前几年我生病因为家里穷,给我看病钱都不收。现在你家人口多有困难,我送点野菜来表表心意吧!这一训导也成为我们兄弟姐妹的自觉行动,养成我们关爱他人的好习惯。父亲在溱潼乡医院工作40多年时间,但凡有父母知道有困难的患者来院就诊,父母都是倾其所能给予帮助。

“尊重他人,亦如尊己”,这曾是父母挂在嘴边教育我们的口头禅。1982年前后,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连续3年带民工去京杭运河整治工作工程,当时大都是人工挑挖运送,工程任务很是艰巨复杂,有的村民工因为看不惯带队干部高高在上,纷纷以休息罢工来发泄不满,从而影响了工程进度,后来只好全营“突击”扫尾巴。而我和民工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还经常和大家一起分析施工难题,研究施工方案,并及时宣传工程施工中的好人好事,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连续3年,我们村都获得了泰县水利工程团和营部奖金奖状。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我曾先后担任过村团支书、农技员、治保主任、党支部书记以及乡综治办副主任、广电站长等职务,之所以做什么工作我都能脚踏实地,尽心尽力,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是因为我坚持遵循了这条家训。

父母教育我们崇仰克己,修身循理,勤俭节约,和睦友善;教育我们诚实守信,惜福感恩、以德为根,严谨做人;教育我们穷不落志、富不癫狂,人能负我、我不负人。在父母严谨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个个向上有为,有的成为人民教师,有的成为白衣天使,有的成为媒体记者,并全部加入党组织,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大哥胡亚民还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博导、专家。尽管子女们都已各自取得不菲成绩,但父母到晚年时还在督促教导,甚至到20xx年,父亲还亲自写信到远处西南边陲的大哥,教育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更要严于律己,更要艰苦朴素,决不能忘记根本。就在我母亲去世前不久,父母还曾双双步行到溱潼邮局,为缺少资金的溱潼镇湖西老年活动站订阅了六份报刊,以那一百七十多元的收据给我们上了最后党课。

值得一提的是,至今我大哥还精心保存着父母从1962年他考取西安交通大学后直至20xx年双双去世前给他的三百多封来信。俗话说:家书一封值千金。他正准备把父母给他的这些信件认真整理,印刷出版,目的主要是让家训家风激励儿孙后代奋发向上,不断前进。

优秀的注重家风培养讲话稿范文 篇19

又是一年盛夏,位于珠江源头的云南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中心村委会老湾地林场,满山葱郁的树林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令人神清气爽;一股股甘冽的清泉欢唱流淌,捧起喝进口里,叫人顿感凉爽舒畅。现在,这里是以人工栽种的1.7万余亩华山松为主的公益林。在10多年前,这里还是缺水的疏林地,而回溯30多年前,这里就是一片无林无水的荒山。

村民们说,有这片树、有这么一湾山泉,大漫的功劳最大。大漫名叫宋祝漫,今年54岁,是老湾地林场的党支部书记。大漫说,住在山上的24户人家都是造林人,他们在这片山上圆了自己绿化家乡、造福人民的好梦。

话还得从1983年说起。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大漫的父亲宋凤城带领全家勤劳致富,通过开小窑烧砖成为万元户,得到乡里表彰。在政策鼓励和父亲的带动下,血气方刚的宋祝漫向乡里报名,与曲靖火柴厂签订木材供应合同,承包本村老湾地的荒山栽树,每栽一棵树厂里补助1角钱,待树木成材后可卖木料。他约上5户村民一起,说干就干,开启了植树造林的工程。因为挖树塘吃力、浇树苗吃苦,半年后,坚持栽树的只剩下他和二弟。

后来,有个不怕吃苦受累的姑娘刘外娥与大漫有了姻缘。没想到,结婚时,新郎官大漫居然把她直接娶到了老湾地山上牛毛毡搭的棚子新房里,4棵木桩支起木板就是新床,点燃松香用以照明。从此,他们种洋芋、点苞谷、栽树苗、浇幼树……常年吃住在山上,劳动在山上,一家人苦不堪言。“有时候赌气我都说要和他分手了。”刘外娥说。

树没栽几棵,火柴厂就倒闭了。但宋祝漫一家人还是坚持下来,一年栽几千棵,几年栽成一大片。30多年来,他们家单独造林2446亩。他们一家人的所作所为感动了乡亲们,先后又有8户村民跟随他们上山造林。在各级的关心扶持下,林场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看到9户农民定居山林,逐步通了电和路,有了发展前途,先后又有24户人家搬到老湾地定居,跟随宋家人上山种树、守林。宋祝漫加大育苗力度,免费分发树苗供村民们栽种,逐渐成就和壮大了林场。到20xx年,全村人植树造林达17444亩。20xx年,林权制度改革后,这片山林划定为国家生态公益林,划分给24户农户管护,每年国家按标准拨付管护经费。

因为钟情大山,因为热爱森林,因为义务植树造林,宋祝漫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20xx年被评为云南省劳模,家庭被表彰为“全国绿色小康户”。对于种树之初一家人住窝棚,缺资金、少技术等诸多困难,他没怎么谈,而是深情地说:多年来党和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了自己很多支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努力劳动,对得起党和人民……他带领村民们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管护着树林,从来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

付出终有回报。最让宋祝漫和所有造林人员欣慰的是,因为林木荫蔽,老湾地这片荒山,1993年开始出现一股“龙潭”,长年出水。如今,整个山林已有60多个泉眼,终年山清水秀。20xx年,适逢百年一遇的大旱,周边到处缺水,老湾地林区却流淌着30多股泉水。

20xx年,一名企业家看上了这里的优质天然泉水,经过一番考察论证后,投资在这里兴办了一个标准化水厂。到20xx年,围绕老湾地林场诞生了4个灌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宋祝漫进厂成为管理员,一些以前的栽树人及其子女进厂打工,在家门口赚钱。近年来,村民们发展林下经济,养鸡牧羊,人均每年有8000多元的收入,村民宋祝岗在林下养了7万多只生态鸡,每年收入达30万元。

“刚开始种树是为了钱,后来没有钱也要种,就图世世代代有个青山绿水。”宋祝漫说。

宋祝漫在老湾地林场圆了一个梦,这就是一个普通山区农民、一名农村优秀共产党员的梦,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予他路子,他就在属于自己的路上,筑就了一个绿水青山相伴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