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汇报体会>情况汇报>

学校素质教育新课标实施工作情况汇报大纲

情况汇报 阅读(1.64W)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素质教育新课标实施工作情况汇报大纲

新城子乡中心小学始建于19XX年,占地面积69612平方米。现有村小5所,教学班47个,在校生1051人。教师126人,其中专职教师115人,小教高级教师120人,中学高级1人。专科以上专任教师比例为73%,胜任率为100%,专任教师获得计算机省一级标准证书达标率为84%。

近几年,新城子乡中心小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和落实xx同志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精神,坚持“希望在这里诞生”的办学理念,以“和谐扬长,勤奋笃行”为校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校师生积极努力,身体力行,在校园环境建设上、师资培训上、英语和艺术教育上、科研工作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树立了“希望在这里诞生”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是发展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方向。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掘他们的最大潜能,使之各方面素质得到充分尽可能的发展,最终能顺利步入社会,参与社会竞争。这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质的体现。

多年来,我校在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理论的同时,更着重进行素质教育实践和探索,把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全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心健康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工作。学校从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的目标上对学生素质的发展进行了长远规划和实施,确立了“希望在这里诞生”的办学理念。其中,学生的希望是成为好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老师的希望是成为好老师,即受学生欢迎,受家长好评;家长的希望是成为好家长,即创合格家长,争优秀家长;学校的希望是成为好学校,即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全校师生积极努力,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育手段,逐步构建了我校素质教育特色,即:强化质量意识,走科研兴校之路的科研化特色;优化育人环境,加强美育的艺术化特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教育的社会化特色。为把我校建成具有“一流教育观念、一流教育管理、一流师资队伍、一流人际关系、一流教育质量”的学校而努力。

新乡中心小学作为一所老校,在10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力求德育领先,教学为主,各方协调,促进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学校的进步,使学校办学道路越来越宽,XX年5月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区寒假工作先进单位,区、市优秀少先大队和红旗大队,市、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教育学会先进学术团体和先进单位,市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大课间先进单位,省创新教育先进学校,东北地区教育情报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先进集体,区“十五”课程改革先进单位。与此同时,德育工作的大力开展带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学校自己培养出的舞蹈、歌唱、书法绘画等各类艺术特长生在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或活动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注重挖掘素质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素质教育途径

(一)、强占德育工作制高点,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1、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① 从点滴小事抓起进行养成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心理学家也指出:根据儿童心理、品德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完整的品德是在学校中遵守明确的道德要求、准则和行为规范而逐步形成的。但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因此,要从"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入手,这是发展少年儿童品德的最有效的途径”。好习惯的养成,就是好素质的形成,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督促学生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校从点滴做起,提倡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通过严格有序的养成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培养,现在,校园内随时可见拾捡地上垃圾果皮的身影。教师学生见面能主动互相行礼问好,走廊里听不见大声喧哗的声音,上学排好队、走好路、做好操……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井然有序。

② 充分利用好晨会、班队、队会及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在我校,每周一各班通过晨会要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知识。它由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内容且由学生主持进行。内容多以相关内容竞赛或手抄报展示的形式进行,这样能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兴趣。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校依据《小学德育大纲》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德育法规性文件,结合《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狠抓学生常规教育不放松,如: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班级评比以及通过卫生、纪律、法制等专题讲座,有力地规范学生行为,现在我校班班学生都能做到出门成行,自然成队,校园里相互谦让已尉然成风,使学生处于德育教育无处不在的环境中。

③加强红领巾值日岗管理,充分发挥了少先大队的职能作用。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是管教的对象和接受器,而是德育过程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其效果是不可估量的。我校坚持红领巾值日岗制度,由校少先大队具体指导开展工作,学校大队部制定了具体详细的《红领巾值日岗岗位职责》,具体主持队部各项工作,布置每周工作,做好各项工作的检查评比,对于检查的情况将及时公布,每月颁发文明班级和卫生流动红旗,并根据实际问题,不断改进,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养成教育贵在坚持、严格、有序,为了使德育工作目标性更强,我校开展了树立小学生十个文明形象的活动,十个文明形象的树立,涵盖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部内容,即:升降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行礼;与人相处,语言文明,友善宽容,明礼诚信;公共场合,轻声交谈,举止文雅,着装得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乐于助人;乘车购物,不拥不挤,座位让给有困难的人;行车走路,遵守规则,不闯红灯;保护环境,垃圾废物不乱扔,绿地草坪不践踏;爱护公用设施,节约公用资源,遵守公共秩序;国际交往,热情、友好、大方;情趣健康,远离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场所。围绕这十个文明形象树立开展活动,促成了德育工作的系列化和具有针对性。

2、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向青少年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教育更为重要。

①多年来我们抓住重大纪念节庆日,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了系列思想道德教育。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以德育教育基地为载体,向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向少年儿童宣讲革命斗争历史和革命烈士事迹。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踏着英雄足迹前进。请教育局关工委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来校进行革命传统报告会,因为结合本人切身的经历和感受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收到了显著效果,使学生加深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对少年儿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②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了大量生活体验活动、科普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参加公益事业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学习、参观、演讲、文艺汇演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时代新风。运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受到传统教育,进一步深刻了解中国的历史。

③深刻领会并落实xx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讲话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先是要求全体师生逐字逐句学习“八荣八耻”,为落实“荣辱观”教育各项活动打下思想基础;其次学校德育处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板报、班队会大力宣传,引导学生背诵“八荣八耻”,学唱“八荣八耻”新童谣,举办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板报展、手抄报展、相同内容的主题班队会及讲座。目前,学校“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师生中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动,校园时时处处有“八荣八耻”的内容。

3、以活动为载体,切实开展安全教育

能执行交通三项教育制度。开展了创建交通安全文明学校活动。学生由班主任组织排队放学。每天组织教师在学生上下学时开展安全值日,在校门前开展交通协助,使学生安全乘车。学校成立了安全保卫处,采用安全教育课、校园安全报、广播、板报、班会、晨检、假前教育、签定安全公约、写保证书、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师生能掌握报一定的报警、自救和逃生知识。每学期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4、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专门成立了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又下设年级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加强家教知识的培训,以吸纳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

①每学年我们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优秀家长进行全校讲座,如“如何教育孩子与同学相处”、“如何尊敬长辈”, “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等。举办校级、班级家长座谈会,请教子有方的家长在校内、班内谈教育孩子的经验,让家长向老师说说教育孩子失败的教训等,这样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可以向专家、学者请教,使老师、学生、家长互相沟通。

②每学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可以定期进教室听老师讲课,使家长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与教师沟通。

③每学期末向家长发一封“致家长的一封信”,其目的在于汇报学校工作,征得家长意见,要求学生如何度好假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时间。

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利用《小学家校互动教育策略的研究》省级课题来推动我校家长学校工作规范化、正规化建设。

因家长学校工作成效显著,XX年,我校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家长学校。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德育氛围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我校能注意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的是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

①加强“五风”建设。校训——和谐扬长勤奋笃行;校风——团结务实勤奋进取;学风——刻苦善思谦逊有恒;教风——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考风——实事求是公平公正。

五风的确定与建设,显示了我校在育人方面已经达成共识: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要不断鼓励孩子们树立远大志向,磨砺坚强意志,探索进取,努力寻求科学和。

健全德育教育阵地,营造“三化”氛围(校园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学校校园内设置有德宣传栏、黑板报;教室走廊张贴着校训、教风、学风等,教室内张贴着国旗、、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小学生守则》等标志。

②充分发挥德育阵地的宣传作用。学校开办了“雏鹰”广播电台、结合团、队、班的黑板报,利用其中的德育专栏大力宣传学校的德育工作。

(二)、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①重视师德建设,加强师道学习

结合师德教育,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师德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教师的思想认识到位。并且全体教师参与学习,还做了笔记。在平时安排学习,采取了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在XX、XX年分别组织了35岁以下青年教师进行“正师风,扬师德”、“八荣八耻”演讲比赛,比赛中教师们述说的感人的人和事对聆听演讲的教师触动很大,教师们进一步体会到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育的灵魂。

② 定期组织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我校进行已有五年了,为了扩大培训面,刚开始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聘请了专业人士来我校为教师培训。专任教师获得计算机省一级标准证书达标率为84%。学校还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对教师进行培训。

③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基本功培训。

我校将基本功培训工作与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相结合,把基本功的学习培训纳入年终考核,营造了浓厚的基本功训练氛围。以研促培,教研结合,促进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学校重视教研工作的开展,以省市级课题及校本课题为载体,进行“教、修、研”结合的课题实验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坚持组织开展课题研讨课、汇报课、校级竞赛课、达标课,举办教研专题讲座等来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经常选派教师去北京、沈阳、大连、济南、丹东、营口等地听课取经,参加学术研讨。在学历进修上,我校鼓励教师自学,进修学习。专科以上专任教师比例为73%。

(三)、教育质量在全新的理念下求飞跃

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理念,学校组织教师不间断地利用校际交流、教研室调研,各级课改培训之机组织教师反复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熟悉和掌握课程改革的目标与任务、重点与要求。通过不断地“温古而知新”充分领会其中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在教研室的领导下,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研究活动:1、深入开展校际交流进行学习,用本校教师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互相学习,让教师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给自己的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2、利用走出去学习培训机会,促使教师在教学工作操作层面上大开眼界。几年来,我校领导带领导各科教师到各地分别进行了相关课题的培训学习,学校管理经验的学习,促使教师真正把教学新理念、新要求、新方法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四)、常规在规范的管理中求创新

1、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时计划,学校规范学科课程,进一步强化教育法规意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上足、教好所有规定的课程。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大学科外,对小学科也能予以重视,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为了让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实实在在的约束作用,让教师习惯教学常规中制度和条例的约束,学校教务处实行了月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抽查方式,进行常规性工作检查,以使常规管理充分体现出“细、严、实、常”四个字。

3、我校的教研工作重点之一是集体备课的工作。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继续坚持做到五备三有: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过程、备资源;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按73号文件中备课的要求保证备课质量。要求每节课型均有完善的教案。对教师的教案定期检查,认真总结。本学期我乡举行一次教案评比,评比后领导做了认真的总结。

本学期为配合教研室评选优秀教研组活动,我们重点抓了集体备课。中心教研组教师回到本校后能起到表率作用,带领本校教师开展好集体备课,结合学习街一小现场备课的经验,我们对各校的集体备课做了检查评比,首先由中心校五年组的教师做一次现场备课,各主校领导参加,然后根据本校的实际确定自己的备课思路,开展活动。通过检查督促使各校体备课落到实处。通过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引导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运用最合适的教学手段,设计流畅的教学过程。在教师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再集体研究使备课质量得以充分的提高。领导对各课教案定期检查,保证上课的质量。

4、加大了听课、评课力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为了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不断改革引用新的教学方法,学校各部门领导充分利用汇报课、达标课、大赛课、推门课等机会走进每位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组织讲课。领导从自身做起,除了要求同学科教师相互听课外,还鼓励教师跨学科听课,民汉教师跨语种互相听课。学校领导听课也注重了目的性。即要看教师的教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重难点、基本素养等几个方面有无充分体现课改精神,更要看学生的学在课前准备、学习情绪、主动参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表现和生成性效果。

在教研工作的进行中,我们把教师评课水平的提高做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去抓,以前,许多老师是会讲课,也能把课讲好,但却怯于评课,鉴于此,我们结合学校“青蓝工程”的开展,让老师自己找榜样学习评课,先是在平时评课时注意让一些会评课的教师先评,再让其他老师学着评,刚开始评的好不好,能不能评到点子上我们都没做高标准的要求,只要敢评就行,慢慢的,一个带一个,兴趣和积极性不断被调动起来,现在,学校各学科课堂教学后进行评课都出现了一大批评课高手,特别突出的是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准确结合。学校在进行“课改之星”大赛和学年达标课时,我们对评课工作采取了一对一评课的方式,每位教师讲一节课,每位教师也评一节课,并写出详细的评课稿,根据收集的评课稿看,每位教师都有很大的进步,有些教师还将自己的评课稿整理写成论文投寄发表。

5、推行评价制度改革,重视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经验。在教学工作中,无论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不管是哪个学科的教学,课堂教学还是课后辅导,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除了书面定量全部采用等级制评价外,更注重对学生课内、课外学习活动及作业的定性评价,关注教师对学生所下评语的形式及质量,要求评语中对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都要有具体全面的体现,并要求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的《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省级课题获辽宁省“十五”优秀课题三等奖。

6、抓好培优辅差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抓好培优辅差这一工作,培优辅差工作任务定到学科教师头上,要求各教师根据所带学生学业和思想两方面的情况,确定优等生和学困生名单,然后依据实际,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出相应辅导培养措施后进行这一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做到让学困生吃好,让优秀生吃饱。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为了真正让每一类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我们在作业的布置上提出了分层布置作业的要求,对优等生注意作业深而少,而对于学困生作业的布置时就一定要注意难度的降低,绝不搞机械重复的训练,让学困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知识的消化,为保证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教务处在进行常规检查时,特别注重教师教案中作业的布置,学生作业中作业题的布置,在下午放学前到各教室去看各学科教师留的作业类型和作业量,还召开座谈会进行调查。

(五)、坚持科研兴校,促进教师在丰富的教研活动中求提高

为使我校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式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培训:

1、加强教师的自修自研。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我们仍将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与互动合作、课题研究和成果展示作为培训的具体内容。许多老师的自修自研已见成果,如,不少教师上交的案例开始变的规范,能将自己学到的理论能运用于论文、案例的撰写中,还要一些教师将从学习中学到的教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合理利用。

2、实行“青蓝工程”,新老教师、业务能力强与弱的教师间采用“听课—学课—评课—再上课”的形式来带动新教师及业务能力不强的教师的水平的提高。具体以年级、学科为单位,组成了“一帮”一活动小组,不仅从双方的学历、教龄、年龄、职称、所获奖项等各方面考虑搭配帮辅,还特别重视被帮扶教师的理念的更新程度和实际的教学经验,要求帮扶教师从班级管理、备课、上课、对待学困生、批改作业等各方面进行细致指导。

3、积极为教师的成长搭建舞台,让每位中青年教师都有展示自己教学才能的机会。除了继续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示范作用外,我们开始将骨干教师的培训面做有意识的扩大,大胆起用了一些教师承担送教下乡课、校际交流课(到我乡的村小)的讲授任务,不过,在正式上讲台前,都就课的备、上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

(六)、立足校本开发,突出育人特色

为了配合辽宁省教育厅在我省中小学启动“生命教育工程”的有关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辽宁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人口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改善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进程,我校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了ebd教育(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简称)校本活动。我们认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重要支柱。要继续拥有一个生机勃勃的地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联合国《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关键。”

1、活动的产生背景

目前,有多少人呼吸污染的空气、有多少人饮用质量不达标的水?有多少人随时面临食品安全的威胁?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微生物造成的非典、禽流感、炭疽等疾病更使人们不寒而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今天,在社会上、在学校里、在家庭中,我们看到,众多的孩子用自己的观念、声音、行动对保护环境、关注未来先知先觉、发出倡议,孩子们的思想和行动让我们在危机感中拥有了一份希望和信心。

我们新城子乡位于新城子区中部,总面积96.3平方千米,共有23个自然村。境内地势平坦,有万泉河、长河、羊肠河、左小河四条河流,都是辽河的支流,大致呈东南—西北方向,流向黄家乡注入辽河。

我乡地处城区周围,几条污染河流流经我乡,师生们深感环保之重要,所以我校确定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为特色创新项目。

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活动,目的是将师生们自发的行为(在以前各部门组织的征文中都有所体现),引导和升华为自觉的行为,我们决心要提升其内涵,列入新德育体系中,从生态道德的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生态意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修养的培养,从知上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从情上培养学生关爱生物的情感,从意上培养学生维护生态平等的责任感,从行上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

2、活动的主要做法

从XX年9月起,我们校在总结以前各项活动时,深感目前的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我们经调研决定,开展环境体验教育,切入点确定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此为平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环保教育活动具体分为五部分:

周围环境调查与信息收集。我们发动师生在自己周围调查河流污染状况、家庭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在德育处和自然课老师的指导下,五、六年级的学生写出了《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观察日志》,详细的记录了自己周围和家庭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情况。收集了大量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信息,了解到我国的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的第88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而沈阳的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338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这个基本国情使大家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编写校本课程。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学校德育处编写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校本课程,它补充了统编教材的不足,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水资源情况,全书共10课,分别为家乡的河、救救左小河、小龙河的传说、明天你喝什么、有关水的数字、自来水的由来、水是如何被污染的、下沉的城市、我们该喝什么样的水、关于节约用水的几点常识和建议。该课程安排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时间给学生讲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多学科促进。环境保护,涉及目前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自然、语文、综合实践等学科,根据这一特点,我们成立了ebd教育工作小组,发动大家的力量,结合新课程改革,将其纳入小学研究性(探究性)学习范围内,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开展有关活动。ebd教育必须有活动作为支撑,这是我们学校各部门、各年级、各学科的共识。我们校以德育处和少先大队牵头,在学生中开展了各种卓有成效的活动。XX年10月,我们开展了《争做环境小卫士》征文活动,共收到全乡6所小学的正文200多篇。在中心小学和新城堡、二台子小学开展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有关的实验室实验、野外考察和参观自来水厂、自来水公司等活动,学生们写出了相关的观察日志、实验报告、考察记录和参观记录。组织学生利用参加沈阳市寒暑假主题活动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征文,参加市里组织的比赛。在平时,利用班队会、板报、校园广播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宣传。在家里,开展节水活动。

运用科研手段,提高科技含量。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是“科研兴校”,具有教育科研的优良传统。XX年3月,我们就结合课程改革,在二台子小学先行一步,帮助他们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了《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市级课题的申报工作,将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纳入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个项目现在已通过市里专家组的鉴定验收。

3、活动的基本成效

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感到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们的节水意识提高了,环保意识增强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能主动向周围的人宣传节水知识。我们参加了沈阳市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的申报。伞轶楠同学的《救救左小河》一文在沈阳市“安全环保知识记心间,我为沈阳振兴做贡献”征文比赛中被评为一等奖,还有多名学生的环保征文在市、区比赛中获奖。德育主任陈鑫被评为市寒假工作先进个人,少先大队辅导员李丽被评为市优秀辅导员。陈鑫编写的校本课程《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文入选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品德与社会(生活)校本课程集》之中。德育处撰写的《加强德育科研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小学德育系列化实施方案》上报市教育局德育处。

我们的活动,紧扣建设和谐社会、节约性社会的主题,没有将德育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割裂开来,将口头的德育变成行动的德育。没有将环保教育停留在传授知识的水平上,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感受、亲身体验,将它深化到情感、意志和行为阶段。我们认为,如果学生仅有环保知识,而无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和意志,就不会做出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学生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懂得节约用水,懂得水的重复利用。比如用淘米水、洗菜水浇园田地,用洗衣服水拖地等。学生的这种行为,符合我国民间“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勤俭持家的传统,对当前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也是一个解决之道,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欢迎。

(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素质教育氛围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我校能注意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的是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素质教育环境。

建设校园“洁净美”。洁:卫生区分工到班,每天早晚两小扫,每周一大扫,由学生会检查公布。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许乱扔乱抛,确保校园整洁。“静”:通过对学生文明礼貌教育,杜绝课间打闹现象的发生;楼道内值周学生随时会提醒“上下楼请出门成行、自然成队,要轻声慢行”,学生无论升旗、做操都养成了自觉排队的习惯。“美”:学校不断加大绿化美化的力度,校风、教风、学风、图片和谐搭配,相映成辉。洁、静、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近年的工作成绩

我们学校整体工作开展的规范细致,校容校貌整洁有序。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一定成绩。XX年5月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区寒假工作先进单位、电影放映工作先进单位,区优秀少先大队,市、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教育学会先进学术团体和先进单位,市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大课间先进单位,省创新教育先进学校,东北地区教育情报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先进集体。在XX年和XX年的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XX年和XX年,我校的经验材料先后发表在《沈阳市教育科研XX—XX》、《沈阳市教育科研XX—XX》两书和《新城子教育》杂志(XX-1期)上。XX年12月,被区教育局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竞赛小学第五名。其中,科研和体卫艺工作名列第一,德育列第五。《新城子教育》杂志(XX-3期)还刊登了田凯师校长《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学校》和朱会芬副校长《农村小学教育的问题与对策》(XX-4)的经验文章。XX年4月,我校被评为区“十五”课程改革先进单位。9名同志因在校本课程和课例写作中成绩突出而获奖。

“十五”以来,我们完成了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子课题1项,省级规划课题1项,市级规划课题7项,区级规划课题12项。共有13项课题获奖,其中,国家级子课题一项,省级一项,市级5项,区级6项。区教育科研室三次在我乡召开全区现场会。代表我区接受市小学教研部调研、市科研部中期检查。

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有明显提高。现有国家创造教育骨干教师1人,市级先进10人,市区学科骨干18人。区级先进14人,区科研骨干11人。2人被评为区学科带头人,3人被评为区课改标兵。全校教师共撰写市级以上优秀论文240多篇,省创新课3节,国家级创新课1节。上学期五、六年级的质量监测成绩均名列全区乡镇第二名。7月17日,朱会芬校长在区小学试卷分析会上做了题为《深化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介绍。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紧密联系我校的工作实际和教师的思想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用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精于统筹谋划科学发展。做到对待发展有信心,考虑发展有思路,推动发展有办法。着力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各个村小的均衡发展。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坚持教育公益性,促进教育公平;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和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最终使“和谐扬长,勤奋笃行”的校训深入人心;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切实落实;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得到深化;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各种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各方面的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努力争取上级的积极支持,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为真正意义上的“双高普九”而努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良好的成绩将为我校素质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动力,特别是特色办学使我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先进学校比,仍然有许多无法逾越的差距,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能以更趋开放的心态,更具发展的眼光,不断研究,继续朝着“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质量高、特色明”的办学目标前进,一定会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