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工作报告>调研报告>

循环经济调研报告(精选4篇)

调研报告 阅读(2.7W)

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篇1

一、基本情况

循环经济调研报告(精选4篇)

(一)自然概况

X镇位于郑州市南35公里,紧邻新郑市区,东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5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8公里,107国道、郑新公路、新密铁路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镇区穿境而过,拥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全镇总面积74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159个村民组,镇域人口3.4万人。镇区规划面积10平方

公里,建成区面积4.6平方公里。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16000亩,养殖业健康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生产呈现良好势头,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其它各业的发展,花卉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的悄然兴起,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为建设生态型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工业经济持续攀升。20__年工业生产总值达10.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404万元,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36家,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生物制品、轮胎制造、食品加工、钢铁建材等行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确立了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完成了商贸园区建设工程,形成了商贸、餐饮、娱乐、美容、健身、浴池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了较完善的消费场所。

4、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容镇貌明显改观。确立了镇区新的建设规划,集中供热、供水、排水、供电、电话、有线电视实现配套,完成了X大道、中兴大道、裴李岗路、华瑞路的拓宽改造及西气东输镇区段工程,通过了省重点镇、省卫生镇的考核验收。

5、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科教兴镇意见》,“普九”成果不断巩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现已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

6、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的医疗卫生防疫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各项指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

目前,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污染较为突出的时期。一些污染较重的行业,如水泥、纺织、化工等,在很长时间内还将保持主要产业的地位,生产规模仍将扩大,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

(二)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能源自给率低,所需的煤炭等一次性能源要从外地运入,煤、水、电等能源消耗总量逐年递增。

(三)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受生活污水影响,镇域内黄水河污染较严重。受水泥厂影响,镇区空气质量一直不高。城镇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但处理设施滞后,集中处理能力低下,严重影响城镇环境。

(四)土壤污染较为突出

农业生产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三、循环经济规划设想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我们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具有我镇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发展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

(二)发展目标

到20__年,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建设的示范工程。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要有明显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战略性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三)发展重点

1、发展循环型农业,建设生态化的新农村

一是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大田作物主要进行轮作复种或间套作,并与养殖业结合,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杜绝秸秆焚烧,控制面源污染。

二是建立种养加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提高效益。

三是建立有机农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

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和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2、发展循环型工业,营造清洁生产环境

以产品结构的绿色化为核心,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以化工、建材、纺织、钢铁等行业的主导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产品的生态设计

与研制开发,通过产品的绿色升级换代,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推进具有循环型工业特点的零排放工业园区建设;以冶金、建材等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具有废物吸纳作用的'环境无害化、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扶持有益于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业建设,改善提升工业生产的生态功能。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扶持技术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着力研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节水技术,无废少废工艺,废物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全面推广工业企业的清洁化生产。

3、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健康城镇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优化城镇布局,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减轻环境压力,逐步形成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生态城镇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住宅。住宅的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采暖、保温以及节约资源的需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砖。

推广新型能源。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新建住宅要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屋顶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并预留热水器管道。配套设施门窗要尽可能地适合自然光照明,减少电力照明。

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篇2

镜头一:试点引领

镜头二:注重创新

镜头三:点石成金

黄金生产企业金矿提金后的尾渣含有剧毒氰化物,属于危险废物,且尾渣中富含铅、锌等有价元素。对此,该市成立了黄金铅锌开发有限公司,对金矿提金后的尾渣进行浮选以提取铅、锌,目前已经形成年生产铅锌精矿8000吨、硫16000吨、产值1000万元的生产规模。在此基础上,他们采取混合浮选与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将产生的尾矿作为硫精矿销售给有关制酸厂,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07年5月份该公司被评为**市绿色企业。与此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该市滑石矿业有限公司在搞好科学采矿、精细加工、多渠道筹备滑石原料的基础上,积极转变采矿方式,实行一矿多采。他们将建矿以来开采滑石废弃的碳酸岩、绿泥石、透闪石等伴生矿进行重新开发利用。企业开采的碳酸石已加工成建筑用“复合粉”,仅此一项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目前,绿泥石已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以往的废石废料也陆续加工成建筑用料,走出了一条节约资源、搞活经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镜头四:节能降耗

“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而且呈现持续上涨势头,我们农资企业生产的化肥有国家限价,不能乱涨,为什么还能盈利?”碱业股份天柱化肥分公司总经理李丰坤一语中的,“主要靠节能降耗!”该公司是**大型化肥生产企业,近两年来,该公司从开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目前,该公司已由高能耗、高污染的排污大户转变为环保部门重点推荐的清洁生产企业。每年通过实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以及废水、废料等再利用能额外“捡回”1300多万元!其节约业绩是**市近几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缩影。

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篇3

关于循环经济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外资企业,坐落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经济开发区,下辖味精、黄原胶、动力、玉米油、鸡精五个车间和一个污水处理厂。现有资产总值2亿元,员工1000余人,形成年产黄原胶1万吨、味精7万吨的生产能力。主导产品谷氨酸、味精、黄原胶销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并出口到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银行信誉等级为AAA级。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企业和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能源的基本国策,我们公司在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领导的同时,认真实施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循环经济,提高中水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污水处理厂建设300m3沼气柜一座,用于回收污水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沼气,既解决了污染大气的问题,又满足了家属院职工生活做饭之用,富裕的沼气通往动力车间作为锅炉的燃料,年节约煤炭1600多吨,可谓一举三得。

2、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味精浓缩工段余热利用及冷凝水回收项目为可行的中/高费方案。味精浓缩锅内味精长成后,通入压力0.33MPa温度280℃蒸汽对料夜间接加热,加热后的蒸汽冷凝水温度在88℃左右。原先这部分冷凝水直接同碳柱水一同送往污水处理厂,既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又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我们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充分利用了这一块余热和冷凝水。用浓缩锅出来的冷凝-1-

水通过板式换热器来预热进入浓缩锅的料液,料液可由45℃可增至65℃。换热后的冷凝水降至65℃左右,这一部分冷凝水全部回收利用,其中一大部分直接进入浓缩锅,另一部分进入中和罐。该项目总投资28.6万元,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量544吨,去除其消耗支出后,预计年创造效益42万元。

3、合理科学处置固体废物。我公司的生活垃圾由环卫所全部运往垃圾处理厂作无害处理。对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作了如下处理:厌氧及好氧过程中生产的污泥进入沉降池进行沉淀,再通过专用泵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板框压滤机,由压滤机挤压出含有丰富有机物的'泥饼,再将泥饼运动力车间焚烧,部分对外出售用作肥料。锅炉燃烧后的炉渣经圆盘除渣机出渣,再由出渣皮带机运往渣场,炉渣、煤灰全部出售,用于制造水泥或建筑材料。黄原胶的副产物豆渣,全部出售,用作猪饲料。公司固体废弃物处置率达100%。

4、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工作。山东公司自去年5月份开始实施清洁生产工作,首轮清洁生产共计投资43.5万元,实施的无/低费方案共计44个,中/高费方案一个,共取得经济效益158.39万元。20xx年6月X日,顺利通过清洁生产工作验收。专家组对山东公司的清洁生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本轮审核工作符合《山东省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暂行办法》,被专家组评定为优秀。我公司通过工艺技术改造、设备维护更新、企业内部挖潜、中水回收利用,年节标煤1100吨,减少废水排放118800m3同时,实施清洁生产后,大大减少废水及废气排放量,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现在正在实施下一轮清洁生产计划。

5、加大治污投入,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减少排放总量。为实施

清洁生产,再造蓝天碧水工程,我公着手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先后多次对环境治理项目进行了设备、工艺等技术改造和扩建。陆续上马污水处理设施及其它辅助设施,拥有6000立方米的厌氧罐3台,3000立方米的酸化池一座,标准沉降池2座。目前,有日处理低浓度废水能力达4000m3的总容积为17000m3的好氧池两座,日处理高浓度废水能力达3000m3的总容积为4700m3的厌氧发酵罐5个;废水处理能力、设施配置均超出了生产过程中实际产生的容量,能够对黄原胶、味精废水进行深度处理。20xx年2月25日,临沂市环境保护局以临环函〖20xx〗108号对我公司黄原胶废水中水回用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进行了批复。20xx年3月12日,临沂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临发改政务〖20xx〗93号文对我公司黄原胶废水中水回用项目进行批复立项。经过环境监测站的多次取样监测及专家组的现场验收,实现了生产过程中所有废水全部达标排放。20xx年8月15日,临沂市环境保护局以临环验〖20xx〗32号进行了验收。本中水回用工程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

目前,处理后的污水化学氧需求量CODCr小于50mg/L;氨氮

NH3-N小于5mg/L,PH值在6.5~7.5之间,符合《城镇污水处理

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xx)一级A标准,达到中水回用指标。我们将这种水用泵打回用水单位用于一般冷却,20xx年我们公司中水利用率达到了51%以上,用于系统冷却、冲罐及生产生活区冲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今后,随着公司输水管网的逐步完善,我们的回用率将逐步提高,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目标。

6、抓好源头控制,减轻污水处理负荷。通过改进和优化生产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及污染物的产生,对生产的各个环

节进行全过程控制,各生产车间的废水排放处皆安装流量表,以便准确计量排放的数量,作为奖罚的依据。这样一来,使废水污染物总量及废水排放量大幅度减少,减轻了污水处理的减量化。

7、锅炉加装除尘和脱硫装置。动力车间锅炉在原来水膜除尘基础上增设脱硫塔对烟气脱硫,这一方案确定后,投入500万元资金对公司现有的3台35t/h、1台75t/h锅炉进行脱硫除尘及一系列设备及工艺改造。本脱硫工程共改造脱硫塔2台,新增脱硫塔2台。项目完成后,除尘效率达95%以上,烟气中的SO2控制在400mg/m3以下,

烟尘控制在50mg/m3以下。同时,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安装在线监测装置一台套,随时接受各级环保部门及社会的监督,实现二氧化硫及烟尘的达标排放,每年可减少SO2排放量1200吨。

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篇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资源特别是能源需求快速上升,供需矛盾日益突现,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大力开展节能降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缓解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而且直接关系到生态县建设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实质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型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首先在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

其次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了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

三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绿色产业和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

二、我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利用、推行清洁生产和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同时也为下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1、健全、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循环经济建设的引导。出台《龙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指导意见》、《龙游县20xx年度发展工业循环经济行动方案》,制订《龙游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运用经济激励手段,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节约能源,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改革,降低生产成本;规范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和经营行为,用足用好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结合“生态县建设”,在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制定《龙游县淘汰拆除水泥机立窑实施方案》,力争在20xx年前淘汰全部水泥机立窑,

编制出台了《龙游县集中供热管理办法》;加强地方生态型消费宣传,大力推广使用绿色技术产品。

2、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建立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我县对清洁生产工作十分重视,20xx年以来有十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其中恒达纸业有限公司和腾龙竹业有限公司被评为浙江省绿色企业。十家实施清洁生产企业实施无/低费方案237个,中/高费方案44个,共投入清洁生产资金4237万元,每年可节煤19072吨,节电1313万度,节水384万吨,节浆200吨,减排CoD、SO2等污染物20以

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支持废物、废料、废旧物资的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更好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使废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节约成本,又治理了三废。如绿得农药化工公司淘汰高毒农药,开发高效、低毒、高附加值的农药产品,其中IDA法草甘膦生产技术和ADC二个产品分别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该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效益连年翻番,20xx年产值1.23亿元,利润1252万元,20xx年产值2.4亿元,利润3280万元,20xx年产值3.07亿元,利润5363万元,20xx年投入技改资金1600万元,新增销售收入0.6亿元。该公司20xx年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好转,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500,万元产值废水排放下降率85,固废排放下降率82,废气排放下降率10,可再生能源利用与综合能耗利用比率30,“三废”综合利用率75,“三废”达标排放率100,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理率100。

二是充分利用资源,上马余热发电。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一方面有大量的中、低温余热排放掉,另一方面又消耗大量的电能,如何将中、低温余热转换为电能并用于水泥生产,从而进一步降低水泥生产能耗,节约能源,是水泥产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浙江青龙山建材有限公司积极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新路子,引进国内先进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建成一座总装机容量为2×3000千瓦的纯余热电站,这是我市首个利用纯余热发电的项目,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纯余热电站的建成既充分利用资源,又缓解了电力矛盾,为公司解决了1/4的用电量,年节电支出近1700万元,大大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

三是立足产品生产主线,全面实施废弃物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飞雁化工有限公司自90年代初以来累计投资200余万元,利用硫酸生产余热建设1000KW余热电站,年发电量800万KWH,降低硫酸生产成本440万元;为减少废气氟污染,投资100万元建成硫酸生产废气利用生产氟硅酸钠项目,年生产氟硅酸钠300吨,保障了硫酸生产废气处理排放达标;20xx年产生4.2万吨硫酸废渣全部实现水泥生产综合利用。既节省了企业生产成本,又减轻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四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我县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企业有三家,20xx年共利用废弃物总量7万吨,综合利用产品产值7500万元。如豪龙建材公司调整水泥工艺配方,在原有的废弃资源品种上再添加了选矿废渣,使废弃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湖镇活性炭厂采用国家推广的先进工艺,以锯沫为原料,磷酸作助剂的磷酸法活性碳,其特点是磷酸可全部回收利用,属环保清洁型工艺。十六家资源综合利用回收企业,20xx年共回收各类废旧物资32万吨,销售额9870万元。这些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4、发展循环型经济园区。龙游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22平方公里,建区的理念为“高新技术立区、环保绿色建区、精品特色兴区”。

一是坚持环评先行的原则。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摆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严格控制新污染,切实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竣工验收率,引进符合国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项目,杜绝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的项目入园建设;

二是加大力度治理老污染。对现有企业有计划地实行限期治理,争取在期间投入300万元建成一座日处理污水3万吨项目,废气、废渣坚持达标排放,充分回收可利用气体,进行综合利用。如绿得农药公司利用生产余气体回收,再生产双氧水,回收利用废渣,用于水泥、制砖辅料,在处理噪声问题上,通过增加消音、隔音装置,减少摩擦,降低噪声的产生。

三是利用各企业厂区空地进行绿化,整个园区绿化占地率达到15以上。

四是根据产业链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尽可能拉长产业链的同时,提出了循环利用项目,加大招商力度,以切实提高园区的资源利用率,促使废弃物全面综合利用。

三、目前我县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指导思想还未转到体现以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削减污染排放的清洁生产上来,与循环经济的理念相差甚远。

二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三是国家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四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完善;

五是技术落后;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六是全民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不强,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在理论思维、实现途径、操作方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创新,推进我县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

1、加快制定我县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我县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全县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强化政策导向。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循环经济宏观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创建绿色企业,促进生态县建设。以实施清洁生产为重点,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排放型向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转变,推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为主向全过程预防为主转变,引导发展造纸、机电、服装、生物等低资源投入低污染排放产业,限制矿山、小化工、小耐火材料等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产业发展,加快水泥机立窑淘汰步伐。在近两年清洁生产试点的基础上,加大推进力度,每年安排一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加快废弃资源的回收与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抓手,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充分利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建筑和农业废弃及生活垃圾,重点开发利用矿山废弃物,利用木材、竹制品加工剩余物生产新型装饰材料,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项目,促进废弃物转化为可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进一步调整工业布局和结构。明确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创建特色工业园区,引导工业企业向规划合理、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集聚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园区内实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与各用热项目。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与工业类别应与本区环境相适应,对各类污染物实施集中有效处理,并积极探索循环经济的理念,在企业之间和产品之间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可再生资源产业和吸纳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业,积极发展深加工、精加工、节能、节水产品以及功能替代型产品,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低污染的生态产业。

5、开展广泛的节能降耗活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遵循依法用能,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科学管理,完善节能管理体系,推进节能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依法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人员,定期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新建、改建、扩建和改造工程项目必须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和行业节能设计标准。

6、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的作用。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关系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浪费资源行为,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公德意识,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力营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大中小学生的循环经济知识培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