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读后感>读后感>

蜡烛读后感(共10篇)

读后感 阅读(2.78W)
本文目录蜡烛读后感半截蜡烛的读后感蜡烛读后感500字500字优秀的小学读后感:读《蜡烛》有感《蜡烛》300字读后感《半截蜡烛》读后感蜡烛读后感《蜡烛》读后感500字蜡烛读后感600字《蜡烛》读后感500字

关于小学生半截蜡烛读后感

蜡烛读后感(共10篇)

读了《半截蜡烛》以后,感觉到了战争的恐怖,还有那那令人百堆不厌的结局的点睛之笔,至今让我意犹未尽。现在就让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文中再写到“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的时候,给了我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因为如果德军发现了,就大事不妙了。在独到大儿子杰克要拿这半截蜡烛去搬柴的时候,心稍微放下了一些,可又读到后面中尉不让他拿蜡烛的时候心里顿时紧张了许多。当读到“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就使人抱着一种心惊胆战的心理去往下读。再到文章的末尾,“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这时才让读者放下心中的悬念。

这篇文章也突出了小女儿杰奎琳的机智与勇敢。

这篇文章始终就因半截蜡烛来写的令人回味无穷,我也要学习这种独特的写作方法,把作文写得更好。

这篇关于小学生半截蜡烛读后感,就为大家呈现到这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暑假过的开心。

半截蜡烛的读后感蜡烛读后感(2) | 返回目录

读了一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以下是一则读后感美文,请阅读,;

《半截蜡烛》这篇课文讲的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以自己的机智、冷静为引走德军而藏起装有情报的蜡烛的故事,让我们一齐来看看吧。谁会相信伯诺德夫人会在那么紧张的气氛中想起用油灯替换蜡烛呢?谁会相信一个大男孩会冷静地以到柴房搬木柴为由而想办法拿走蜡烛呢?谁又会相信一个小女孩会以上楼睡觉为办法而机智地骗过那些凶狠残忍的德军呢?显然,她们都是为了保护国家而付出,骗过德军的奇迹并不是之前就有的,而是靠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和冷静的心理换来的,尽管前两个人的计划并没有得到成功。其实我们也要学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怀有一个冷静的心理,时不时转转自己机智的大脑的办法,那么这样,困难这个词就会销声匿迹了,你不会触手可及了。

通过《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我若有所思,难道我们遇到困难时能有一个冷静的心理,能有足够的时间转动大脑吗?还记得那一次,做作业的时候,“拦路虎”拦住了我的道路,使我久久地不能前进,一次,两次,三次,我反复揣摩,可这个”拦路虎“就是太嚣张,几次都没有把他打倒,几次的思考使我性情大发,我怒了,把作业把地上用力一扔。时光荏苒,后来,我想,这样发脾气可是于事无补的,还不如,再静下心来,好好想一下吧。一次演算,一次画图,一次对自己成就的挑战。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这道难题成功地被我解了出来。正巧的是,现在我学习了这一篇课文。学了后,我真是得益匪浅,同时我也更准确的明白了遇到困难要用冷静的心理去面对,转动转动自己头脑的道理。我发誓,以后的我一定不会因为鲁莽而不去冷静面对的。

只要我们领悟了这个道理,希望之光就一定会驱散绝望之云!让我们一同来感受吧!有时间我建议你们不妨去读读《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或许你们从中会有更好地收获。但是始终有一点是雷打不动的:遇到了困难,冷静的心理与机智的大脑可是个宝。如果你懂得了,呵呵,上帝会赐予你“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的情景的。

编辑:应届毕业生读后感网.

蜡烛读后感500字蜡烛读后感(3) | 返回目录

【蜡烛读后感500字】

《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 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读完了,给我第一个印象就是那位烈士的战友竟然不把他的尸体从方场带回去安弄葬,就算他们会在第二天拂晓攻占那座桥后,再安葬,如果他们一直攻不下那怎么办,难道要等烈士的尸体腐烂后再安葬吗?他们让我感到很不爽(郁闷)。而那位老妇人让我感觉到那种一个完全不用去管烈士尸首的陌生人,竟然会冒着弹火去埋葬他,而且还拿出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来哀悼这位烈士。而且在课文第43节,明显突出了一种感情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在炮火烧焦乐的土地上,在诈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乐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花烛――还是明晃晃的点在一个苏联青年得坟头。

这一点花烛是不会熄灭的。它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蜡烛读后感5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题目叫《蜡烛》。读完之后,我为文中谦虚的蜡烛那“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而感动不已。

短文里的台灯不但趾高气扬、骄傲自大,还喜欢到处炫耀自己,它因为自己有着漂亮的外表而瞧不起普通的蜡烛。但当骄傲的台灯坏了,而人们急需要光明的时候,主人把默默无闻的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了它,它的火焰依然照亮了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而蜡烛谦虚地说:“我发出的光太淡了,的确没有台灯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可它自己却默默地燃烧着,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间。蜡烛虽然没有台灯那样美丽,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它,它总是发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它是多么平凡而又伟大啊! 在赞美蜡烛的同时,我们不由地想起了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老师,他们就象蜡烛一样永远照亮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从短文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只看外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每个人对社会都有不同的作用,做什么事情都要谦虚,不能骄傲,我们要向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

500字优秀的小学读后感:读《蜡烛》有感蜡烛读后感(4) | 返回目录

“战争”一个人民都痛恨、惧怕的词,因为它使太多的人失去家庭,失去幸福甚至是生命。

今天我学习了《蜡烛》这篇课文,使我深深感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南斯拉夫组成了反法西斯同盟,苏联红军走出国门来到南斯拉夫,帮助南斯拉夫人民打击法西斯侵略者,正在从德国人手里拿回萨伐河附近地区时,一位苏联红军不幸中弹死亡,南斯拉母亲冒得德国人的弹炮把苏联红军埋葬。还在他的坟头点燃自己最珍贵的结婚烛。

文中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者清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战士满怀敬怀敬仰之情。当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时,她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了自己的爱戴和敬仰之情,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地,而且她不怕生命的危难。安葬红军烈士,红军烈士为她们献出了生命,她也为红军献出了最爱的宝物,把喜烛插在坟头,并彻夜守在坟旁,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而现在的人们很少会有这样的爱心,使我更加敬佩她的品格,还要让世上的人们不再这样下去了。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更加地为老妇人感受可怜,让世界成为没有战争的世界。

《蜡烛》300字读后感蜡烛读后感(5) | 返回目录

今天我读了一篇短文,题目叫《蜡烛》。读完之后,我为文中谦虚的蜡烛那“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而感动不已。

短文里的台灯不但趾高气扬、骄傲自大,还喜欢到处炫耀自己,它因为自己有着漂亮的外表而瞧不起普通的蜡烛。但当骄傲的台灯坏了,而人们急需要光明的时候,主人把默默无闻的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了它,它的火焰依然照亮了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而蜡烛谦虚地说:“我发出的光太淡了,的确没有台灯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可它自己却默默地燃烧着,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了人间。蜡烛虽然没有台灯那样美丽,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它,它总是发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它是多么平凡而又伟大啊! 在赞美蜡烛的同时,我们不由地想起了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老师,他们就象蜡烛一样永远照亮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从短文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只看外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每个人对社会都有不同的作用,做什么事情都要谦虚,不能骄傲,我们要向蜡烛一样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别人!

《半截蜡烛》读后感蜡烛读后感(6) | 返回目录

读了《半截蜡烛》后,使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他们一家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在一次危急的状况下,母子三人冷静地周旋于三个德寇之间,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故事,最终使情况转危为安。

这个故事反映了法国人民为保卫祖国,驱逐侵略者所进行的艰苦斗争和他们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

文章从人物语言和动作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伯诺德夫人和他的大儿子杰克两次用计,却两次失败,把紧张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我为主人公而担心,为主人公而紧张……直到最后,我才松了一口气。伯诺德夫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全,不顾个人的安危,参加了保卫祖国的战斗,这种精神太可贵了,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从古至今,有多少战士牺牲在战场上,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伯诺德夫人为了祖国的安全和人民的安康,不顾个人的安危,参加了保卫祖国的战斗。他们是那么镇定自若,因为他们为了祖国可以牺牲一切,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啊!

讲到这儿,我便想到《走进书里去》有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群日本人看见一个中国人,便产生了要玩弄他的想法。先把他装进袋里,再浇上一层汽油,点燃后扔到池塘里,扔了两颗手雷过去,只见手雷在水中炸开了花……

我们的国家当年也曾遭受过外国侵略者的侵略,饱受苦难!侵略者真是无恶不作,是无数先辈不怕牺牲,艰苦斗争,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镇定的精神。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一定要为祖国做出巨大的贡献!

蜡烛读后感蜡烛读后感(7) | 返回目录

“在炮火焦灼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的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是《蜡烛》这篇文章中感人至深的一段话,西蒙诺夫的这篇小说歌颂了艰难中各国人民相濡以沫,至深至真的感情。

《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 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妇人在被德国人炸毁了自己的房屋后还为苏联青年筑造他最后的家,用珍藏着的蜡烛为他点明天堂之路。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在炮火的烟灰下埋葬一位苏联青年的情景。这再也不是什么乐于助人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过的,那是一种超越国界、人种以后,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苏联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后奉献,让那些高傲的、无视他人生命的人来想想这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吧!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蜡烛》读后感500字蜡烛读后感(8) | 返回目录

《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 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妇人在被德国人炸毁了自己的房屋后还为苏联青年筑造他最后的家,用珍藏着的蜡烛为他点明天堂之路。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在炮火的烟灰下埋葬一位苏联青年的情景。这再也不是什么乐于助人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过的,那是一种超越国界、人种以后,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苏联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后奉献,让那些高傲的、无视他人生命的人来想想这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吧!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蜡烛读后感600字蜡烛读后感(9) | 返回目录

篇一

“在炮火焦灼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一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的珍爱的东西——她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是《蜡烛》这篇文章中感人至深的一段话,西蒙诺夫的这篇小说歌颂了艰难中各国人民相濡以沫,至深至真的感情。

《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

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妇人在被德国人炸毁了自己的房屋后还为苏联青年筑造他最后的家,用珍藏着的蜡烛为他点明天堂之路。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在炮火的烟灰下埋葬一位苏联青年的情景。这再也不是什么乐于助人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过的,那是一种超越国界、人种以后,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苏联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后奉献,让那些高傲的、无视他人生命的人来想想这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吧!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篇二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每个人的心,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纤尘不染的,然而当人长大了,成熟了,有些人的心却逐渐变得冷漠。

一个女孩搬了家,房子很大,但只有她一个人住。有一天,她发现隔壁住着一户穷人家,女孩觉得穷人家的人又脏又没礼貌,所以,一直都不和他们相处。那天晚上,突然停电了,女孩庆幸家里还有几根蜡烛。刚准备点上它们,门铃响了,女孩打开门,是隔壁的小男孩,他问女孩:“您家有蜡烛吗?”女孩一下子明白了,他们家穷的连一根蜡烛也没有便冷冷地说:“没有。”那小男孩自微笑着说:‘我们就知道你没有,妈让我把这两根蜡烛送给你,你一个人在家,一定很怕。那女孩站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又自责又愧疚又感动,她一把将那小孩紧紧地拥抱在怀里,热泪盈眶。

好好审视自己吧,如果仍保持一颗纯朴真挚的心,就将它放进冰箱,使它永远新鲜,如果染上了厚厚的灰尘,就每天按时清扫保洁。我们没有理由做一个没有良心的坏孩子。

记得我的妹妹以前是个小气的女孩子,有比她更小的孩子来到她家时,她舍不得把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但直到有一次,她去一位姐姐家玩,姐姐热情地招待着她,又拿好吃的,又拿好玩的出来,妹妹问那个大姐姐:“为什么你愿意豪不保留的把自己的零食,玩具都给别人玩或吃掉呀!”姐姐说:“你想交朋友就要大方,不能把自己的那颗好客之心隐藏起来,裹上厚厚的盔甲,戴着虚伪的面具生活着,那样,只会使自己越来越孤独。”

是呀,我们愿永远留在童年的岁月里,不要长大,永远做一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

《蜡烛》读后感500字蜡烛读后感(10) | 返回目录

《蜡烛》叙述了一位苏联青年战死后,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把他拖到一个炮弹洞边的故事。她用手掌舀干了洞里的水,用炮弹洞四周的浮土盖住死者的身体,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最后,老妇人拿出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为死者点亮了最后一道光明。 当人们在寻找这位苏联青年的尸体时,发现了这小小的坟堆,都不由得惊叹,不由得脱下帽子默哀。

多么感人的故事呀!一位老妇人在被德国人炸毁了自己的房屋后还为苏联青年筑造他最后的家,用珍藏着的蜡烛为他点明天堂之路。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南斯拉夫的母亲在炮火的烟灰下埋葬一位苏联青年的情景。这再也不是什么乐于助人这些渺小的事情能比得过的,那是一种超越国界、人种以后,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为苏联青年做出的自己的最后奉献,让那些高傲的、无视他人生命的人来想想这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吧!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