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浅谈日用家当中的百衲被文化遗产问题范文

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3.09W)

艾丽丝・沃克通过描写母女之间的冲突不仅反映了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而且流露出对黑人种族意识日益淡化的困惑。

浅谈日用家当中的百衲被文化遗产问题范文

一、黑人“百衲被”传

缝制“百衲被”这种实践活动源自英国和非洲。19世纪90年代以前,居住在新英格兰地区居民为抵御严冬需准备厚实的被子,而当时是买不到现成的被子的,故而缝制“百衲被”便成为一种实际的生活需要。“百衲被”的色彩、图案各异,有的体现了黑人民间的艺术传统,有的反映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艺术,从而跨越了种族、地域和阶级的局限。

对于以沃克为代表的美国黑人作家而言,“百衲被”有着更为巨大的魅力。黑人作为美国社会的一个弱势文化群体必然受到白人强势文化群体的压抑,因而需要一种能够凝聚民族文化传统的东西来增强本民族的亲和力。这个使命最终落在了“百衲被”的身上。沃克的许多作品都清楚地展现了这一主题。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文化传统这个问题而言,《日用家当》是其中最突出的例子。

二、不同人物对百衲被文化遗产的观点

小说《日用家当》创作之时正值黑人权力运动蓬勃兴起。美国黑人纷纷对其文化身份进行重新定义。许多黑人希望从非洲故土找寻他们一度失落的文化之根。一时间非洲发型、非洲服饰和非洲语言风靡一时。

然而,这些非洲黑奴的后裔们注意到并传承的仅仅是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他们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他们是文化杂交的产物,他们既是黑人又是美国人,要传承的应该至少是两份遗产:非洲的和美国的,因而否认其美国遗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祖先的不敬并由此导致其自我的残缺不全。在《日用家当》中,沃克正是通过描述母女三人对待以两床“百衲被”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来阐发这一观点的。

具有非洲文化寻根意识的迪伊当母亲开口叫她“迪伊”时,她马上纠正说:“不对,妈妈,不是‘迪伊’,是万杰萝・李万尼卡・克曼乔!”海尔格・豪尔曾对这个名字进行过专门研究。他指出“leewanika”是个非洲名字,但并非基库尤语。这种不吻合甚至矛盾现象并非沃克创作上的失误,因为她曾有过东非之旅,对那里的语言文化相当熟悉。笔者认为,沃克这样做是有意的,其目的在于暗示迪伊对非洲文化传统的认识是相当肤浅的。

她对文化外表而非实质的偏爱还进一步体现她对百衲被的认识。当母亲告诉她自己已经说好要把被子送给麦吉结婚用时,迪伊像挨了蜂蛰般惊叫了起来,她说:“麦吉可不懂这两床被子的价值!她可能会蠢得将它们当成普通被子来使用。”而当母亲问她要这两床被子作何用途时,迪伊的回答是:“把它们挂起来”。可见,在迪伊的眼里,那两床“百衲被”是用来装饰家居、显示个人品味的“艺术品”而并非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日用家当”,这就是迪伊的文化遗产观。

恪守美国黑人传统文化的母亲和麦吉与迪伊截然不同,在母亲和麦吉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文化承继者”的形象,在她们的言行中渗透着可贵的民族文化记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