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典范文谷>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浅论襄樊方言亲属称谓的简化范文

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3.16W)

以现代语言学调查方法对襄樊方言调查和研究的工作重要的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赵元任先生为首,整理出版了《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下面是浅论襄樊方言亲属称谓的简化

浅论襄樊方言亲属称谓的简化范文

该书侧重语音方面,“材料极为翔实”①。第二次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在湖北省教育厅的组织下,由湖北省一批高等院校语言学者所做,整理出版了《湖北方言概况》(油印本内部发行),“内容上加强了外部与普通话音系的对比和内部分区音系的比较。”②第三次是《湖北省志》编写组上个世纪八六年和八七年对湖北全省方言进行的定点调查。上述三次调查都是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分别显示了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湖北及襄樊的方言面貌。

2017年笔者和几位对方言文化感兴趣的同学开始对襄樊方言亲属称谓系统进行讨论研究,并利用寒假时间在襄樊各县、市、区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就依据此次调查结果分析襄樊方言亲属称谓的变化。

一、调查情况简述

从这次调查的情况来看,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亲属称谓复杂,不仅每一位亲属有特定的称谓,而且重要的亲属还不只一种称呼。例如称伯母,有“婶婶”、“娘”、“妈妈”等称呼,称叔母,有“婶婶”、“小妈”等称呼,姑母称“姑”,姨母称“姨”等等。相对于40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讲,亲属称谓系统颇为简单:各亲属多用一种称呼,如父亲只称“爸爸”,母亲只称“妈妈”,并且一些称呼词尤其是对女性亲属的称呼词有同化的倾向。例如对于伯母、叔母,都称“妈”,区别仅在于大小。对于姑母、姨母,同样统称“”。

若对青年组(40岁以下)按地域进行划分,我们会发现樊东、樊西和樊中的称呼词变化是不同的:樊东、樊西人称伯母、叔母多称“大妈”、“小妈”,称姑母、姨母为“姑姑”、“”;樊中与此不同,称伯母、叔母多称“妈妈”、“娘”,称姑母、姨母为“”、“”。

二、襄樊方言亲属称谓新老派及地域差别

1、单个亲属称呼语由“多”到“一”,即由多种称谓词合并或省略为一个或两个称谓词语。如称父亲,40岁以上的中老年有“爹”、“伯伯”、“爸爸”、“大大”等称谓;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仅称呼“爸爸”或“伯伯”。称母亲,40岁以上的中老年有“婶婶”、“娘”、“妈妈”、“老娘”、“姆妈”等称呼,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多仅称呼“妈妈”。称祖父,40岁以上的中老年有“爹爹”、“大大”、“爷爷”等称呼,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多仅称呼“爷爷”。称祖母,40岁以上的中老年有“奶奶”、“嬷儿”、“大大”、“婆婆”等称呼,而40岁以下的年轻人多仅称呼“奶奶”。

2、女性亲属称呼词有同一化倾向,即对不同女性亲属的称呼语有合并的趋势。如称伯母、叔母的“妈妈”、“大娘”、“婶婶”、“小妈”变化到“大妈”、“小妈”。再如对姑母、姨母的称呼,对姑母,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有“姑”、“娘娘”、“姑”、“姑妈”等称谓,对姨母,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有“姨”、“姨”、“姨娘”、“姨妈”、“姨姑”等称谓。40岁以下的年轻人仅统一地称谓“”,至多在前面加上排行“大”、“二”、“三”。

3、称呼词同一化倾向有地域差别。即襄樊各地区同一化倾向在称谓词语上有地域的差别。虽都有同一化倾向,樊东、樊西地区伯母、叔母同一化,大多都称为“妈”,而姑母、姨母仍相当严格地区别开来;樊中地区姑母、姨母大多同一化,都称为“”,而伯母、叔母的称呼仍相当地区别开来。